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技术

技术编号:355225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先建立不同负荷状态与压缩机频率修正策略的对照关系;检测空调器的运行参数并分析所述空调器所处的负荷状态;根据负荷状态从对照关系中获取对应的压缩机频率修正策略;按照压缩机频率修正策略控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f;针对中负荷状态和低负荷状态,根据室内环境温度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具备防直吹功能的空调器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目前市面上出现的空调器都配有防直吹功能,防直吹功能是指通过设计防直吹角度使出风口送出的冷风避开人体,通过冷空气自然沉降的柔和微风,实现凉爽但不寒冷的舒适体感。
[0003]现有防直吹角度的设计方案主要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0004]第一种防直吹角度是通过挡风板挡住出风,避免冷风直吹人体,常见的挡风角度和微孔无风感都属于这种类型,其优点是远场防直吹效果较好,缺点是温降差,冷风在挡风板的阻挡下存在较大损失,室内环境温度无法快速满足用户需求。
[0005]第二种防直吹角度是将空调器1的导风板2置于出风口的上部,如图1所示,该防直吹角度的下出风有些许冷风漏下,但是角度制定时要尽可能保证冷风漏不下来,以保证近场防直吹,导风板2引导气流向上送出,上出风几乎贴着墙壁上沿吹,从而保证房间内大部分区域避免冷风吹人,由于冷风被导风板2足量送出,使得此角度比第一种防直吹角度在温降上更有优势,但是也存在以下缺点:
[0006](1)当蒸发器的风机转速较低时,对于大面积的房间来说,低温冷风只能送到房间的中间位置就会往下沉,人体会感到凉意;
[0007](2)当房间面积较小时,低温冷风吹到墙体后会自然下沉,导致人体在靠近墙体的位置也会感到凉意。
[0008]因此,如何设计有效提高使用舒适性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br/>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解决现有空调的防直吹功能存在适用范围窄、温降效果差等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通过分析室内负荷状态并修正压缩机运行频率,从而控制室内机的出风温度,提高空调器的使用舒适性。
[0010]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预先建立不同负荷状态与压缩机频率修正策略的对照关系;
[0012]检测空调器的运行参数并分析所述空调器所处的负荷状态;
[0013]根据负荷状态从对照关系中获取对应的压缩机频率修正策略;
[0014]按照压缩机频率修正策略控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f。
[0015]优选的,对照关系包含中负荷状态和低负荷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0016]当空调器处于中负荷状态或者低负荷状态时,压缩机频率修正策略为根据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温度T
内环
与蒸发器管温T
内管
之间出风温差

T的大小调整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出
风温差

T越大,则运行频率f降低速度越快。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中负荷状态对应的压缩机频率修正策略为出风温差

T≤设定值T1时以第一调频速度提升运行频率f、设定值T1&lt;出风温差

T≤设定值T2时维持运行频率f不变、设定值T2&lt;出风温差

T≤设定值T3时以第二调频速度降低运行频率f、出风温差

T&gt;设定值T3时以第一调频速度降低运行频率f;
[0018]低负荷状态对应的压缩机频率修正策略为出风温差

T≤设定值T1

时维持运行频率不变、设定值T1

&lt;出风温差

T≤设定值T2

时以第二调频速度降低运行频率、出风温差

T&gt;设定值T2

时以第一调频速度降低运行频率;
[0019]其中,第一调频速度&gt;第二调频速度。
[0020]优选的,对照关系还包含高负荷状态,高负荷状态对应的压缩机频率修正策略为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不修正。
[0021]优选的,检测空调器的运行参数并分析空调器所处的负荷状态包括:
[0022]在制冷模式下,检测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温度T
内环

[0023]比较室内环境温度T
内环
与设定室温临界区间;
[0024]当室内环境温度T
内环
高于设定室温临界区间时,空调器处于高负荷状态;
[0025]和/或当室内环境温度T
内环
处于设定室温临界区间时,空调器处于中负荷状态;
[0026]和/或当室内环境温度T
内环
低于设定室温临界区间时,空调器处于低负荷状态。
[0027]优选的,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
[0028]在制冷模式下,空调器的导风板以设定防直吹角度θ2出风;
[0029]检测导风板的角度调整前空调器所在室内的人体头顶温度T
θ2

[0030]将导风板向下调整设定角度

θ得到修正防直吹角度θ1;
[0031]检测导风板的角度调整后空调器所在室内的人体头顶温度T
θ1

[0032]判断是否T
θ2

T
θ1
&lt;设定值T


[0033]若是,则导风板以修正防直吹角度θ1出风;
[0034]若否,则将修正防直吹角度θ1向上调整设定角度

θ

,更新所述修正防直吹角度θ1之后,返回重新检测人体头顶温度T
θ1

[0035]优选的,人体头顶温度T
θ2
的检测方式为:检测导风板以设定直吹角度θ2的出风时间,若出风时间达到设定运行时间,则检测人体头顶温度T
θ2

[0036]优选的,检测人体头顶温度T
θ1
之前,控制导风板在设定防直吹角度θ2与修正防直吹角度θ1之间扫风。
[0037]优选的,人体头顶温度T
θ1
的检测方式为:获取导风板的实际扫风周期,若实际扫风周期达到设定扫风周期,则检测人体头顶温度T
θ1

[0038]在一些实施例中,人体头顶温度T
θ2
、T
θ1
为所述空调器所在室内的身高最高的人体头顶温度。
[0039]优选的,当修正防直吹角度θ1超过设定极限角度θ3时,修正防直吹角度θ1的取值为设定极限角度θ3。
[0040]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空调器,该空调器的控制器执行上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
[0041]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的出风口安装有角度可调节的导风板。
[004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3]1、在不同负荷下设计对应的压缩机频率修正策略,动态调整出风温度,以防止冷风直吹人体,提高空调器使用舒适性;
[0044]2、针对中负荷状态和低负荷状态,根据室内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预先建立不同负荷状态与压缩机频率修正策略的对照关系;检测空调器的运行参数并分析所述空调器所处的负荷状态;根据所述负荷状态从所述对照关系中获取对应的压缩机频率修正策略;按照所述压缩机频率修正策略控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f。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照关系包含中负荷状态和低负荷状态中的至少一种;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中负荷状态或者所述低负荷状态时,所述压缩机频率修正策略为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温度T
内环
与蒸发器管温T
内管
之间出风温差

T的大小调整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所述出风温差

T越大,则所述运行频率f降低速度越快。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负荷状态对应的压缩机频率修正策略为出风温差

T≤设定值T1时以第一调频速度提升运行频率f、设定值T1&lt;出风温差

T≤设定值T2时维持运行频率f不变、设定值T2&lt;出风温差

T≤设定值T3时以第二调频速度降低运行频率f、出风温差

T&gt;设定值T3时以第一调频速度降低运行频率f;所述低负荷状态对应的压缩机频率修正策略为出风温差

T≤设定值T1

时维持运行频率不变、设定值T1

&lt;出风温差

T≤设定值T2

时以第二调频速度降低运行频率、出风温差

T&gt;设定值T2

时以第一调频速度降低运行频率;其中,所述第一调频速度&gt;所述第二调频速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照关系还包含高负荷状态,所述高负荷状态对应的压缩机频率修正策略为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不修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所述空调器的运行参数并分析所述空调器所处的负荷状态包括:在制冷模式下,检测所述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温度T
内环
;比较所述室内环境温度T
内环
与设定室温临界区间;当所述室内环境温度T
内环
高于所述设定室温临界区间时,所述空调器处于高负荷状态;和/或当所述室内环境温度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晓楠臧必俊刘鹏许勇王李生曹亚男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