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汽蚀管稳定套接连接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液体火箭发动机汽蚀管设计领域,涉及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汽蚀管稳定套接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液体火箭发动机中广泛采用汽蚀文氏管作为流量调整元件,汽蚀文氏管与管路连接一般采取焊接或螺纹连接结构,而汽蚀文氏管一般长度较长,导致与管路连接之后整体长度较长,从而存在发动机结构布局受到限制的问题,且汽蚀文氏管出口与管路直接相连,存在管路频率与文氏管频率耦合的问题,可能导致不稳定燃烧的情况,对于现有布局的研究中,有从改变汽蚀文氏管结构来解决问题的思路,但其加工和装配变得复杂,不利于减少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汽蚀管稳定套接连接结构,汽蚀管稳定套接结构,不用改变汽蚀管结构,加工与装配操作简单可行,另外通过套接结构与结构优化,解决了总装布局和频率耦合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的方案是:
[0005]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汽蚀管稳定套接连接结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汽蚀管稳定套接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径管路(1)、汽蚀管(2)、螺栓(3)、固定壳体(4)、汽蚀管固定结构(5)、密封垫圈(6);所述固定壳体(4)设置有轴向水平设置的变径通道;变径管路(1)安装在固定壳体(4)的侧壁,且变径管路(1)与变径通道同轴对接;变径管路(1)与固定壳体(4)之间通过螺栓(3)固连;汽蚀管(2)同轴设置在变径管路(1)的内腔中,且汽蚀管(2)伸入固定壳体(4)的变径通道内;汽蚀管(2)通过变径通道的台阶实现轴向限位;密封垫圈(6)套装在汽蚀管(2)轴向伸入固定壳体(4)一端的外壁;汽蚀管固定结构(5)设置在密封垫圈(6)的外壁,实现将汽蚀管(2)与固定壳体(4)固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汽蚀管稳定套接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变径管路(1)的大径段轴向朝向固定壳体(4),变径管路(1)的小径段反向于固定壳体(4);汽蚀管(2)位于变径管路(1)的大径段内腔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汽蚀管稳定套接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变径通道的大径段指向变径管路(1);变径通道的大径段直径比小径段直径大6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汽蚀管稳定套接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变径通道大径段的内壁设置有环状凹槽,用于安装汽蚀管固定结构(5);环状凹槽的直径比大径段直径大4
‑
8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汽蚀管稳定套接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汽蚀管(2)伸入固定壳体(4)的一端外壁设置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与固定壳体(4)变径通道的台阶处配合实现限位;环形凸起的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康,周江平,潘匡志,单磊,兰晓辉,段蒙,屈兀波,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