一种管道破裂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3996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申请涉及一种管道破裂修复装置,涉及管道维修的技术领域。一种管道破裂修复装置,包括修复组件和清理组件,所述修复组件包括膨胀筒,管道修复材料包覆于所述膨胀筒的外周壁,所述膨胀筒充气膨胀使修复材料抵接于管道内壁的破损处,完成修复工作,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同轴设置于所述膨胀筒一端面的连接梁、套设于所述连接梁且沿所述连接梁轴线方向平移的第一连接板、设置于所述连接梁一侧端并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板平移的第一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周侧端的第一清理环,所述第一清理环抵接于管道内壁。解决了使管道修复的效果更好的问题。更好的问题。更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破裂修复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管道维修的
,尤其涉及一种管道破裂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埋于地下的管道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损坏破裂,使得管道内的物质发生泄漏,造成资源浪费,严重的还会引起安全事故。因此当管道发生损坏破裂后,需要及时进行修复。
[0003]目前在修复管道时,通常采用局部内衬修复法,将管道修复材料固定于管道内壁破损处,通过加热等方法使内衬与管道内壁成为具有结构强度的整体,从而完成管道修复。
[0004]但上述方案直接对管道进行修复,而管道内壁因长时间的物质运输不可避免会残留沉积物,从而影响修复流程,使得管道修复的效果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使管道修复的效果更好,本技术申请一种管道破裂修复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管道破裂修复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管道破裂修复装置,包括修复组件和清理组件,所述修复组件包括膨胀筒,管道修复材料包覆于所述膨胀筒的外周壁,所述膨胀筒充气膨胀使修复材料抵接于管道内壁的破损处,完成修复工作,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同轴设置于所述膨胀筒一端面的连接梁、套设于所述连接梁且沿所述连接梁轴线方向平移的第一连接板、设置于所述连接梁一侧端并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板平移的第一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周侧端的第一清理环,所述第一清理环抵接于管道内壁。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修复装置到达待修复的管道内壁处后,第一气缸带动第一连接板沿连接梁轴线方向反复移动,使得第一清理环抵接于管道内壁并沿管道长度方向反复清扫,将管道内壁破损处附近区域的沉积物清理干净,再将膨胀筒推至管道破损处,对膨胀筒充气使修复材料抵接于管道内壁的破损处,完成修复工作,在修复流程开始前对管道内壁进行清理,可减小管道内的沉积物对修复工作的影响,使得管道修复的效果更好。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清理环包括上半环和下半环,所述上半环和所述下半环贴合于管道内壁且弧度大于90度小于180度,所述第一连接板侧端设置有分别带动所述上半环和所述下半环移动的两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轴线垂直所述膨胀筒轴线。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气缸分别带动上半环和下半环垂直膨胀筒轴线移动,可使装置在管道中移动时第一清理环不必一直抵接于管道内壁,减小移动的摩擦力,在到达需要清理的区域后再调节第二气缸使上半环和下半环抵接于管道内壁开始清扫,有针对地清扫使得清扫流程的效率更高。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理组件还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膨胀筒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板套设
于所述连接梁且沿所述连接梁轴线方向平移,所述连接梁一侧端设置有带动所述第二连接板平移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二连接板周侧端设置有第二清理环,所述第二清理环抵接于管道内壁,所述第二清理环包括左半环和右半环,所述左半环和所述右半环可贴合于管道内壁且弧度大于90度小于180度,所述第二连接板侧端设置有分别带动所述左半环和所述右半环移动的两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气缸轴线和所述膨胀筒轴线。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装置到达待修复的位置后,调节第四气缸使左半环和右半环抵接于管道内壁,再由第三气缸带动第二连接板以及左半环和右半环沿管道长度方向反复移动,对管道内壁进行清扫,第一清理环和第二清理环配合清扫,使得管道内壁沿周向都被清扫到,使管道内壁的清理效果更好,从而使后续修复的效果更佳。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梁靠近管道底部一侧端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位于所述膨胀筒和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所述收集箱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板一端面开设有开口,所述收集箱于所述开口处延伸有延长板,所述延长板为弧形板,所述延长板远离所述收集箱的一端抵接于管道底部内壁,所述延长板配合所述下半环的弧度,沉积物由所述下半环带动经所述延长板进入所述收集箱。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道内壁的沉积物经第一清理环和第二清理环清扫后会下落至管道底部,调节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使下半环抵接于管道内壁并朝延长板移动,再使下半环贴合延长板靠近连接梁的一端面,并沿延长板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将落至管道底部的沉积物扫入收集箱,避免沉积物于管道底部堆积,使清理效果更好,减小对后续修复流程的影响,从而使后续修复的效果更佳。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延长板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下板远离所述连接梁一端面贴合于所述上板靠近所述连接梁一端面并沿所述上板长度方向滑移,所述上板远离所述连接梁一端面设置有带动所述下板滑移的第五气缸。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装置于管道内部移动时,调节第五气缸使下板沿上板靠近连接梁一端面移动,使下板脱离管道内壁,待第一清理环和第二清理环完成清扫后,再调节第五气缸使下板抵接于管道内壁,并配合下半环将沉积物扫入收集箱,减小了移动时的摩擦力,增强了延伸板与下半环的配合,提高了管道清理的效率。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梁远离所述膨胀筒一端同轴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相对于所述连接梁同轴转动,所述连接轴侧端设置有第六气缸,所述第六气缸轴线垂直于所述膨胀筒轴线,所述第六气缸的活塞杆端头设置有抵接于管道内壁的刀片组。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遇到第一清理环和第二清理环无法清除的顽固沉积物,调节第六气缸使刀片组抵接于管道内壁,再使连接轴转动,刀片组将顽固的沉积物剥落或变得疏松,便于第一清理环和第二清理环继续清理沉积物,使得管道内壁的清理效果更好,也提升之后修复工作的效果。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六气缸活塞杆与所述刀片组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与所述第六气缸同轴。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刀片组清除沉积物的时候,压缩弹簧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在遇到较为坚固的沉积物时因碰撞造成刀片组损坏,有利于延长刀片组使用寿命。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膨胀筒侧壁均匀周向设置有四第七气缸,所述第
七气缸轴线垂直于所述膨胀筒轴线,所述第七气缸活塞杆抵接于管道内壁使所述膨胀筒定位。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装置到达待修复的管道内壁处,调节第七气缸使活塞杆抵接于管道内壁,使膨胀筒于自身轴线方向定位,防止第一清理环和第二清理环在沿膨胀筒轴线方向移动清扫时带动膨胀筒于管道内移动,使管道清理的过程中装置的运作更加稳定,使清理效果更好,有利于后续的修复工作。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第一清理环抵接于管道内壁并沿管道长度方向反复清扫,将管道内壁破损处附近区域的沉积物清理干净,在修复流程开始前对管道内壁进行清理,可减小管道内的沉积物对修复工作的影响,使得管道修复的效果更好。
[0025]2.第一清理环和第二清理环配合清扫,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破裂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修复组件(1)和清理组件(2),所述修复组件(1)包括膨胀筒(11),管道修复材料包覆于所述膨胀筒(11)的外周壁,所述膨胀筒(11)充气膨胀使修复材料抵接于管道内壁的破损处,完成修复工作,所述清理组件(2)包括同轴设置于所述膨胀筒(11)一端面的连接梁(21)、套设于所述连接梁(21)且沿所述连接梁(21)轴线方向平移的第一连接板(22)、设置于所述连接梁(21)一侧端并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板(22)平移的第一气缸(221)、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2)周侧端的第一清理环(23),所述第一清理环(23)抵接于管道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破裂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理环(23)包括上半环(231)和下半环(232),所述上半环(231)和所述下半环(232)贴合于管道内壁且弧度大于90度小于180度,所述第一连接板(22)侧端设置有分别带动所述上半环(231)和所述下半环(232)移动的两第二气缸(233),所述第二气缸(233)轴线垂直所述膨胀筒(11)轴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破裂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2)还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2)的第二连接板(24),所述第二连接板(24)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2)远离所述膨胀筒(11)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板(24)套设于所述连接梁(21)且沿所述连接梁(21)轴线方向平移,所述连接梁(21)一侧端设置有带动所述第二连接板(24)平移的第三气缸(241),所述第二连接板(24)周侧端设置有第二清理环(25),所述第二清理环(25)抵接于管道内壁,所述第二清理环(25)包括左半环(251)和右半环(252),所述左半环(251)和所述右半环(252)可贴合于管道内壁且弧度大于90度小于180度,所述第二连接板(24)侧端设置有分别带动所述左半环(251)和所述右半环(252)移动的两第四气缸(253),所述第四气缸(253)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气缸(233)轴线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剑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易承环境科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