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充放电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55304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53
可穿戴设备包括:主体、第一、二附属元件;主体中设置有控制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电流控制模块,第一附属元件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池且可拆卸地连接主体;第二附属元件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池且可拆卸地连接主体;电流控制模块配置为当第一、二附属元件与主体连接时,分别与第一、第二电池连接;控制模块配置为确定第一、二电池中的一者为主电池,另一者为从电池;导通电源管理模块和主电池之间的双向电力通路并关断电源管理模块和从电池之间的双向电力通路;并根据主电池和从电池的实时电压确定充电阶段、调整电流控制模块的设定限制电流、和/或导通主电池和/或从电池的至少一条充电或放电路径;同时还提供方法和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电池的最优利用。池的最优利用。池的最优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穿戴设备、充放电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以及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一方面,为了收集所需的数据,可穿戴设备通常需要长期穿戴,所以可穿戴设备必须小巧而舒适,自重越轻越好,所以集成在可穿戴设备中的电池必须尽量小。另一方面,电池续航时间是消费者购买电池供电的电子设备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因此高电池容量对于可穿戴设备同样也非常重要。
[0003]以智能眼镜为例,现有技术中公开将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分别安装在镜腿上的技术方案,但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需要单独充电,因此需要在镜腿中各集成一个充电芯片,且需要设计独立的放电控制,对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的要求均较高。
[0004]本
技术介绍
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可穿戴设备中多个分布式电池需要分别单独充电,需对应配置充电芯片并设计放电控制,导致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的要求均较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包括主体、第一附属元件和第二附属元件;主体中设置有控制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第一附属元件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池,第一附属元件可拆卸地连接主体;第二附属元件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池,第二附属元件可拆卸地连接主体;主体中还设置有电流控制模块,电流控制模块配置为当第一附属元件和第二附属元件与主体连接时,分别与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连接;其中,控制模块配置为确定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中的一者为主电池,另一者为从电池;导通电源管理模块和主电池之间的双向电力通路并关断电源管理模块和从电池之间的双向电力通路;并根据主电池和从电池的实时电压确定充电阶段、调整电流控制模块的设定限制电流、和/或导通主电池和/或从电池的至少一条充电路径或放电路径。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满足充电状态下主电池和/或从电池的实时电压低于充电阈值电压的条件时,控制模块配置可穿戴设备进入涓流充电阶段,调整电流控制模块的设定限制电流为第一限制电流,且配置充电电源、电源管理模块、主电池和从电池之间实时电压较高一者、电流控制模块和主电池和从电池之间实时电压较低一者之间的第一充电路径导通。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满足充电状态下主电池和从电池的实时电压高于充电阈值电压的条件时,控制模块配置可穿戴设备进入恒流充电阶段,调整电流控制模块的设定限制电流为第二限制电流,且配置充电电源、电源管理模块、主电池、电流控制模块
和从电池之间的第二充电路径导通;第一限制电流小于第二限制电流。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满足放电状态下主电池的实时电压高于基准放电阈值电压但从电池的实时电压低于基准放电阈值电压的条件时,控制模块调整电流控制模块的设定限制电流为第一限制电流或者关闭电流控制模块,且配置主电池、电源管理模块和负载之间的第一放电路径导通。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满足放电状态下主电池的实时电压高于第一放电阈值电压但从电池的实时电压高于第二放电阈值电压的条件时,控制模块调整电流控制模块的设定限制电流为第三限制电流,且配置主电池、电源管理模块和负载之间的第一放电路径导通,主电池、电流控制模块和从电池之间的第三充电路径导通,直至主电池和从电池的实时电压相等。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满足放电状态下主电池的实时电压和从电池的实时电压均低于基准放电阈值电压的条件时,控制模块配置可穿戴设备进入关机状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放电阈值电压、第二放电阈值电压,基准放电阈值电压依次递减,第三限制电流大于第一限制电流。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满足第一放电路径导通、第三充电路径导通且主电池和从电池的实时电压相等的条件后,控制模块配置为调整电流控制模块的设定限制电流为第二限制电流,且配置主电池、电源管理模块和负载之间的第一放电路径导通,从电池、电流控制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负载之间的第二放电路径导通;其中第二限制电流大于第三限制电流。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主体还包括:第一接口,第一接口配置为可拆卸地连接第一附属元件;和第二接口,第二接口配置为可拆卸地连接第二附属元件;控制模块配置为检测第一接口和/或第二接口是否输入有效电平检测信号且当接收到有效电平检测信号时判定第一附属元件和/或第二附属元件接入。
[0014]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定设置有第一电池的第一附属元件和设置有第二电池的第二附属元件是否接入可穿戴设备主体;采样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实时电压;确定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中的一者为主电池,另一者为从电池;执行以下一项或多项控制:导通电源管理模块和主电池之间的双向电力通路并关断电源管理模块和从电池之间的双向电力通路;根据主电池和从电池的实时电压确定充电阶段;根据主电池和从电池的实时电压调整分别与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连接的电流控制模块的设定限制电流;导通主电池和/或从电池的至少一条充电路径或放电路径。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充电状态下判断是否满足主电池和/或从电池的实时电压低于充电阈值电压;如果主电池和/或从电池的实时电压低于充电阈值电压,则配置可穿戴设备进入涓流充电阶段,调整电流控制模块的设定限制电流为第一限制电流,且配置充电电源、电源管理模块、主电池和从电池之间实时电压较高一者、电流控制模块和主电池和从电池之间实时电压较低一者的第一充电路径导通;如果主电池和从电池的实时电压高于充电阈值电压,则配置可穿戴设备进入恒流充电阶段,调整电流控制模块的设定限制电流为第二限制电流,且配置充电电源、电源管理模块、主电池、电流控制模块和从电池之间的第二充电路径导通;第一限制电流小于第二限制电流。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放电状态下判断是否满足主电池的实时电压高于基
准放电阈值电压但从电池的实时电压低于基准放电阈值电压;如果主电池的实时电压高于基准放电阈值电压但从电池的实时电压低于基准放电阈值电压,则调整电流控制模块的设定限制电流为第一限制电流或关闭电流控制模块,且配置主电池、电源管理模块和负载之间的第一放电路径导通;如果主电池和从电池的实时电压均高于基准放电阈值电压且主电池的实时电压高于第一放电阈值电压但从电池的实时电压高于第二放电阈值电压,则调整电流控制模块的设定电流为第三限制电流,且配置主电池、电源管理模块和负载之间的第一放电路径导通,主电池、电流控制模块和从电池之间的第三充电路径导通;其中,第一放电阈值电压、第二放电阈值电压、基准放电阈值电压依次递减,第三限制电流大于第一限制电流。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放电路径和第三充电路径导通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判断主电池和从电池的实时电压是否相等;如果主电池和从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中设置有控制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第一附属元件,其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池,所述第一附属元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主体;和第二附属元件,其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池,所述第二附属元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中还设置有电流控制模块,所述电流控制模块配置为当所述第一附属元件和第二附属元件与主体连接时,分别与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连接;其中,所述控制模块配置为确定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中的一者为主电池,另一者为从电池;导通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主电池之间的双向电力通路并关断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从电池之间的双向电力通路;并根据所述主电池和从电池的实时电压确定充电阶段、调整所述电流控制模块的设定限制电流、和/或导通所述主电池和/或从电池的至少一条充电路径或放电路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满足充电状态下所述主电池和/或从电池的实时电压低于充电阈值电压的条件时,所述控制模块配置可穿戴设备进入涓流充电阶段,调整所述电流控制模块的设定限制电流为第一限制电流,且配置充电电源、电源管理模块、所述主电池和从电池之间实时电压较高一者、电流控制模块和所述主电池和从电池之间实时电压较低一者之间的第一充电路径导通;和/或在满足充电状态下所述主电池和从电池的实时电压高于充电阈值电压的条件时,所述控制模块配置可穿戴设备进入恒流充电阶段,调整所述电流控制模块的设定限制电流为第二限制电流,且配置充电电源、电源管理模块、主电池、电流控制模块和从电池之间的第二充电路径导通;所述第一限制电流小于所述第二限制电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满足放电状态下所述主电池的实时电压高于基准放电阈值电压但所述从电池的实时电压低于基准放电阈值电压的条件时,所述控制模块调整所述电流控制模块的设定限制电流为第一限制电流或者关闭所述电流控制模块,且配置所述主电池、电源管理模块和负载之间的第一放电路径导通;在满足放电状态下所述主电池的实时电压高于第一放电阈值电压但所述从电池的实时电压高于第二放电阈值电压的条件时,所述控制模块调整所述电流控制模块的设定限制电流为第三限制电流,且配置所述主电池、电源管理模块和负载之间的第一放电路径导通,所述主电池、电流控制模块和所述从电池之间的第三充电路径导通,直至所述主电池和从电池的实时电压相等;或在满足放电状态下所述主电池的实时电压和从电池的实时电压均低于基准放电阈值电压的条件时,所述控制模块配置可穿戴设备进入关机状态;其中,所述第一放电阈值电压、第二放电阈值电压,基准放电阈值电压依次递减,所述第三限制电流大于所述第一限制电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满足第一放电路径导通、第三充电路径导通且所述主电池和从电池的实时电压相等
的条件后,所述控制模块配置为调整所述电流控制模块的设定限制电流为第二限制电流,且配置所述主电池、电源管理模块和负载之间的第一放电路径导通,所述从电池、电流控制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负载之间的第二放电路径导通;其中所述第二限制电流大于所述第三限制电流。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配置为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附属元件;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配置为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附属元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治方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