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盛年专利>正文

一种有效减少辐射危害的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3522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有效减少辐射危害的手机。它主要由机身和翻盖构成,机身一端与翻盖一端以转轴连接,翻盖相对转轴的另一端是听筒装置,机身相对转轴的另一端是发射装置的天线部分。翻盖可位于机身背面作为底盖,也可位于机身正面作为上盖。机身正面或底面有滑盖,天线部分位于滑盖相对转轴的另一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手机设计,能够将手机发射天线与人体大脑距离增大数十厘米,有效减少手机辐射对人体头部的危害,并且具有方便使用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通讯装置,特别是一种手机。
技术介绍
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用户对手机辐射危害的关注与日俱增。市面上现有的各类手机,在使用过程中,人体头部与发射天线距离过近,使得人脑处于手机辐射的近区场范围,因而直接受到超量的电磁辐射。美国移动电话协会研究指出,手机天线发射的微波,仅40%用于通信,60%的微波被人脑近距吸收了。由于手机天线在使用时紧贴头部,发射的微波非常集中,因此反复长时间地使用手机,必将引起局部病变。手机辐射的高频电磁波对人体带来两方面的直接影响其一是高能级射频辐射的热效应,若一次通话过久,而且姿势保持不变,手机辐射的微量电磁波,被人体吸收后,会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造成生物破坏而致病变。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已证实,手机发射的高能级辐射会产生生物性损害;另一种影响是低能级射频辐射的非热效应,可能造成经常使用手机的人,出现头痛、记忆力降低以及一些潜在生物破坏。动物实验表明,低能级辐射会加速实验动物细胞的生长。大鼠试验证明,长期处于强电磁场中大鼠患脑瘤的几率高出正常情况的一倍。对人体的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但医学研究表明,长期处于高电磁波辐射环境下,对机体神经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效减少辐射危害的手机,由机身[4]和翻盖[2]构成,机身[4]一端与翻盖[2]一端以转轴[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2]相对转轴[3]的另一端是听筒装置[1],所述机身[4]相对转轴[3]的另一端是发射装置的天线部分[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年
申请(专利权)人:盛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