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2136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40
保护具有冷却孔且用于在加工对象物上钻出细径或者极细径的孔的钻头的顶端部。在柄部(3)和轴部主体(7)以沿着轴心自后端面(31)贯穿至顶端面(15)的方式预先形成有冷却孔(33)。在冷却孔(33)的顶端部的比轴部主体(13)的顶端面(15)稍微靠基端侧的位置形成有一对喷出孔(35),该一对喷出孔(35)以与冷却孔(33)正交的方式向相反方向延伸地分支出来,形成为分别在相反侧的侧面(37、37)开口而构成喷出口(39、39)。冷却孔(33)的顶端开口(41)被钻头部(9)的底面(17)堵塞。底面(17)堵塞。底面(17)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钻头
[0001]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8年03月05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日期: 2019年09月25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8/008342(国家申请号: 201880021175.7)、专利技术名称为“细钻头”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合在硅晶圆、玻璃、陶瓷或硅等硬脆性材料制品等上钻出细径(小径)或极细径(小径)的孔的细钻头或极细钻头。

技术介绍

[0003]作为用于在加工对象物(被加工物)上钻孔的钻头,使用了一种构成为如下这样的钻头,即:从钻头轴部的顶端到基端部形成有螺旋状的排出槽或切屑排出槽,能够经由该排出槽排出因设于钻头轴部的顶端的切割刃的旋转而产生的加工对象物的切屑(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对于具有螺旋状的排出槽这样的钻头而言,在加工对象物例如为金属材制而比较软质并且在钻孔加工时产生的切屑连续的情况下,能够沿着该螺旋状的排出槽高效地排出连续的切屑,但在加工对象物例如为玻璃制而比较脆并且在钻孔加工时产生的切屑为粉末状的情况下,不能说能发挥特别有效的切屑排出功能,因此,即使使用这样的钻头,也容易在加工孔积存切屑。并且,在要形成于加工对象物的孔例如为0.3mm~2.0mm左右的细径或极细径的孔且钻头轴部较细或者极细的情况下,会因形成较长的螺旋状的排出槽而导致钻头轴部的强度明显降低,因此,在加工对象物例如为硅制且硬质时,有可能因积存的切屑导致钻头容易地破损。
[0004]因此,在使用这样的具有螺旋状的排出槽的钻头的情况下,必须频繁地反复进行如下这样的磨削或切削循环,即:基于钻头的磨削或切削――从磨削孔或切削孔拔出钻头――向磨削孔或切削孔供给冷却液而将切屑排出――向磨削孔或切削孔插入钻头,钻孔加工需要很长时间。并且,如果磨削孔或切削孔较深,则即使供给冷却液,也无法将积存于磨削孔或切削孔的孔底的切屑充分排出,因此,为了避免钻头破损,基于钻头进行的一次磨削或切削时间变短,钻孔加工的时间变得更长。
[0005]为了解决这样的不良情况,考虑以在钻头轴部的顶端开口的方式在钻头形成冷却孔(参照例如专利文献2)。但是,如果在因形成较长的螺旋状的排出槽而导致强度降低的细钻头设置冷却孔,则无法确保钻孔加工所需要的强度。
[0006]因此,作为用于在玻璃、陶瓷或硅等硬脆性材料制品等上钻出细径的孔的细钻头轴部,例如需要是棱柱状等能够排出切屑的形状,并且以在该钻头轴部的顶端开口的方式形成冷却孔。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37108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9555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2]这样的钻头轴部没有较长的螺旋状的排出槽,因此强度较高,并且,在钻孔加工时,在轴部主体的、截面为多边形的轮廓与形成于加工对象物的圆形的加工孔或磨削孔或切削孔之间形成间隙,因此具有这样的功能:在加工对象物的切屑为粉末状的情况下,能够利用自顶端喷出的冷却液使切屑经由该间隙流出而将其排出。
[0013]但是,在该钻头轴部中,由于冷却孔在顶端开口,因此冷却孔的开口位于切割刃部。因而,根据切割刃部的材质、形状的情况,需要确认不会发生强度不足这样的事态,并且还可能会引起难以使冷却孔开口这样的钻头制造方面的问题。
[0014]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了用于在加工对象物上钻出细径或极细径的孔的钻头所存在的问题中的至少一个问题的细钻头或者极细钻头。
[0015]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6]用于达到该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钻头是一种用于钻出孔或者细径的孔的钻头或者细钻头,能够设为这样的结构:包括柄部和设于该柄部的钻头轴部,所述钻头轴部包括自所述柄部的顶端延伸的轴部主体和设于该轴部主体的顶端的、具有切削刃部或者磨削刃部的钻头部,该切削刃部形成有切削刃,该磨削刃部形成有磨削刃,在所述柄部的内部和所述钻头轴部的内部设有沿着轴心延伸的冷却孔,喷出孔以自所述冷却孔分支出来的方式设于所述钻头轴部的顶端部的比所述切削刃靠后方的位置,并且被设为在该钻头轴部的外周开口而形成喷出开口部。轴部主体例如能够形成为截面呈多边形状(例如截面呈正方形状)或者截面呈圆形状。并且,轴部主体例如能够形成为外周面没有排出槽或者螺旋状的排出槽。或者,轴部主体例如能够形成为在比顶端部靠后侧的外周面没有排出槽或者螺旋状的排出槽。沿着轴心延伸的冷却孔例如仅在分支出的喷出孔的喷出开口部向钻头轴部的外侧开口。喷出孔或者喷出开口部能够形成于轴部主体的顶端部,但也能够形成于钻头部,在该情况下,喷出孔或者喷出开口部形成于钻头部的比切削刃部例如切割刃部靠后方的部分。喷出孔能够设为在冷却孔的顶端自该冷却孔分支出来。或者,冷却孔能够形成为不会延伸至比喷出孔分支的位置靠前方的位置。并且,喷出孔能够以与冷却孔正交的方式设置。
[0017]并且,本专利技术的钻头是一种用于钻出孔或者细径的孔的钻头或者细钻头,能够设为这样的结构:包括柄部和设于该柄部的钻头轴部,所述钻头轴部包括自所述柄部的顶端延伸的轴部主体和安装于或者固定安装于该轴部主体的顶端的、具有切削刃部或者磨削刃部以及例如螺旋状的排出槽的钻头部,该切削刃部形成有切削刃,该磨削刃部形成有磨削刃,在所述柄部的内部和所述轴部主体的内部设有沿着轴心延伸的冷却孔,该冷却孔被设为在该轴部主体的顶端面开口而形成冷却开口部,喷出孔以自所述冷却孔分支出来的方式设于所述轴部主体的顶端部,并且被设为在该轴部主体的外周开口而形成喷出开口部,所述轴部主体的所述顶端面的所述冷却开口部被所述钻头部堵塞,在所述轴部主体的所述顶端部或者顶端侧形成有自所述钻头部的所述排出槽连续或者连续地延伸的排出槽,并且该排出槽形成至所述喷出开口部。连续的排出槽能够越过喷出孔或者喷出开口部地延伸。或者,连续的排出槽能够延伸至喷出孔或者喷出开口部的位置。
[0018]而且,本专利技术的钻头是一种用于钻出孔或者细径的孔的钻头或者细钻头,能够设为这样的结构:包括柄部和设于该柄部的钻头轴部,所述钻头轴部包括自所述柄部的顶端
延伸的轴部主体和安装于或者固定安装于该轴部主体的顶端的、具有切削刃部或者磨削刃部的钻头部,该切削刃部形成有切削刃,该磨削刃部形成有磨削刃,在所述柄部的内部和所述轴部主体的内部设有沿着轴心延伸的冷却孔,该冷却孔被设为在该轴部主体的顶端面开口而形成冷却开口部,喷出孔以自所述冷却孔分支出来的方式设于所述轴部主体的顶端部,并且被设为在该轴部主体的外周开口而形成喷出开口部,所述轴部主体的所述顶端面的所述冷却开口部被所述钻头部堵塞。
[0019]本专利技术能够构成为如下这样,即:用于钻出孔或者细径的孔的钻头或者细钻头包括柄部和设于该柄部的钻头轴部,所述钻头轴部包括自所述柄部的顶端延伸的轴部主体和固定安装于该轴部主体的顶端的、具有切削刃部的钻头部,该切削刃部形成有切削刃,在所述柄部的内部和所述轴部主体的内部设有沿着轴心延伸的冷却孔,该冷却孔被设为在该轴部主体的顶端面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头,其用于钻出细径的孔,其特征在于,该钻头包括柄部和设于该柄部的钻头轴部,所述钻头轴部包括自所述柄部的顶端延伸的轴部主体和固定安装于该轴部主体的顶端的、具有切削刃部的钻头部,该切削刃部形成有切削刃,在所述柄部的内部和所述轴部主体的内部设有沿着轴心延伸的冷却孔,该冷却孔被设为在该轴部主体的顶端面开口而形成冷却开口部,喷出孔以自所述冷却孔分支出来的方式设于所述轴部主体的顶端部,并且被设为在该轴部主体的外周开口而形成喷出开口部,所述轴部主体的所述顶端面的所述冷却开口部被所述钻头部的固定于该顶端面的底面堵塞,所述喷出孔以不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边胜治河又文春松岛杨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芝技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