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防尾随人行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3484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人行闸机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防尾随人行闸机,包括:底座、第一挡板、第一侧板、第二挡板以及第二侧板,所述底座顶端左侧与第二侧板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顶端右侧与第一侧板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顶端位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内侧端面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侧板右端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侧板顶端设有红外感应器,所述第二侧板顶端位于红外感应器前侧设有警报器,所述第一侧板前端设有门禁控制器,所述第一挡板前端设有海绵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底座、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以及门禁控制器之间的配合,可以更好的对通过人员进行分流,有效的防止人员尾随前者的情况发生。尾随前者的情况发生。尾随前者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防尾随人行闸机


[0001]本技术涉及人行闸机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防尾随人行闸机。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我国是人口大国,随着近些年来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外出旅游,去各种景点观赏也成为了人们一种健康的娱乐方式,每年一到五一或国庆小长假时,国内各大旅游景点的客流量都非常大,为了方便管理客流量,规范游客的出入,在各种进出口目前都设置了人行闸机,不过目前多数的人行闸机经常会出现人贴人尾随逃票通过的情况,严重影响到规范通过者的合法权益,在客流量较大时工作人员很难对此进行监管,并且这样尾随进入的情况经常会出现后者被闸门夹伤的危险,十分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防尾随人行闸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防尾随人行闸机,所述一种智能防尾随人行闸机包括:底座、第一挡板、第一侧板、第二挡板以及第二侧板:所述底座顶端左侧与第二侧板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顶端右侧与第一侧板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顶端位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内侧端面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侧板左端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二侧板右端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侧板顶端设有红外感应器,所述第二侧板顶端位于红外感应器前侧设有警报器,所述第一侧板前端设有门禁控制器,所述第一挡板前端设有海绵垫。
[0005]优选的,所述红外感应器与门禁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警报器与门禁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底座左端前部设有踏板,所述底座右端后部同样设有踏板。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右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二挡板左端同样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内侧端面均设有滚轮。
[0007]优选的,两组所述限位块分别位于两组限位槽内部,所述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
[0008]优选的,所述底座内部设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前端与底座前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后端与底座后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上套装有两组滑动套。
[0009]优选的,两组所述连接块底端均穿过滑动槽与滑动套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内部位于滑动杆左右两侧均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均与门禁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0]优选的,前端所述滑动套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分别与两组电动推杆前端固定连接,后端所述滑动套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L型连接杆,所述L型连接杆前端均与固定杆固定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底座、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以及门禁控制器之间的配合,可以更好的对通过人员进行分流,有效的防止人员尾随前者的情况发生,通过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之间的配合,使得在遇到人员尾随前者通过时,可以通过第二挡板对尾随者进行阻挡,第一挡板的移动开启不会对人员造成夹伤的风险,通过第二侧板以及红外感应器之间的配合,能够对通过的人数进行感应,当有人员尾随时会关闭第二挡板的移动并且通过警报器进行预警,极大的方便与工作人员在客流量大时对出入口的规范管理,整体结构简单稳定,使用方便,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0013]2、本技术通过底座、限位槽、滑动槽、电动推杆、L型连接杆、固定杆以及门禁控制器之间的配合,能够稳定的控制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进行移动开启或关闭,相较于传统单独控制的双闸门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并且进一步的降低了整体使用的功耗,不会出现单门故障不开启的情况,通过第一挡板上设置的海绵垫,可以对排队人员提供一定防护,减少人员通过时发生磕碰,通过限位槽的设置使得两组挡板在进行移动时更加稳定,整体结构简单稳定,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整体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底座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底座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底座;2、第一挡板;3、第一侧板;4、第二挡板;5、第二侧板;6、红外感应器;7、警报器;8、踏板;9、门禁控制器;10、限位槽;11、海绵垫;12、滑动槽;13、限位块;14、滚轮;15、滑动杆;16、L型连接杆;17、电动推杆;18、固定杆;19、滑动套;20、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防尾随人行闸机:
[0021]实施例一:
[0022]如图1

4所示,一种智能防尾随人行闸机,包括:底座1、第一挡板2、第一侧板3、第二挡板4以及第二侧板5,底座1顶端左侧与第二侧板5底端固定连接,底座1顶端右侧与第一侧板3底端固定连接,底座1顶端位于第一侧板3与第二侧板5之间开设有滑动槽12,第一侧板3以及第二侧板5内侧端面均开设有限位槽10,第一侧板3左端设有第一挡板2,第二侧板5右端设有第二挡板4,第二侧板5顶端设有红外感应器6,第二侧板5顶端位于红外感应器6前侧设有警报器7,第一侧板3前端设有门禁控制器9,第一挡板2前端设有海绵垫11,红外感应器6与门禁控制器9电性连接,警报器7与门禁控制器9电性连接,底座1左端前部设有踏板8,底座1右端后部同样设有踏板8。
[0023]优选的,第一挡板2右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3,第二挡板4左端同样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3,限位块13内侧端面均设有滚轮14,本技术通过底座1、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5、
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4以及门禁控制器9之间的配合,可以更好的对通过人员进行分流,有效的防止人员尾随前者的情况发生,通过第一挡板2以及第二挡板4之间的配合,使得在遇到人员尾随前者通过时,可以通过第二挡板4对尾随者进行阻挡,第一挡板2的移动开启不会对人员造成夹伤的风险,通过第二侧板5以及红外感应器6之间的配合,能够对通过的人数进行感应,当有人员尾随时会关闭第二挡板4的移动并且通过警报器7进行预警,极大的方便与工作人员在客流量大时对出入口的规范管理,整体结构简单稳定,使用方便,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0024]实施例二:
[0025]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1

4所示,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0,底座1内部设有滑动杆15,滑动杆15前端与底座1前端内壁固定连接,滑动杆15后端与底座1后端内壁固定连接,滑动杆15上套装有两组滑动套19,两组连接块20底端均穿过滑动槽12与滑动套19顶端固定连接,底座1内部位于滑动杆15左右两侧均设有电动推杆17,电动推杆17均与门禁控制器9电性连接,前端滑动套19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防尾随人行闸机,包括底座(1)、第一挡板(2)、第一侧板(3)、第二挡板(4)以及第二侧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左侧与第二侧板(5)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顶端右侧与第一侧板(3)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顶端位于第一侧板(3)与第二侧板(5)之间开设有滑动槽(12),所述第一侧板(3)以及第二侧板(5)内侧端面均开设有限位槽(10),所述第一侧板(3)左端设有第一挡板(2),所述第二侧板(5)右端设有第二挡板(4),所述第二侧板(5)顶端设有红外感应器(6),所述第二侧板(5)顶端位于红外感应器(6)前侧设有警报器(7),所述第一侧板(3)前端设有门禁控制器(9),所述第一挡板(2)前端设有海绵垫(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防尾随人行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感应器(6)与门禁控制器(9)电性连接,所述警报器(7)与门禁控制器(9)电性连接,所述底座(1)左端前部设有踏板(8),所述底座(1)右端后部同样设有踏板(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防尾随人行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2)右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3),所述第二挡板(4)左端同样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宁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