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红外图像的电力杆塔局放检测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2757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图像的电力杆塔局放检测识别方法,涉及局放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步骤一:利用红外摄像头拍摄电力杆塔的高压电缆接头处的红外图像;步骤二:计算机接收红外摄像头拍摄电力杆塔的高压电缆接头处的红外图像;步骤三:计算机通过电力杆塔的高压电缆接头处的红外图像判断电力杆塔的高压电缆接头处是否存在局放现象;步骤四:利用等效时宽算法和中心频次算法,计算机部分通过对多个采样周期局放温度数据的等效时宽特征值和频次特征值进行趋势分析,判断局放故障的等级和发展趋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红外摄像头,能对电力杆塔的高压电缆接头处拍摄红外图像来判断是否存在局放现象。像来判断是否存在局放现象。像来判断是否存在局放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红外图像的电力杆塔局放检测识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局放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红外图像的电力杆塔局放检测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力杆塔的高压电力设备上,电气接点部位发生局放故障的情况相对较少,而一旦发生局放故障,则危害性很大。在局放发展的晚期,如没有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点,很大可能会发生烧毁或爆炸等事故。
[0003]局放现象具有周期性热效应,通常需要在电力杆塔上安装红外摄像头对电力设备上接头处进行局放现象的观测,在使用时间久了可能会出现红外摄像头出现故障,现有的大多数红外摄像头通常需要大量的螺栓在电力杆塔上进行安装,在更换红外摄像头时需要用户在电力杆塔上使用工具对大量的螺栓进行拆卸安装,更换红外摄像头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红外图像的电力杆塔局放检测识别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大多数红外摄像头通常需要大量的螺栓在电力杆塔上进行安装,在更换红外摄像头时需要用户在电力杆塔上使用工具对大量的螺栓进行拆卸安装,更换红外摄像头较为麻烦技术问题。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基于红外图像的电力杆塔局放检测识别方法,包括
[0007]步骤一:利用红外摄像头拍摄电力杆塔的高压电缆接头处的红外图像;
[0008]步骤二:计算机接收红外摄像头拍摄电力杆塔的高压电缆接头处的红外图像,所述计算机,可以是现场的电脑,或者是远程服务器,或者是云平台,或者是带有软件系统的智能终端设备,专用的局放诊断软件运行在计算机部分上;
[0009]步骤三:计算机通过电力杆塔的高压电缆接头处的红外图像判断电力杆塔的高压电缆接头处是否存在局放现象,若有局放现象发生,则还可通过红外图像来判定局放出现的频次以及每次局放的温度数据;
[0010]步骤四:利用等效时宽算法和中心频次算法,计算机部分通过对多个采样周期局放温度数据的等效时宽特征值和频次特征值进行趋势分析,判断局放故障的等级和发展趋势。
[0011]步骤五:局放故障预警,对电缆接头部位连续多次温度数据做线性回归分析,预测达到事故爆发临界点的时间。
[0012]可选的,固定板,固定板一侧装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一侧开设有凹槽,红外摄像头一侧装设有与凹槽滑动配合的连接块,凹槽内装设有凸块,凸块内装设有与连接块相卡接的卡接组件,固定块一侧滑动配合有与卡接组件传动配合的把手,其中,固定板一侧开设有多个螺纹孔,固定板通过多个螺栓与多个螺纹孔的螺纹配合在电力杆塔固定。
[0013]可选的,连接块一侧开设有与凸块相对应的定位槽,定位槽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卡槽,卡接组件与两个卡槽相卡接。
[0014]可选的,凸块一侧开设有通槽,卡接组件包括螺纹杆,螺纹杆两端螺纹配合有与两个卡槽相卡接的两个卡块,螺纹杆转动配合在通槽内,螺纹杆与把手传动配合,螺纹杆两端螺纹方向相反。
[0015]可选的,通槽一侧开设有槽道,螺纹杆中部周侧装设有齿轮,槽道内滑动配合有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板,齿板与槽道之间装设有弹簧,齿板与把手传动配合。
[0016]可选的,固定块内设有与槽道相贯穿的内腔,内腔内转动配合有与齿板相对应的凸轮,凸轮一半周侧装设有多个齿牙,多个齿牙与把手传动配合;内腔内滑动配合有活动杆,活动杆一侧装设有与多个齿牙相啮合的多个齿条,活动杆与把手固定连接。
[0017]可选的,两个卡块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螺纹槽,螺纹杆两端螺纹配合在两个螺纹槽。
[0018]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通过设置的把手,用户移动红外摄像头将连接块放入凹槽内,拉动把手带动两个卡块与两个卡槽进行卡接能将红外摄像头固定,从而减少了用户需要在电力杆塔上使用工具对大量的螺栓进行安装对红外摄像头进行固定的情况,通过设置的齿板,能使用户推动把手通过齿板带动两个卡块与两个卡槽解除卡接,能将红外摄像头进行拆卸,从而减少了用户需要在电力杆塔上使用工具对大量的螺栓进行拆卸对红外摄像头进行更换的情况。
[0020]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种红外图像的电力杆塔局放检测识别方法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红外摄像头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卡块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图3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图3中B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螺纹槽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9]红外摄像头1,螺纹孔2,固定块3,连接块4,固定板5,把手6,凹槽7,凸块8,定位槽9,卡槽10,卡块11,螺纹杆12,齿板13,通槽14,齿轮15,弹簧16,内腔17,凸轮18,齿牙19,活动杆20,齿条21,螺纹槽22,卡接组件23。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
的任何限制。
[0031]为了保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专利技术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0032]请参阅图1

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图像的电力杆塔局放检测识别方法,包括:
[0033]步骤一:利用红外摄像头1拍摄电力杆塔的高压电缆接头处的红外图像;
[0034]步骤二:计算机接收红外摄像头1拍摄电力杆塔的高压电缆接头处的红外图像,所述计算机,可以是现场的电脑,或者是远程服务器,或者是云平台,或者是带有软件系统的智能终端设备,专用的局放诊断软件运行在计算机部分上;
[0035]步骤三:计算机通过电力杆塔的高压电缆接头处的红外图像判断电力杆塔的高压电缆接头处是否存在局放现象,若有局放现象发生,则还可通过红外图像来判定局放出现的频次以及每次局放的温度数据;
[0036]步骤四:利用等效时宽算法和中心频次算法,计算机部分通过对多个采样周期局放温度数据的等效时宽特征值和频次特征值进行趋势分析,判断局放故障的等级和发展趋势;
[0037]等效时宽算法:局部放电温度信号的等效时宽分析是基于不同故障等级时段放电波形具有不同的时宽特性来进行特征识别的。在局部放电故障不同的发展阶段,温度采样信息波形是不同的,这为我们进行故障识别和趋势发展提供了基础。等效时宽法是对一个放电温升波形脉冲进行波形特征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红外图像的电力杆塔局放检测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利用红外摄像头(1)拍摄电力杆塔的高压电缆接头处的红外图像;步骤二:计算机接收红外摄像头(1)拍摄电力杆塔的高压电缆接头处的红外图像;步骤三:计算机通过电力杆塔的高压电缆接头处的红外图像判断电力杆塔的高压电缆接头处是否存在局放现象,若有局放现象发生,则还可通过红外图像来判定局放出现的频次以及每次局放的温度数据;步骤四:利用等效时宽算法和中心频次算法,计算机部分通过对多个采样周期局放温度数据的等效时宽特征值和频次特征值进行趋势分析,判断局放故障的等级和发展趋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图像的电力杆塔局放检测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五、局放故障预警,对电缆接头部位连续多次温度数据做线性回归分析,预测达到事故爆发临界点的时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图像的电力杆塔局放检测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以是现场的电脑,或者是远程服务器,或者是云平台,或者是带有软件系统的智能终端设备,专用的局放诊断软件运行在计算机部分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图像的电力杆塔局放检测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板(5),固定板(5)一侧装设有固定块(3),固定块(3)一侧开设有凹槽(7),红外摄像头(1)一侧装设有与凹槽(7)滑动配合的连接块(4),凹槽(7)内装设有凸块(8),凸块(8)内装设有与连接块(4)相卡接的卡接组件(23),固定块(3)一侧滑动配合有与卡接组件(23)传动配合的把手(6)。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图像的电力杆塔局放检测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连接块(4)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玮林建民黄凤标温涛吕云吴琼江旭东韩正康庭辉徐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宣城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