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载饮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387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载饮食装置,包括:主体部(110),内部具有敞开端的容纳腔(111),活动部(120),所述活动部(120)可枢转地适配在所述容纳腔(111)内,且能够在顶出所述容纳腔(111)的顶出位置和收缩于所述容纳腔(111)的收缩位置之间切换运动,其中,所述活动部(120)上放置有流体球(200),所述流体球(200)内部为饮用水或者流质高能食物,其外部为可食性薄膜;盖体部(130),盖设于所述敞开端,且与所述主体部(110)之间可拆卸地联接。主体部(110)之间可拆卸地联接。主体部(110)之间可拆卸地联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载饮食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载饮食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在战斗机上使用的机载饮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气层分为外溢层,热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而飞机主要在对流层和平流层飞行,对流层是最低的一层,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且对飞行安全影响最大的一层。飞行中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都出现在对流层,如大气川流,雪,雨,低云幕等。平流层在对流层的上面,平流层的优点是气流稳定,相对安全,缺点是氧气稀薄,飞机一般在平流层飞行。而氧气、温度和压强会随着高度的上升而变化,所以,战斗机飞行员会穿上抗荷服,戴上吸氧装置,加之战斗机内部结构空间狭小,高空飞行时气压低、振动颠簸大,导致其饮食和饮水较为困难。
[0003]现阶段,战斗机上驾驶员,主要通过携带飞行远航食品和瓶装矿泉水分别解决饮食和饮水问题,然而驾驶员在高空飞行时,由于气压相对较低,需要佩戴氧气面罩,同时机舱空间狭小,打开食品包装和或拧开瓶装矿泉水,过程较为复杂,耗时长。因此,驾驶员进餐时,需要把飞机降低飞行高度,从平流层降到对流层,摘下面罩,进行进餐。然而这种饮食保障方式对飞行员来说,过程繁琐,不利于其执行任务,加之对流层天气复杂,也不利于飞行,且该进餐过程中产生的食物残渣、包装或矿泉水容易洒落在机舱内,影响飞行安全。
[0004]另外,一些空间较大的特种飞机上,机组人员饮食及饮水保障方式主要是携带保温杯、保温瓶以及保温饭盒,例如专利CN11118680A给出的技术方案,其提供一种在特种飞机上使用的机载食品柜,机载食品柜内装有保温瓶,自热饭盒,从而保证机组人员长航时的飞行任务。然而这种进餐过程中也容易产生食物残渣、包装垃圾,或者矿泉水洒落在机舱内,都会影响飞行安全。
[0005]如果能够提供一种机载饮食装置,能够使饮食过程简化,节约时间,同时在饮食过程中不产生食物残渣及多余包装垃圾,将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方案针对上文提出的问题和需求,提出一种机载饮食装置,由于采取了如下技术特征而能够实现上述技术目的,并带来其他多项技术效果。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机载饮食装置,包括:
[0008]主体部,内部具有敞开端的容纳腔,
[0009]活动部,所述活动部可枢转地适配在所述容纳腔内,且能够在顶出所述容纳腔的顶出位置和收缩于所述容纳腔的收缩位置之间切换运动,其中,所述活动部上放置有流体球,所述流体球内部为饮用水或者流质高能食物,其外部为可食性薄膜;
[0010]盖体部,盖设于所述敞开端,且与所述主体部之间可拆卸地联接。
[0011]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驾驶员需要进食时,首先打开盖体部使得主体部的容纳腔被
打开,在外力作用下驱动活动部由收缩位置运动至顶出位置,此时流体球伸出容纳腔并取出食用,待食用完毕,将活动部驱动至容纳腔内的收缩位置,流体球被保存在盖体部所盖设封装的容纳腔内;该机载饮食装置能够简化饮食过程,节约时间,同时在饮食过程中不产生食物残渣及多余包装垃圾。
[0012]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机载饮食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中,所述活动部内形成有多个凹槽,所述流体球适配在所述凹槽内。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中,还包括:挡板部,
[0015]所述挡板部配置在所述主体部的敞开端,所述挡板部上配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与所述流体球的数量相对应,当所述活动部旋转使得所述流体球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时,所述活动部运动至顶出位置使得所述流体球适配在所述通孔内。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中,所述活动部包括:
[0017]本体盒;
[0018]按压块,配置在所述本体盒的下端;
[0019]连接轴,穿设所述主体部上贯穿其底壁的连接孔,且联接所述本体盒与所述按压块。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中,所述活动部还包括:
[0021]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活动部相联接,另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相联接,配置为当所述活动部处于所述顶出位置时,使得所述活动部具有恢复至所述收缩位置的趋向力。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中,还包括:限位部,
[0023]所述限位部联接在所述活动部上,配置为当所述活动部处于所述顶出位置时,用于限定所述活动部的位置。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中,所述限位部包括:
[0025]至少一个变形条,所述变形条呈弧形结构,并沿着连接轴的延伸方向布置,且其靠近按压块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轴固定联接,其靠近本体盒的一端贴合所述连接轴设置,所述变形条的中间部分向背离所述连接轴的径向方向凸出;
[0026]当需要所述活动部运动至顶出位置时,所述连接孔挤压所述变形条的中间部分使其与连接轴相接触,所述变形条靠近本体盒的一端向背离所述连接轴径向方向张开以固定所述活动部的位置;
[0027]当需要所述活动部运动至收缩位置时,所述连接孔挤压所述变形条的靠近本体盒的一端使其与连接轴相接触,所述变形条的中间部分的向背离所述连接轴径向方向运动以收缩至初始位置。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变形条包括多个且沿着所述连接轴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变形条为金属弹性件。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中,所述主体部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喷塑层、保温层和铝制层,其中,所述喷塑层、所述保温层和所述铝板层两两之间通过粘结剂相互粘附。
[0031]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优实施例进行更加详尽的描述,以便能容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专利技术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0033]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机载饮食装置的结构主视图;
[0034]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机载饮食装置的结构俯视图;
[0035]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位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收缩位置);
[0036]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位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顶出位置)。
[0037]附图标记列表:
[0038]流体球200;
[0039]机载饮食装置100;
[0040]主体部110;
[0041]容纳腔111;
[0042]连接孔112;
[0043]隐藏槽113;
[0044]活动部120;
[0045]本体盒121;
[0046]凹槽1211;
[0047]连接轴122;
[0048]按压块123;
[0049]弹性件124;
[0050]盖体部130;
[0051]挡板部140;
[0052]通孔141;
[0053]限位部150;
[0054]变形条1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载饮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110),内部具有敞开端的容纳腔(111),活动部(120),所述活动部(120)可枢转地适配在所述容纳腔(111)内,且能够在顶出所述容纳腔(111)的顶出位置和收缩于所述容纳腔(111)的收缩位置之间切换运动,其中,所述活动部(120)上放置有流体球(200),所述流体球(200)内部为饮用水或者流质高能食物,其外部为可食性薄膜;盖体部(130),盖设于所述敞开端,且与所述主体部(110)之间可拆卸地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载饮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120)内形成有多个凹槽(1211),所述流体球(200)适配在所述凹槽(1211)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载饮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部(140),所述挡板部(140)配置在所述主体部(110)的敞开端,所述挡板部(140)上配置有通孔(141),所述通孔(141)的数量与所述流体球(200)的数量相对应,当所述活动部(120)旋转使得所述流体球(200)与所述通孔(141)一一对应时,所述活动部(120)运动至顶出位置使得所述流体球(200)适配在所述通孔(141)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载饮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120)包括:本体盒(121);按压块(123),配置在所述本体盒(121)的下端;连接轴(122),穿设所述主体部(110)上贯穿其底壁的连接孔(112),且联接所述本体盒(121)与所述按压块(12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载饮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120)还包括:弹性件(124),一端与所述活动部(120)相联接,另一端与所述主体部(110)相联接,配置为当所述活动部(120)处于所述顶出位置时,使得所述活动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超李峰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勤务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