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LED照明灯具的感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3545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智能LED照明灯具的感应器,包括螺旋天线、电机、单片机以及与单片机连接的电源模块、LED驱动模块、微波传感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单片机通过LED驱动模块控制LED照明灯具的开关和/或亮度,通过微波传感模块控制螺旋天线发射单频微波扫描信号以对感应区域进行扫描,螺旋天线的螺旋周长等于单频微波扫描信号的波长,微波传感模块用于通过螺旋天线接收单频微波扫描信号的反射信号以根据呼吸心跳微动模型确定感应区域内是否存在人体,螺旋天线安装在电机上,单片机还用于接收用户设定的感应区域的范围和扫描方式,电机驱动模块驱动电机使螺旋天线按照扫描方式对感应区域的范围进行周期性扫描,具有照明灯具控制更加精准的特点。制更加精准的特点。制更加精准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LED照明灯具的感应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智能LED照明灯具的感应器。

技术介绍

[0002]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灯相比于传统荧光灯、白炽灯等,在同等亮度下具有更加节能的优点,因此LED灯在照明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照明灯具的使用,是为了在照明范围内有人的情况下,为其提供照明以满足其生活或工作的需求,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照明开关只能安装在固定位置,很难要求所有人都做到人走关灯以节约能源,即便是使用LED照明灯具,在无人的情况下保持常亮仍然会造成大量电能的浪费。因此,人们专利技术了感应灯以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使用红外感应器或者微波感应器等感应人体的存在以实现自动控制照明灯具的开关。被动式红外感应器由于灵敏度低、容易受到环境干扰等问题较少在照明领域中应用,主动式红外感应器通过遮挡红外信号的方式检测人体,只能对固定位置进行检测,从而实现灯的临时点亮和延迟关闭,并不适用于需要根据人体存在保持照明灯具常亮的情形。微波感应器相较于红外感应器,具有人体感应准确率高、感应范围大的优点,然而现有的微波感应器只能实现固定范围的人体感应,对于复杂场合下的照明灯具控制适应能力较差,容易造成由于感应到预期范围外的人体而误开照明灯具,或者感应不到预期范围内的人体而未点亮照明灯具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智能LED照明灯具的感应器,具有照明灯具控制更加精准的特点。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智能LED照明灯具的感应器,包括螺旋天线、电机、单片机以及与单片机连接的电源模块、LED驱动模块、微波传感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所述LED驱动模块与LED照明灯具连接,所述单片机通过所述LED驱动模块控制所述LED照明灯具的开关和/或亮度,所述微波传感模块与所述螺旋天线连接,所述单片机通过所述微波传感模块控制螺旋天线发射单频微波扫描信号以对感应区域进行扫描,所述螺旋天线的螺旋周长等于所述单频微波扫描信号的波长,所述微波传感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螺旋天线接收所述单频微波扫描信号的反射信号以根据呼吸心跳微动模型确定感应区域内是否存在人体,所述螺旋天线安装在所述电机上,所述单片机还用于接收用户设定的感应区域的范围和扫描方式,所述电机驱动模块与所述电机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单片机的控制信号驱动所述电机使所述螺旋天线按照所述扫描方式对所述感应区域的范围进行周期性扫描。
[0005]进一步的,在上述的用于智能LED照明灯具的感应器中,所述微波传感模块包括微波传感电路,所述微波传感电路包括第一低频滤波电路、微波信号收发器、第二低频滤波电路、第一放大电路以及第二放大器电路,所述第一低频滤波电路与所述微波信号收发器并联,所述第二低频滤波电路、所述第一放大电路以及所述第二放大器电路顺序连接于所述微波信号收发器的信号输出端。
[0006]进一步的,在上述的用于智能LED照明灯具的感应器中,所述第一低频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第一电容C1,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微波信号收发器的电源输入端正极连接于所述微波传感电路的电源输入端正极,所述第一电阻R1与所述第一电容C1并联且两者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低频滤波电路包括顺序串联的第三电阻R3、第二电容C2以及第四电阻R4,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所述微波信号收发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放大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P1、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P1的信号输入端正极与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与所述第五电阻R5串联,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P1的信号输入端负极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与所述第六电阻R6并联后一端连接于的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P1的信号输入端负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P1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P1的电源输入端正极与所述微波传感电路的电源输入端正极连接,所述第二放大电路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P2、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P2的信号输入端正极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C5与所述第七电阻R7串联,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P2的信号输入端负极与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C6与所述第8电阻R8并联后一端连接于的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P2的信号输入端负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P2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P2的电源输入端正极与所述微波传感电路的电源输入端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以及所述微波信号收发器、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P1、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P2的电源输入端负极连接于所述微波传感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负极,所述微波传感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负极接地。
[0007]进一步的,在上述的用于智能LED照明灯具的感应器中,所述微波信号收发器包括与所述螺旋天线连接的天线收发开关以及分别与所述天线收发开关连接的微波信号接收器和微波信号发生器。
[0008]进一步的,在上述的用于智能LED照明灯具的感应器中,还包括与单片机连接的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用于接收远程控制信号以通过所述单片机对所述LED、电机或者螺旋天线进行控制,所述LED照明灯具的开关模式包括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所述单片机通过所述蓝牙模块接收远程终端发送的模式切换指令切换所述LED照明灯具的开关模式,当所述LED照明灯具的开关模式被切换至手动模式时,控制所述电机停止运动,以及根据用户的开关指令控制所述LED照明灯具切换为常亮状态或者关闭状态。
[0009]进一步的,在上述的用于智能LED照明灯具的感应器中,所述单片机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以下方法:
[0010]配置感应区域的范围;
[0011]配置扫描起点方位和扫描终点方位;
[0012]控制所述螺旋天线指向所述扫描起点方位;
[0013]通过所述螺旋天线持续发射微波单频扫描信号;
[0014]通过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螺旋天线按照所述扫描方式在感应区域内进行周期性扫
描;
[0015]接收所述微波单频扫描信号的反射信号;
[0016]根据所述反射信号确定感应区域内是否存在符合呼吸心跳微动模型的人体。
[0017]进一步的,在上述的用于智能LED照明灯具的感应器中,配置感应区域的范围的步骤具体包括:
[0018]将第一定位信标和第二定位信标放置于所述感应区域最大直线距离的两端,所述第一定位信标和第二定位信标包括具有预设的往复运动速动和/或往复运动频率的运动组件、姿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LED照明灯具的感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天线、电机、单片机以及与单片机连接的电源模块、LED驱动模块、微波传感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所述LED驱动模块与LED照明灯具连接,所述单片机通过所述LED驱动模块控制所述LED照明灯具的开关和/或亮度,所述微波传感模块与所述螺旋天线连接,所述单片机通过所述微波传感模块控制螺旋天线发射单频微波扫描信号以对感应区域进行扫描,所述螺旋天线的螺旋周长等于所述单频微波扫描信号的波长,所述微波传感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螺旋天线接收所述单频微波扫描信号的反射信号以根据呼吸心跳微动模型确定感应区域内是否存在人体,所述螺旋天线安装在所述电机上,所述单片机还用于接收用户设定的感应区域的范围和扫描方式,所述电机驱动模块与所述电机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单片机的控制信号驱动所述电机使所述螺旋天线按照所述扫描方式对所述感应区域的范围进行周期性扫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LED照明灯具的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传感模块包括微波传感电路,所述微波传感电路包括第一低频滤波电路、微波信号收发器、第二低频滤波电路、第一放大电路以及第二放大器电路,所述第一低频滤波电路与所述微波信号收发器并联,所述第二低频滤波电路、所述第一放大电路以及所述第二放大器电路顺序连接于所述微波信号收发器的信号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智能LED照明灯具的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频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第一电容C1,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微波信号收发器的电源输入端正极连接于所述微波传感电路的电源输入端正极,所述第一电阻R1与所述第一电容C1并联且两者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低频滤波电路包括顺序串联的第三电阻R3、第二电容C2以及第四电阻R4,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所述微波信号收发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放大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P1、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P1的信号输入端正极与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与所述第五电阻R5串联,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P1的信号输入端负极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与所述第六电阻R6并联后一端连接于的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P1的信号输入端负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P1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P1的电源输入端正极与所述微波传感电路的电源输入端正极连接,所述第二放大电路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P2、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P2的信号输入端正极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C5与所述第七电阻R7串联,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P2的信号输入端负极与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C6与所述第8电阻R8并联后一端连接于的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P2的信号输入端负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P2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P2的电源输入端正极与所述微波传感电路的电源输入端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以及所述微波信号收发器、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P1、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P2的电源输入端负极连接于所述微波传感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负极,所述微波传感电路的电源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会诗曹常彭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