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框架梁与型钢柱转换节点及其建筑框架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基坑钢构支护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框架梁与型钢柱转换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钢骨混凝土柱一般是以劲性十字转箱形钢骨架为柱芯,即型钢柱为柱芯,通过钢骨架与混凝土组合,共同承受荷载的作用,增加了柱结构的刚度。这种结构具有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双重优点,充分发挥了混凝土受压和钢材受拉的特性。
[0003]与钢筋混凝土的结构相比,它提高了柱的承载力,减小了柱截面,减少了混凝土量,减轻结构自重,减少了对地基的荷载。与钢结构相比,它节约钢材,耐火能力强,增强结构及建筑物的刚度,减振阻尼性能提高,抗震性能好,并具有更高的强度。而且,钢骨混凝土柱自身施工速度快,操作方便。
[0004]但是,建筑的成型一般不会采用全钢骨混凝土柱与梁的框架结构,柱的数量较少可以采用钢骨混凝土柱,但梁的数量多,使得梁倘若采用钢骨混凝土梁的结构会使得成本大增,而对钢骨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两者结合的建筑框架结构而言,其整体框架施工速度会由于柱梁两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框架梁与型钢柱转换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换节点基座(1);以及安装在所述转换节点基座(1)侧壁的连接构件(2),其中,所述连接构件(2)远离所述转换节点基座(1)的一侧开设有供钢筋(5)插入的插槽(4),所述连接构件(2)上还设有接驳固定件(41),在钢筋(5)插入所述插槽(4)后通过接驳固定件(41)对钢筋(5)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框架梁与型钢柱转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节点基座(1)包括有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的外壁转动设置有转动座(12),所述连接构件(2)装配在所述转动座(12)背离所述固定座(11)的一侧位置处,所述转动座(12)与所述固定座(11)两者通过设置有第一固定部以使转动座(12)能够固定设置在固定座(1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框架梁与型钢柱转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2)包括有连接座(21),所述连接座(21)可拆卸设置在所述转动座(12)的外壁位置处,所述连接座(21)与所述转动座(12)两者通过设置有第二固定部以使连接座(21)能够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座(1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框架梁与型钢柱转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1)与所述转动座(12)的配合面为第一弧形面,所述转动座(12)外壁开设有安装槽(211),所述安装槽(211)外壁为与所述连接座(21)上的第一弧形面相匹配的第二弧形面,所述连接座(21)可在所述转动座(12)上摆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框架梁与型钢柱转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1)背离所述转动座(12)的一侧面转动式装配有调节转座(22),所述调节转座(22)与所述连接座(21)两者之间采取螺纹连接,所述插槽(4)开设在所述调节转座(22)背离所述连接座(21)的一侧面位置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框架梁与型钢柱转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驳固定件(41)包括有锁定条(411),所述锁定条(411)处于所述插槽(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寅,孙致诚,付艳坤,王猛猛,唐松川,荆鑫,卫小刚,蒋炳治,王士强,南会刚,宋立彬,吴磊,喇占璇,王晗,严维岗,杨建超,崔红娟,杨佳琪,尚东日,刘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