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次声波传感器的供热管道泄漏检测实验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3010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次声波传感器的供热管道泄漏检测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包括输水装置、输气装置、水气加热装置、检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蓄水池内设置了加热棒与保温层,在空压机与储气罐之间设置了空气加热器,为模拟供热管道的实际工况创造了条件;在被检测管段泄漏孔前后安置次声波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通过对采集的次声波信号进行处理,计算出不同工况下实验管道的泄漏位置。本实验平台对供热管道的泄漏检测与定位进行模拟,具有较高模拟真实性。模拟真实性。模拟真实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次声波传感器的供热管道泄漏检测实验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供热管道泄漏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次声波传感器的供热管道泄漏检测实验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供热管道使用年限和规模的增大,各地供热管道泄漏故障不断发生,而且泄漏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随机性很强,对管网运行安全性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不仅会造成停产损失,而且会带来人身伤亡和泄漏物造成的环境污染。
[0003]目前,国内外在供热管道泄漏检测方面的研究主要以理论分析及仿真分析为主,少有实验验证,即使是已有的实验平台也多是针对单一气体或者液体介质进行实验。并且实验室模拟管道中气体或液体处于室温状态,此类模拟管道无法准确全面的模拟供热管道运行工况,与实际运行工况差距较大。因此,通过研发一套基于次声波传感器的供热管道泄漏检测实验平台可以弥补当前国内在供热管道泄漏检测方面研究的不足,对供热管道泄漏检测及定位技术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0004]次声波法检测管道泄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次声波具有频率低、波长长、能量衰减慢、能够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优点。该技术利用次声波传感器采集管道泄漏时传播到两端的次声波信号,实现对供热管道泄漏的预警和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次声波传感器的供热管道泄漏检测实验平台。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次声波传感器的供热管道泄漏检测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模拟供热管道的泄漏,该实验平台由输水输气装置,水气加热装置与检测装置构成;
[0007]所述输水装置包括蓄水池、储水罐,通过管道与该储水罐相连的水泵;所述储水罐的上部设置有压力表,蓄水池的上端设置有温度表;所述输气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空气加热器,通过高温高压软管与空气加热器相连的储气罐。
[0008]所述水加热装置包括蓄水池、加热棒、保温层,加热棒设置在蓄水池底部,保温层由保温材料构成,包裹在蓄水池周围。所述气加热装置主要是空气加热器,空气加热器两端通过安置高温高压软管分别与空气压缩机和储气罐相连。
[0009]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池上安置有温度表,可以实时监控蓄水池内水的温度变化,蓄水池下放置的加热棒将池内水温加热到实验所需温度,储水罐上设置有压力表。
[0010]进一步地,所述储气罐上设置有压力表、温度计,便于观察罐内压缩气体的温度和压力。
[0011]所述模拟管道由相同尺寸的管道构成,管道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管道由内圈开始顺时针向外圈环绕,减少了管道的占地面积。
[0012]进一步地,所述模拟管道上焊接有支管,支管上安装有四分球阀,进行泄漏点的模拟。
[0013]进一步地,所述模拟管道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次声波传感器,实时获取管道运行中的温度、压力和次声波数据。
[0014]一种基于次声波传感器的供热管道泄漏检测实验平台进行实验模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第一步,启动加热棒,当蓄水池中水的温度达到实验所需温度时停止加热;
[0016]第二步,打开水泵向储水罐加水,当压力表示数达到实验所需压力时打开第一球阀、第二球阀。通过控制加热棒和水泵转速对供水速度、压力、温度进行调节,使得水系统达到实验所需的条件并保持稳定;
[0017]第三步,打开空气压缩机向储气罐中供气,当压力表示数达到实验所需压力时打开第三球阀,通过控制空压机排气压力与空气加热装置对供气的温度、压力进行调节,使得气系统达到实验所需条件并保持稳定;
[0018]进一步地,通过泄漏点处的气体/液体泄漏时传到管道两端次声传感器的次声波信号的波形变化与两次声传感器信号时延,实现模拟供热管道环境下的泄漏检测。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基于次声波传感器的供热管道泄漏检测实验平台,通过管道两端的次声波传感器,采集管道泄漏时产生
[0021](2)由于本专利技术利用水源与气源通过法兰三通并联的方式连接到模拟供热管道,这样就为实验平台模拟水、气介质运行工况创造了条件。
[0022](3)由于本专利技术在管道气源与水源处安置了加热装置、温度表,实现了实验管道内介质加温与温度控制,能够提供热水及热气介质,为模拟现实供热管道运行工况创造了条件。
[0023](4)由于在实验管道上设置了四分球阀,通过在四分球阀堵头上钻上不同的孔径与孔形,为模拟不同大小与形状的管道泄漏口创造了条件。
[0024](5)国内外针对供热管道泄漏检测的试验系统多为简单的室温水循环管道系统,此类实验管道无法模拟供热管道的运行工况,另一方面现存管道泄漏检测系统只能模拟供水管道或供气管道,模拟条件单一。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第一球阀;2、第一法兰三通;3、第二球阀;4、保温层;5、加热棒;6、蓄水池;7、第一温度传感器;8、水泵;9、储水罐;10、第一压力表;11、第一单向阀;12、第三球阀;13、空气压缩机;14、空气加热器;15、储气罐;16、第二压力表;17、第二温度传感器;18、第二单向阀;19、第四球阀;20、第二法兰三通;21、第三温度传感器;22、第一次声波传感器;23、第一压力传感器;24、模拟泄漏点;25、第二压力传感器;26、第二次声波传感器;27、第四温度传感器;28、模拟供热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解释。
[0028]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基于次声波传感器的管道泄漏检测实验平台,包括输水装置、输气装置、水气加热装置和检测装置;其中,输水装置包括蓄水池6、水泵8、储水罐9、第一压力表10、第一单向阀11、第三球阀12、第二法兰三通20、模拟供热管道28、第一法兰三通2、第二球阀3;输气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13、空气加热器14、储气罐15、第二压力表16、第二单向阀18、第四球阀19、第二法兰三通20、模拟供热管道28、第一法兰三通2;水气加热装置包括蓄水池6、加热棒5、保温层4、空气加热器14;检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21、次声波传感器22、压力传感器23、泄漏孔24。
[0029]第一球阀1与第一法兰三通2相连,第一法兰三通2一侧与第二球阀3相连,第二球阀3通过管路与蓄水池6相连。蓄水池6外侧设有保温层4,内测设有加热棒5,出口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7。蓄水池6中的水通过管道与水泵8相连,水泵8与储水罐9相连,储水罐9上方设有第一压力表10,出水口与第一单向阀11相连,第一单向阀11与第三球阀12相连,第三球阀12与第二法兰三通20连接。空气压缩机13与空气加热器14连接,空气加热器14与储气罐15相连,储气罐15上方装有第二压力表16,右侧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7,出口处与第二单向阀18相连,第二单向阀18与第四球阀19相连。第一法法兰三通2与第二法兰三通20分别连接在模拟供热管道28的始末端,模拟供热管道上连接有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次声波传感器的供热管道泄漏检测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模拟供热管道的泄漏,其特征在于:该实验平台是由输水输气装置、水气加热装置、与检测装置构成。所述输水输气装置包括输水装置及与其并联的输气装置,所述水气加热装置包括水加热装置和气加热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模拟供热管道(28)以及设置在管道上的次声波传感器(22)、温度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次声波传感器的供热管道泄漏检测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装置包括蓄水池(6)、水泵(8)、储水罐(9)、第一压力表(10)、第一单向阀(11)、第三球阀(12)、第二法兰三通(20)、模拟供热管道(28)、第一法兰三通(2)、第二球阀(3)等;输气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13)、空气加热器(14)、储气罐(15)、第二压力表(16)、第二单向阀(18)、第四球阀(19)、第二法兰三通(20)、模拟供热管道(28)、第一法兰三通(2)等;水加热装置包括蓄水池(6)、加热棒(5)、保温层(4)等;气加热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13)、空气加热器(14)等;检测装置包括模拟供热管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少杰乔磊李勇刘圣冠李杰张强李建荣谢云明尚海军仪垂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