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电子装置扰动下的主动式配电网行波故障定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继电保护
,具体是一种电力电子装置扰动下的主动式配电网行波故障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多分支、复杂拓扑结构下的配电网一旦出现故障,运维人员很难及时判定故障发生位置,影响到现场运维人员开展故障排除与供电恢复进程,导致供电可靠性水平下降。因此,可靠准确的故障定位技术对于配电网自愈至关重要。
[0003]行波故障定位方法借助故障产生的高频暂态行波波头到达行波传感器的时间差实现故障定位,定位精度高,已广泛应用于高压输电网中。由于配电线路分支多、拓扑结构复杂,配电线路中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长度参数缺失或存在较大误差,故障线模行波在配电线路中传输中将发生多次折反射,仅依靠故障产生的行波到达配电线路起始端节点和末端节点到达时刻差实现的故障定位结果将出现非常大的偏差。因此,必须依靠新的输入信号,对配电线路故障行波定位进行校正,提高配电网行波故障定位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电子装置扰动下的主动式配电网行波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利用变电站接地变压器处可控消弧线圈或母线处可控电容补偿器中的电力电子装置,产生主动扰动式下的行波波形,记录配电线路起始端节点和末端节点处的行波波形;步骤B、利用分支线路末端配电变压器处可控电容补偿器中的电力电子装置,产生主动扰动式下的行波波形,记录配电线路起始端节点和末端节点处的行波波形;步骤C、根据步骤A和步骤B中得到的配电线路起始端节点和末端节点处行波波形,提取行波波头到达到达时刻,推算出配电线路各区段参数;步骤D、一旦发生故障,则通过配电线路起始端节点和末端节点记录的行波波头到达时刻,以及步骤C得到的配电线路各区段参数,实现故障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子装置扰动下的主动式配电网行波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利用变电站接地变压器处可控消弧线圈或母线处可控电容补偿器中的电力电子装置,产生主动扰动式下的行波波形,记录配电线路起始端节点和末端节点处的行波波形,具体如下:步骤A1
‑
1、调节变电站接地变压器处可控消弧线圈或母线处可控电容补偿器中的电子电子装置,改变变电站处的等效电抗;步骤A1
‑
2、记录配电线路起始端节点的行波波形,对该行波波形进行微分求导,利用导数最大值获取起始端节点行波波形在第一个突变点时刻t
1,1
;步骤A1
‑
3、记录配电线路末端节点的行波波形,对该行波波形进行微分求导,利用导数最大值获取末端节点行波波形在第一个突变点时刻t
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电子装置扰动下的主动式配电网行波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利用分支线路末端配电变压器处可控电容补偿器中的电力电子装置,产生主动扰动式下的行波波形,记录配电线路起始端节点和末端节点处的行波波形,具体如下;步骤B1
‑
1、利用分支线路P
m
末端配电变压器处可控电容补偿器中的电力电子装置,改变分支线路末端变电站处的等效电抗,分支线路P
m
为连接至配电线路起始端节点至末端节点线路上的节点m的分支线路;步骤B1
‑
2、记录配电线路起始端节点的行波波形,对该行波波形进行微分求导,利用导数最大值获取起始端节点行波波形在第一个突变点对应时刻步骤B1
‑
3、记录配电线路末端节点的行波波形,对该行波波形进行微分求导,利用导数最大值获取末端节点行波波形在第一个突变点对应时刻步骤B1
‑
4、重复B1
‑
1到B1
‑
3,直至获取所有分支线路末端扰动产生行波到达配电线路起始端节点和末端节点的时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电子装置扰动下的主动式配电网行波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根据步骤A和步骤B中得到的配电线路起始端节点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雷杨,沈煜,杨志淳,谢琉欣,胡伟,宿磊,唐金锐,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方源东力电力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