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储能的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1738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34
可移动储能的换热系统,包括运输部和储能部,储能部设置在运输部上,储能部包括多个相互咬合堆叠的蓄热单体和固定框架,多个蓄热单体设置在固定框架内,固定框架与储能部的外壳相固定,外壳的内壁上设有多层复合梯度保温层,多层复合梯度保温层与多个蓄热单体之间形成空气换热层。本专利储能模块有两种工作模式:储热模式与换热模式;在换热模式下,风机开启,热空气在换热层内循环流动,热空气流经板式换热器,将热能经换热接口传至供热终端;换热层内有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腔内温度,在储热模式下,自动温控系统可控制风机开启和速度,当需储热时间较长或腔内温度过高时,风机开启,腔内空气实现内部循环,以达到更好的保温效果。温效果。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移动储能的换热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技术储能换热领域,特别涉及可移动储能的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储能设备的设备体积较大,不便于移动搬运。并且,现有的储能设备缺少有效的保温设计,导致设备工作时热能会较快的散失。此外,储能设备缺少扩展接口,无法与外部的其他换热装置连接,可扩展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0005]可移动储能的换热系统,包括运输部和储能部,所述储能部设置在所述运输部上,所述储能部包括多个相互咬合堆叠的蓄热单体和固定框架,多个所述蓄热单体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内,所述固定框架与储能部的外壳相固定,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有多层复合梯度保温层,所述多层复合梯度保温层与多个所述蓄热单体之间形成空气换热层。
[0006]优选地,所述多层复合梯度保温层由内向外依次为热反射层、热减压层、绝热层。
[0007]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热反射层为表面致密的材质,热反射层将空气换热层内部分通过辐射传播的热能反射回空气换热层内。
[0008]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热减压层为部分没有被反射的热能,通过反射层传导至热减压层,热减压层为多层不均匀多孔结构材质,使热能在减压层内传导速度不均匀,通过多次降低热能传导速度,保证较少的热量流失。
[0009]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热绝缘层为热绝缘层为均匀多孔结构材质,结构内孔为类真空状态,保证热能不散失。
[0010]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空气换热层内包括风机和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设置在所述风机的进风端。
[0011]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该换热系统还包括温控系统和换热接口,所述温控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空气换热层内的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和所述换热接口相连,换热接口为模块式,用于将空气换热层内热能转换至用热设备,根据用热设备要求,换热接口分为:液态介质换热接口和气态介质换热接口。
[0012]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运输部为厢式货车。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0014]多个标准尺寸固态蓄热单体之间互相咬合堆叠,以达到力学稳定;
[0015]蓄热单体的外部有固定框架,固定框架与壳体内壁形成支撑,避免因运输颠簸造成的蓄热体侧塌;
[0016]合金加热丝或加热棒与每个蓄热单体接触,以达到将热能均匀传导至蓄热单体
内;
[0017]储能模块有两种工作模式:储热模式与换热模式;在换热模式下,风机开启,热空气在换热层内循环流动,热空气流经板式换热器,将热能经换热接口传至供热终端;换热层内有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腔内温度,在储热模式下,自动温控系统可控制风机开启和速度,当需储热时间较长或腔内温度过高时,风机开启,腔内空气实现内部循环,以达到更好的保温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移动储能站的产品优势在于灵活性和通用性高,热能存储和输出过程可控,设备为模块化结构,可通过不同模块的组合和更换,实现不同功能;通过更换储热接口,(常规储热为电加热模式,利用谷电时段储热;通过更换储热接口-液态或气态换热装置,将工业余热转换至储热模块内)储能站可实现工业余热(如电厂、钢厂等) 回收;通过增加电路稳压模块,储能站可实现直接连接风电和太阳能设备,(风电和光伏设备发出的电,电流电压均不稳定,需加装稳压或逆变装置)实现直接利用清洁能源储热,避免了风电和太阳能设备在并网过程中的损耗和其他原因造成的能源浪费;通过更换换热模块或接口,(根据用热设备要求,换热接口分为:液态介质换热接口和气态介质换热接口。)可实现与用户现有室内供暖系统或工业用热系统的匹配(如蒸汽、热水等)。
[001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优势在于:1、储热模块的高能效比和结构,实现了整体设备的小型化,与同类技术相比,设备体积可有效减小二分之一;2、因为设备的小型化,从而实现了设备的车载-可移动;3、多层复合保温结构,有效降低了设备工作时的热能散失;4、腔内空气循环系统保证热能可高效传导至换热器内4、模块化储热-换热接口,使设备具有更高的扩展性,可保证设备与各类热源-换热装置,有效连接,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0020]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可移动储能的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可移动储能的换热系统的的侧视图;
[0023]图3为图2的A

A面剖视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可移动储能的换热系统的的俯视图;
[0025]图5为图4的B

B面剖视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可移动储能的换热系统的的仰视图;
[0027]图7为图6的C

C面剖视图;
[0028]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可移动储能的换热系统的的立体图。
[0029]其中,1、风机;2、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3、板式换热器;4、换热接口;5、绝热层; 6、热减压层;7、储热模块;8、热反射层;9、储热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1]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如图1

图8所示,可移动储能的换热系统,包括运输部和储能部,所述储能部设置在所述运输部上,所述储能部包括多个相互咬合堆叠的蓄热单体和固定框架,多个所述蓄热单体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内,所述固定框架与储能部的外壳相固定,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有多层复合梯度保温层,所述多层复合梯度保温层与多个所述蓄热单体之间形成空气换热层。
[0033]所述多层复合梯度保温层由内向外依次为热反射层8、热减压层6、绝热层5。
[0034]其中,所述热反射层8为表面致密的材质,热反射层8将空气换热层内部分通过辐射传播的热能反射回空气换热层内。
[0035]热减压层6为部分没有被反射的热能,通过反射层传导至热减压层6,热减压层6为多层不均匀多孔结构材质,使热能在减压层内传导速度不均匀,通过多次降低热能传导速度,保证较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移动储能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部和储能部,所述储能部设置在所述运输部上,所述储能部包括多个相互咬合堆叠的蓄热单体和固定框架,多个所述蓄热单体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内,所述固定框架与储能部的外壳相固定,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有多层复合梯度保温层,所述多层复合梯度保温层与多个所述蓄热单体之间形成空气换热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储能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复合梯度保温层由内向外依次为热反射层、热减压层、绝热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储能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反射层为表面致密的材质,热反射层将空气换热层内部分通过辐射传播的热能反射回空气换热层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储能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减压层为部分没有被反射的热能,通过反射层传导至热减压层,热减压层为多层不均匀多孔结构材质,使热能在减压层内传导速度不均匀,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鹏
申请(专利权)人:星金俫瑞天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