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LCC-S拓扑结构的无线电能和信号传输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1520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LC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LCC

S拓扑结构的无线电能和信号传输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能传输
,特别涉及基于LCC

S拓扑结构的无线电能和信号传输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无线供电系统电能与信号并行传输技术已经展开了一些研究。按照电能传输通道与信号传输通道设计不同,该技术可分为:磁场共享通道式、磁场分离通道式以及磁场电场混合式。
[0003]其中,磁场共享通道式是指电能与信号通过同一对耦合线圈间磁场通道进行传输,该方式的优点是不需要为信号传输额外增加耦合机构,但是缺点也比较明显,即电能传输与信号传输相互干扰较大。磁场分离通道式是指电能和信号通过不同耦合线圈进行传输,由于物理通道的阻隔,该方式下电能传输和信号传输的相互干扰较小,但是额外增加的信号传输机构无疑加大了系统耦合机构设计的复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无线供电电能和信号进行分离通道传输时耦合机构复杂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基于LCC

S拓扑结构的无线电能和信号传输电路,通过保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LCC

S拓扑结构的无线电能和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传输电路;所述信号传输电路包括信号发射端和信号接收端,用于实现信号的传输;所述信号发射端包括输入电压、补偿电感、第二发射线圈:输入电压与补偿电感的一端连接,补偿电感的另一端与第二发射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二发射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二补偿电容的一端连接;信号接收端包括第二接收线圈、第二调谐电容和第二负载:第二接收线圈的一端、第二调谐电容的一端并连后与第二负载的一端连接;第二接收线圈的另一端、第二调谐电容的另一端并连后与第二负载的另一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LCC

S拓扑结构的无线电能和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电能传输电路;所述无线电能传输电路包括电能发射端和电能接收端,用于实现无线电能的传输;所述电能发射端包括输入电压、第一发射线圈、第一补偿电容、第二补偿电容:输入电压分别与第一补偿电容的一端、第一发射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一补偿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补偿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二补偿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一发射线圈的另一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静李小飞唐春森龚文兰吴晓锐郑帆韩帅陈绍南吴宁莫宇鸿陈卫东郭敏郭小璇姚知洋阮诗雅王智慧左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