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背压机组的隔压站零温降供热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1990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基于高背压机组的隔压站零温降供热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属于热电联产技术领域。包括高背压凝汽器、首站零次网循环泵、首站蒸汽加热器、减压透平机组、热力站、隔压站一次网循环泵、回水升压泵和隔压站板式换热器。隔压站与升压泵(站)互为备用,可根据热网侧负荷及热力站一次网回水温度进行切换,运行方式灵活;当热网侧热负荷或一次网热网回水温度较高时,能够有效降低进入高背压凝器的进水温度,保障机组安全运行,同时提高凝汽器交换热量的占比,使整体供热经济性最优,整体运行费用明显降低。行费用明显降低。行费用明显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高背压机组的隔压站零温降供热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热电联产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高背压机组的隔压站零温降供热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采用高背压机组供热,凝汽器中蒸汽凝结释放的热量由热网循环水吸收,大大减少了冷源损失,机组经济性大幅提高。但高背压供热存在供水温度偏低的问题,其供水上限约为80℃,不满足北方地区严寒期的热网供水要求,因此通常配置蒸汽二次加热系统。热网循环水首先经过凝汽器进行第一次加热,吸收低压缸排汽余热,然后再经过供热首站蒸汽加热器完成第二次加热,生成高温热水。
[0003]进入凝汽器的循环水温度应严格控制,不能超过一定限值,水温偏高一方面会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另一方面使得第一次热量交换占比下降,从而导致整体供热经济性下降。此外,热网侧设置的隔压站,加大了一次网循环泵功耗和热量损耗,同时由于增加了一级热量交换,间接提高了进入高背压凝汽器中热网循环水的水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高背压机组的隔压站零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高背压机组的隔压站零温降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背压凝汽器(1)、首站零次网循环泵(4)、首站蒸汽加热器(5)、减压透平机组(12)、热力站(16)、隔压站一次网循环泵(18)、回水升压泵(22)和隔压站板式换热器(24);隔压站板式换热器(24)的高温侧出口与高背压凝汽器(1)的水侧进口连接,高背压凝汽器(1)的水侧出口与首站零次网循环泵(4)的进口连接;首站零次网循环泵(4)的出口与首站蒸汽加热器(5)的水侧进口连接;首站蒸汽加热器(5)的水侧出口分别与减压透平机组(12)和隔压站板式换热器(24)的高温侧进口连接;减压透平机组(12)的出口与热力站(16)的高温侧进口连接;隔压站板式换热器(24)的低温侧出口与热力站(16)的高温侧进口连接;热力站(16)的高温侧出口分别与隔压站一次网循环泵(18)的进口和回水升压泵(22)的进口连接;隔压站一次网循环泵(18)的出口与隔压站板式换热器(24)的低温侧进口连接;回水升压泵(22)的出口与高背压凝汽器(1)的水侧进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背压机组的隔压站零温降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首站零次网循环泵(4)的进口连接有补水定压缓冲水箱(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背压机组的隔压站零温降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隔压站板式换热器(24)的高温侧出口与高背压凝汽器(1)的水侧进口之间设有#3闸阀(10),首站蒸汽加热器(5)的水侧出口与减压透平机组(12)之间设有#1闸阀(7),首站蒸汽加热器(5)的水侧出口与隔压站板式换热器(24)的高温侧进口之间设有#2闸阀(8),减压透平机组(12)的出口与热力站(16)的高温侧进口之间设有#5闸阀(13),隔压站板式换热器(24)的低温侧出口与热力站(16)的高温侧进口之间设有#6闸阀(14),热力站(16)的高温侧出口与隔压站一次网循环泵(18)的进口之间设有#7闸阀(17),热力站(16)的高温侧出口与回水升压泵(22)的进口之间设有#8闸阀(19),回水升压泵(22)的出口与高背压凝汽器(1)的水侧进口之间设有#4闸阀(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背压机组的隔压站零温降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高背压凝汽器(1)的水侧进口与水侧出口之间旁接有#1调节阀(2),首站蒸汽加热器(5)的水侧进口与水侧出口之间旁接有#2调节阀(6),隔压站板式换热器(24)的高温侧进口与高温侧出口之间旁接有#3调节阀(9),隔压站板式换热器(24)的低温侧进口与低温侧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圣冠乔磊马汀山黄嘉驷程东涛贺凯尚海军王钰泽曹勇万小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