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3211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试剂盒,包括试剂盒盖体;试剂盒主体,设有容纳仓,移液器储存仓,及试纸安放部,容纳仓部分为透明材质;试纸卡,设于试剂盒主体,具有工作状态和储存状态,施加外力拉动试纸卡,其可在两种状态之间转换,试剂盒主体和试纸卡之间设有卡合部,其用于将试纸卡维持在工作状态或储存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试纸卡处于工作状态时方便配合仪器进行检测,处于储存状态时方便运输和储存,且通过卡合部使两个状态都能维持稳定;卡合部的结构简单且稳固,通过设置凸起和凹槽的数量就能准确控制试纸卡伸出的长度;试纸安放部位于容纳仓的下方,位置设计合理,便于配合仪器操作;可满足干式和湿式两种方法学的检测,利于多种指标的检测。标的检测。标的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试剂盒


[0001]本技术属于医学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检测试剂盒。

技术介绍

[0002]体外诊断,即IVD(In Vitro Diagnosis),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样本(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产品和服务,体外诊断已经成为人类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保障人类健康与构建和谐社会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
[0003]体外诊断的检验方法基本可分为湿法与干法,湿法的反应体系是液相,这种方法应用最广,如目前的生化仪大部分均采用湿法进行检验。干法的反应体系为固体,如干化学试纸等,干化学试纸有横向层析试纸和垂直层析试纸,干法的应用较为方便。
[0004]目前的床旁快速检测,大多数为干式试纸,如一次性使用的干式免疫层析、干式化学卡等,虽然此类检测不需要大型特定设备,但其需要专业的操作技术人员,以及专业的移液器等辅助设备,使得检测效率较低,且需要操作人员手动进行样本稀释、加样、读卡等一系列操作,大部分项目均配套不同的样本稀释液,给检验人员带来一定的操作负担,增加了因人为操作引入的误差,造成临床检测结果偏差较大。而不同项目所需的稀释液可能不尽相同,检验人员操作前需要仔细核对试剂与稀释液是否配套,造成一定的稀释液使用错误的风险。
[0005]虽然已经有部分全自动干式仪器上市,但此类设备一般体积庞大,造价高昂,且无法实现干式与传统湿式生化联检的功能,在项目使用上仍受到一定限制,并不适用于床旁快速检测及较小的医疗机构使用。/>[0006]因此,急需开发一种能将干式横向层析试纸或干式垂直层析试纸与湿式检测同时进行的试剂盒、样本稀释缓冲液、反应液、移液器等集于一体的且破膜方便的试纸卡盒,来实现真正的床旁全自动快速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以兼顾干式和湿式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试剂盒。
[0008]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检测试剂盒,包括:
[0009]试剂盒盖体;
[0010]试剂盒主体,设有容纳仓,移液器储存仓,及试纸安放部,所述容纳仓部分为透明材质;
[0011]试纸卡,设于试剂盒主体,其具有工作状态和储存状态,施加外力拉动试纸卡,其可在工作状态和储存状态之间转换,所述试剂盒主体和试纸卡之间设有卡合部,其用于将试纸卡维持在工作状态或储存状态。
[0012]进一步的,所述试纸安放部位于试剂盒主体的下部、容纳仓的下方。
[0013]进一步的,所述试纸安放部的侧壁设有至少两个凸起,所述试纸卡的侧部设有至少两个凹槽,或者,所述试纸安放部的侧壁设有至少两个凹槽,所述试纸卡的侧部设有至少两个凸起;所述卡合部由凸起和凹槽配合形成,当所有凸起均卡入凹槽时,所述试纸卡处于储存状态,当施加外力拉动试纸卡,凸起逐个脱离凹槽,所述试纸卡进入工作状态。
[0014]进一步的,所述试纸卡端部设有钩缘部,其可与取卡器配合。
[0015]进一步的,所述容纳仓、移液器储存仓沿试剂盒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试纸安放部沿试剂盒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其开放口位于试剂盒主体的宽度方向。
[0016]进一步的,所述容纳仓顶部开口设有封口膜,所述试剂盒盖体下部设有与容纳仓对应的破膜结构。
[0017]进一步的,所述试剂盒盖体和试剂盒主体具有初始状态和破膜状态,施加外力下压试剂盒盖体,其可从初始状态转换至破膜状态,所述破膜结构刺破封口膜。
[0018]进一步的,所述试剂盒盖体内壁形成卡部,所述试剂盒主体沿高度方向形成至少两个卡槽,或者,所述试剂盒盖体内壁形成卡槽,所述试剂盒主体沿高度方向形成至少两个卡部;当卡部与位于上方的卡槽配合,或者卡槽与位于上方的卡部配合时,所述试剂盒盖体和试剂盒主体处于初始状态,所述破膜结构不刺破封口膜;当卡部与位于下方的卡槽配合,或者卡槽与位于下方的卡部配合时,所述试剂盒盖体和试剂盒主体处于破膜状态。
[0019]进一步的,所述破膜结构为圆弧形尖角。
[0020]进一步的,所述试剂盒盖体形成供移液器伸入的开口,该开口内圈形成凹缘,所述移液器外圈形成突出部,所述移液器和试剂盒盖体通过突出部和凹缘装配固定。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试纸卡具有工作状态和储存状态,处于工作状态时方便配合仪器进行检测,处于储存状态时方便运输和储存,且通过卡合部使得两个状态都能维持稳定,不会随意切换;2)卡合部的结构简单且稳固,通过设置凸起和凹槽的数量就可以准确控制试纸卡伸出试纸安放部的长度;3)试纸安放部位于容纳仓的下方,位置设计合理,便于配合仪器进行操作;4)封口膜的设计可以保证容纳仓内液体的质量,破膜结构一体设置在试剂盒盖体的下部,使得破膜方式更加简便;5)可以满足干式和湿式两种方法学的检测,利于多种指标的检测;6)操作方便,能配合仪器实现全自动检测,有利于进行床旁快速检测,有效避免人为的操作误差;7)将原本喷涂在结合垫上的标记物放置在试剂盒容纳仓内,检测时可降低结合垫释放标记物不均匀,释放速度慢等问题,以提高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灵敏度、重复性等相关性能。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除去试剂盒盖体)的立体图。
[0023]图2为本技术(除去试剂盒盖体)的剖视图。
[0024]图3为本技术(除去试剂盒盖体)另一种结构形式的剖视图。
[0025]图4为本技术试剂盒主体的俯视图。
[0026]图5为本技术试剂盒盖体的剖视图。
[0027]图6为本技术试剂盒盖体的俯视图。
[0028]图7为本技术试剂盒盖体的仰视图。
[0029]图8为本技术试纸卡(侧向层析试纸卡)的俯视图。
[0030]图9为本技术试纸卡(侧向层析试纸卡)的仰视图。
[0031]图10为本技术试纸卡(垂直层析试纸卡)的俯视图。
[0032]图11为本技术试纸卡(垂直层析试纸卡)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如图1

图11所示,一种检测试剂盒,包括试剂盒盖体1,与试剂盒盖体1配套使用的试剂盒主体2,及设置在试剂盒主体2内的试纸卡3。
[0035]试剂盒主体2设置有容纳仓21,移液器储存仓22,及试纸安放部23,容纳仓21的部分为透明材质。容纳仓21、移液器储存仓22沿着试剂盒主体2的长度方向延伸,试纸安放部23用于放置试纸卡3,其也沿着试剂盒主体2的长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试剂盒盖体(1);试剂盒主体(2),设有容纳仓(21),移液器储存仓(22),及试纸安放部(23),所述容纳仓(21)部分为透明材质;试纸卡(3),设于试剂盒主体(2),其具有工作状态和储存状态,施加外力拉动试纸卡(3),其可在工作状态和储存状态之间转换,所述试剂盒主体(2)和试纸卡(3)之间设有卡合部(4),其用于将试纸卡(3)维持在工作状态或储存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安放部(23)位于试剂盒主体(2)的下部、容纳仓(21)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安放部(23)的侧壁设有至少两个凸起(231),所述试纸卡(3)的侧部设有至少两个凹槽(31),或者,所述试纸安放部的侧壁设有至少两个凹槽,所述试纸卡的侧部设有至少两个凸起;所述卡合部(4)由凸起和凹槽配合形成,当所有凸起(231)均卡入凹槽(31)时,所述试纸卡(3)处于储存状态,当施加外力拉动试纸卡(3),凸起(231)逐个脱离凹槽(31),所述试纸卡(3)进入工作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卡(3)端部设有钩缘部(32),其可与取卡器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仓(21)、移液器储存仓(22)沿试剂盒主体(2)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试纸安放部(23)沿试剂盒主体(2)的长度方向延伸,其开放口(232)位于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杨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微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