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电除尘装置的喷淋控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1415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电除尘装置的喷淋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检测筒状电极件粉尘颗粒量的传感器模块、用于控制喷淋水流的电磁阀、第一比较器模块、基准电压模块、控制模块以及驱动模块,本技术方案利用传感器模块实现湿电除尘装置中电除尘模块内筒状电极件内壁粉尘颗粒量的检测功能,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利用第一比较器模块判断粉尘颗粒量的多少,当筒状电极件内壁粉尘颗粒量达到规定值时控制模块通过驱动模块驱动电磁阀动作,令喷淋模块产生喷淋动作,对电除尘模块进行清洗,避免影响电除尘模块对废气粉尘颗粒的吸附效果,提高对废气的粉尘颗粒的清理效果。废气的粉尘颗粒的清理效果。废气的粉尘颗粒的清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电除尘装置的喷淋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环保装置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湿电除尘装置的喷淋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公众对大气环境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当前相关部门要求相关企业安装环保设备保证生产制造环节中产生的废气能够满足排放标准。
[0003]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气普遍存在大量的颗粒物,目前的环保装置中,湿电除尘装置由于其除尘效率以及除尘效果备受用户青睐。湿电除尘装置的原理是利用电场将废气中带电的颗粒粉尘进行吸附,同时利用喷淋装置对吸附颗粒粉尘的集尘部件进行清理。传统的湿电除尘装置是利用定时期间实现喷淋功能启动的,同时具体的喷淋时间也是固定的,无法根据吸附部件具体的粉尘颗粒量控制喷淋时间,因此现有的湿电除尘装置难以达到较佳的粉尘颗粒清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电除尘装置的喷淋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湿电除尘装置喷淋效果欠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湿电除尘装置的喷淋控制系统,包括喷淋模块以及电除尘模块,所述电除尘模块包括多个电场组件,所述电场组件包括用于吸附粉尘颗粒的筒状电极件,所述筒状电极件设置有用于检测粉尘颗粒量的传感器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输出的电压幅值与所述筒状电极件上的粉尘颗粒量呈正相关,所述喷淋模块安装有用于控制喷淋水流的电磁阀;
[0007]所述湿电除尘装置的喷淋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一比较器模块、基准电压模块、控制模块以及驱动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的输出端以及所述基准电压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比较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磁阀相连接。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二比较器模块,所述基准电压模块配置有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的电压幅值高于所述第二输出端的电压幅值,所述传感器模块的输出端以及所述基准电压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比较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传感器模块的输出端以及所述基准电压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比较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三极管Q1以及与门运算器,所述第一比较器模块的输出端先后通过所述电阻R1以及所述电容C1与地端相连,所述第一比较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所述
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阻R2与地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1 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阻R3与电源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以及所述第二比较器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与门运算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与门运算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相连。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激光发射器以及激光接收器,所述激光接收器包括光敏电阻RD、分压电阻R4、电压放大电路以及整形电路,所述光敏电阻以及所述激光发射器均设置在所述筒状电极件中,所述激光发射器以及所述光敏电阻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且设置在所述筒状电极件中对称的内壁上,所述光敏电阻的一端与电源端相接,另一端通过所述分压电阻R4与地端相接,所述光敏电阻RD与所述分压电阻R4的连接点与所述电压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电压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整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整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比较器模块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二比较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压放大电路包括电容 C2、电容C3、电阻R5以及运放器U1,所述运放器U1的同相输入端接在所述光敏电阻RD与所述分压电阻R4的连接点,所述运放器U1 的反相输入端与地端相连,所述电阻R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运放器U1 的同相输入端以及输出端相连,所述电容C2与所述分压电阻R4并联,所述电容C3与所述电阻R5并联,所述运放器U1的输出端与所述整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整形电路包括电阻R6、电阻R7、电容C4、电容C5以及运放器U2,所述运放器U1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6与所述运放器U2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所述电阻R7 的一端与所述运放器U2的同相输入端相连,另一端通过所述电容C4 与电源端相连,所述电容C5的一端与所述运放器U2的同相输入端相连,另一端与电源端相连,所述运放器U2的反相输入端接在所述电阻R7与所述电容C4的连接点,所述运放器U2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比较器模块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二比较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激光发射器以及所述激光接收器均设置于所述筒状电极件中且靠近所述筒状电极件底端的位置处。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利用传感器模块实现湿电除尘装置中电除尘模块内筒状电极件内壁粉尘颗粒量的检测功能,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利用第一比较器模块判断粉尘颗粒量的多少,当筒状电极件内壁粉尘颗粒量达到规定值时控制模块通过驱动模块驱动电磁阀动作,令喷淋模块产生喷淋动作,对电除尘模块进行清洗,避免影响电除尘模块对废气粉尘颗粒的吸附效果,提高对废气的粉尘颗粒的清理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喷淋控制系统的电路模块框架图;
[0016]图2是本技术控制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激光接收器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技术提供一种湿电除尘装置的喷淋控制系统,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参照图1至图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湿电除尘装置的喷淋控制系统,其第一实施例,包括喷淋模块以及电除尘模块,所述电除尘模块包括多个电场组件,所述电场组件包括用于吸附粉尘颗粒的筒状电极件,所述筒状电极件设置有用于检测粉尘颗粒量的传感器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输出的电压幅值与所述筒状电极件上的粉尘颗粒量呈正相关,所述喷淋模块安装有用于控制喷淋水流的电磁阀;
[0020]所述湿电除尘装置的喷淋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一比较器模块、基准电压模块、控制模块以及驱动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的输出端以及所述基准电压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比较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磁阀相连接。
[0021]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利用所述传感器模块实现湿电除尘装置中所述电除尘模块内筒状电极件内壁粉尘颗粒量的检测功能,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利用所述第一比较器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电除尘装置的喷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淋模块以及电除尘模块,所述电除尘模块包括多个电场组件,所述电场组件包括用于吸附粉尘颗粒的筒状电极件,所述筒状电极件内设置有用于检测粉尘颗粒量的传感器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输出的电压幅值与所述筒状电极件上的粉尘颗粒量呈正相关,所述喷淋模块安装有用于控制喷淋水流的电磁阀;所述湿电除尘装置的喷淋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一比较器模块、基准电压模块、控制模块以及驱动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的输出端以及所述基准电压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比较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磁阀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电除尘装置的喷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比较器模块,所述基准电压模块配置有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的电压幅值高于所述第二输出端的电压幅值,所述传感器模块的输出端以及所述基准电压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比较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传感器模块的输出端以及所述基准电压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比较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湿电除尘装置的喷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三极管Q1以及与门运算器,所述第一比较器模块的输出端先后通过所述电阻R1以及所述电容C1与地端相连,所述第一比较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阻R2与地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阻R3与电源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以及所述第二比较器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与门运算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与门运算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湿电除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成刚张文廖俊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安市山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