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梗塞患者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1584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脑梗塞患者下肢康复训练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基于脑梗塞患者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和支撑板,所述底座的上方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底座的上方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驱动座,所述底座的上方中部固定连接有从动座,两个所述驱动座内侧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均开设有前掌活动轨道槽。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的前掌活动轨道槽和后掌活动轨道槽,配合驱动座、从动座和踏板,可通过驱动座内部的轨道链条的运动带动踏板前端与后端做不同轨迹运动,模拟正常行走时的由于脚掌踝关节变化形成的前后不同的运动轨迹,更好的模拟行走时的肌肉变化和神经反馈,便于重新形成新的反射,提高了锻炼效果,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具有一定的新颖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梗塞患者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脑梗塞患者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脑梗死旧称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80%。与其关系密切的疾病有: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各种原因的脱水、各种动脉炎、休克、血压下降过快过大等。临床表现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行动不便、言语障碍、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梗死不仅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而且即使是轻微病情脑梗塞患者也会出现肢体偏瘫或轻度偏瘫、偏身感觉减退、步态不稳、肢体无力、大小便失禁等情况,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
[0003]目前部分轻微病情脑梗塞患者,若能够在康复期间进行积极、有效的锻炼,便能够很好的恢复下肢行走能力,极大降低半身不遂、下肢行走不便等问题,专利CN201811567255.0公开了脑梗塞患者下肢康复训练装置,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梗塞患者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和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底座(1)的上方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驱动座(3),两个所述驱动座(3)的外侧靠近支撑板(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8),所述底座(1)的上方中部固定连接有从动座(4),两个所述驱动座(3)内侧远离支撑板(2)的一端均开设有前掌活动轨道槽(5),所述从动座(4)的两侧靠近支撑板(2)的一端均开设有后掌活动轨道槽(6),两个所述驱动座(3)与从动座(4)之间均设置有踏板(7),所述底座(1)的上方在两个驱动座(3)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扶手栏(9);所述支撑板(2)的上方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台(10),两个所述限位台(10)的上方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1),所述支撑板(2)的上方通过两个连接座(11)固定连接有座板(12),所述座板(12)远离连接座(11)的一端设置有靠背板(13),所述座板(12)的上方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扶手架(14),所述支撑板(2)靠近驱动座(3)的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5),两个所述支撑板(2)远离驱动座(3)的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滚轮固定座(16),两个所述滚轮固定座(16)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滚轮(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梗塞患者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座(3)包括座体(301)、驱动齿轮(302)、固定轴(303)、单向棘轮(304)和传动链轮(305),所述座体(301)的内部与前掌活动轨道槽(5)相对应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滑轨座(307),所述滑轨座(307)的外侧设置有轨道链条(308),所述座体(301)的内部与驱动电机(8)相对应的位置处转动连接有驱动齿轮(302),所述座体(301)的内部靠近驱动齿轮(3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轴(303),所述固定轴(303)与驱动齿轮(302)相对应的位置处转动连接有单向棘轮(3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秀花
申请(专利权)人:曹县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