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浮锚杆现场循环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抗浮锚杆现场循环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抗浮锚杆由于其造价低、工期短、施工便捷、数量可控等诸多优势在抗浮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众多抗浮措施中的首选。目前,在建筑物的基础施工过程中,人们普遍使用钢筋作为抗浮锚杆抵抗地下水浮力,然而钢筋存在着抗腐蚀性差、抗电磁干扰能力差、耐久性差等问题。因此,对抗浮锚杆进行试验以确定其在工作过程中的性能是非常有必要的。
[0003]目前建筑领域对地震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对于抗浮锚杆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抗浮锚杆不仅受到拉力,还受到压力,且拉力与压力循环作用于抗浮锚杆。现有的千斤顶只能对抗浮锚杆施加拉力或者压力,无法对抗浮锚杆进行拉力与压力循环作用。虽然存在一些对抗浮锚杆进行循环试验的装置,但是由于体型巨大,只能适用于室内试验,无法满足现场试验的要求,而室内试验不能很好地反应抗浮锚杆的现场使用工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浮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浮锚杆现场循环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力组件,包括外壳(11)、活塞杆(12)和活塞(13),所述外壳(11)的内部形成容置腔,所述外壳(11)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油孔(111)和第二油孔(112),所述活塞杆(12)穿设于所述容置腔,所述活塞杆(12)的内部中空形成中心孔(121),所述活塞(13)固定设置于所述活塞杆(12)的外周且将所述容置腔分隔为第一腔室(113)和第二腔室(114),所述第一油孔(111)与所述第一腔室(113)连通,所述第二油孔(112)与所述第二腔室(114)连通;供油组件,包括储油缸(21)和管路,所述储油缸(21)通过所述管路与所述第一油孔(111)和所述第二油孔(11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浮锚杆现场循环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缸(21)上开设有第三油孔(211)和第四油孔(212),所述管路包括第一管路(221)和第二管路(222),所述第三油孔(211)与所述第一油孔(111)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管路(221)连通,所述第四油孔(212)与所述第二油孔(112)之间通过所述第二管路(22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浮锚杆现场循环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221)与所述第二管路(222)上均设置有油阀。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浮锚杆现场循环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组件还包括电机(231)和活动板(232),所述储油缸(21)内形成储油腔,所述活动板(232)位于所述储油腔内且将所述储油腔分隔为第一储油腔(213)和第二储油腔(214),所述第三油孔(211)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江,姚丙良,高士亮,陈泰彬,阮超,李兴杰,韩广敏,张爱瑞,冯军威,王澈,李宗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青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