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非均质储层CO2封存强度的抽注流量调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2014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非均质储层CO2封存强度的抽注流量调控装置,装置本体周围呈凹台,在凹台内通过螺丝分别将装置盖罩、装置本体的固定,装置本体包括一个主流动通道、四级降压分流通道及四级出液口,流动通道上分别与一级降压分流通道、二级降压分流通道、三级降压分流通道和四级降压分流通道连接,一级降压分流通道与一级出液口连接,二级降压分流通道与二级出液口连接,三级降压分流通道与三级出液口连接,四级降压分流通道与四级出液口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实现了非均质储层CO2抽注剖面均衡调控,提高了非均质储层CO2的封存强度。的封存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非均质储层CO2封存强度的抽注流量调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二氧化碳(CO2)地质利用及封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提高多层储层碳封存强度的CO2注入流量调控装置,适用于非均质多层抽注井(注 CO2抽咸水井或者注CO2抽油井)的流量调控,提高多层储层CO2封存强度(单位面积CO2封存量)。

技术介绍

[0002]二氧化碳捕集、地质利用与封存(CCUS)作为一项可高效降低碳排放,推进全球经济低碳转型的关键技术,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0003]CO2地质封存作为一种深度减排最有效的方法,CO2向渗透率高的地层富集,在满足封存安全的条件下,封存能力仅较单储层注入提高了约17%(李小春等, 2022)。由于中国CO2地质封存层多为上下重叠的薄层,在传统单层注入CO2无法满足封存量需求时,多层注入和注入压力分层控制技术通过增加封存层数量,同时显著提高了CO2封存总量和封存效率。然而,中国多数CO2储层的渗透系数低于美国,且非均质特征明显,使得CO2注入剖面不均衡,导致CO2地质利用及封存量低。
[0004]水平井智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非均质储层CO2封存强度的抽注流量调控装置,它包括:装置盖罩(1)和装置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周围呈凹台,在凹台内通过螺丝(4)分别将装置盖罩(1)、装置本体(2)的固定,装置本体(2)包括一个主流动通道(3)、一级降压分流通道(5)、二级降压分流通道(12)、三级降压分流通道(19)、四级降压分流通道(26)、一级缓冲空间(33)、二级缓冲空间(34)、三级缓冲空间(35)、四级缓冲空间(36)及一级出液口(11)、二级出液口(18)、三级出液口(25)和四级出液口(32),流动通道(3)上分别与一级降压分流通道(5)、二级降压分流通道(12)、三级降压分流通道(19)和四级降压分流通道(26)连接,一级降压分流通道(5)与一级出液口(11)连接,二级降压分流通道(12)与二级出液口(18)连接,三级降压分流通道(19)与三级出液口(25)连接,四级降压分流通道(26)与四级出液口(3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非均质储层CO2封存强度的抽注流量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降压分流通道(5)与一级缓冲空间(33)连接,二级降压分流通道(12)与二级缓冲空间(34)连接,三级降压分流通道(19)分别与三级缓冲空间(35)、四级降压分流通道(26)、四级缓冲空间(36)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非均质储层CO2封存强度的抽注流量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降压分流通道(5)包含第一八字型流体挡块(6)和第一流体发散V流道(7)及第二八字型流体挡块(8)和第二流体发散V流道(9),一级降压分流通道(5)依次与第一流体发散V流道(7)、第二流体发散V流道(9)连接,第一八字型流体挡块(6)安装在一级降压分流通道(5)和第一流体发散V流道(7)的连接处,第二八字型流体挡块(8)安装在一级降压分流通道(5)和第二流体发散V流道(9)的连接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非均质储层CO2封存强度的抽注流量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级降压分流通道(12)包含第一八字型流体挡块(13)和第一流体发散V流道(14)及第二八字型流体挡块(15)和第二流体发散V流道(16),二级降压分流通道(12)分别与第一流体发散V流道(14)、第二流体发散V流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永胜李琦徐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