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
μ
PMU的含DG的配电网故障区段识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能计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μPMU的含DG的配电网故障区段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中的枢纽连接大电网与用户,对于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配电网呈现多源化,高密度的发展模式,拓扑结构不再为传统的单电源结构,为新形势下的配电网故障保护、识别和定位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0003]在配电网中,快速准确的故障定位主要依靠高精度和实时性的设备对电网运行的信息的提取和处理,并通过电力网络的参数进行计算,从而计算出故障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使运维检修人员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对故障进行检修,以达到快速恢复供电的目的。传统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主要有行波法、阻抗法、信号注入法和人工智能算法。行波法在处理网络拓扑结构复杂的配电网时,不断的折射和反射使得精确地获取波的波头成为难点,同时,大量的配置专用的行波检测装置也存在经济性和工程实用性的问题;信号注入法在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时,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μPMU的含DG的配电网故障区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划分故障定位域:在配电网中配置若干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将节点i到节点j以及节点i到节点j之间的支路含有DG的双端电源区域作为含DG区域;将剩余区域作为其他区域;S2、获取配电网信息,并判断配电网中是否发生故障;若是则进入步骤S3;否则继续获取配电网信息并进行故障判断;S3、通过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获取其所在节点的电流相角信息,根据电流相角信息判断故障是否发生在含DG区域,若是则计算该故障对应的区段,并输出结果,完成配电网故障区段识别;否则进入步骤S4;S4、判断两个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其中一个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所接支点对应的各个支路的另一端是否存在另一个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若是则进入步骤S5;否则进入步骤S6;其中,将发生于两个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之间的故障作为F1类故障,将发生于单个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与支路之间的逆变型故障作为F2类故障;S5、判断是否能够计算得到F1类故障对应的区段,若是则计算并输出结果,完成配电网故障区段识别;否则进入步骤S6;S6、判断是否能够计算得到F2类故障对应的区段,若是则计算并输出结果,完成配电网故障区段识别;否则返回步骤S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μPMU的含DG的配电网故障区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根据电流相角信息判断故障是否发生在含DG区域的具体方法为:判断含DG区域中两个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所在节点的电流相角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0,若是则判定故障发生在含DG区域;否则判定故障发生在其他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μPMU的含DG的配电网故障区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计算该故障对应的区段,并输出结果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子步骤:S3
‑
1、构建D类故障的故障矩阵:若由第i个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和第j个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构成的含DG区域出现故障时,将的数值置为1;若由第i个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和第j个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构成的含DG区域未出现故障时,将的数值置为0;其中为中第i行第j列元素;n为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总数;S3
‑
2、对D类故障的故障矩阵进行降维处理,得到D类故障的一维故障矩阵;S3
‑
3、获取并根据D类故障的一维故障矩阵中所有元素对应的节点的三相电流幅值和相位信息得到1
×
n大小的故障特征矩阵;其中节点为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的设置点;S3
‑
4、将n
×
1大小的单位矩阵与故障特征矩阵相乘,并判断乘积是否大于0,若是则根据故障特征矩阵中元素的下标确定故障区段,进入步骤S3
‑
5;否则进入步骤S4;S3
‑
5、获取故障所在含DG区域的两个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之间的克拉克、模电流
和;S3
‑
6、获取克拉克模电流在未发生故障时与发生故障时的相位差,以及克拉克模电流在未发生故障时与发生故障时的相位差;S3
‑
7、根据和完成故障类型识别。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μPMU的含DG的配电网故障区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
‑
2中降...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