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涛专利>正文

利用基于用户名系统的需求描述语言实现业务控制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1273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基于用户名系统的需求描述语言实现业务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业务实现具体过程的控制封装在特定业务模块,成为特定的对象;根据业务类型通过需求描述语言调用不同的对象实现业务控制。由于IP网络实现了业务与网络的分离,而且还实现了数据内容与表现方式的分离,因此可以使用完全抽象的业务需求描述语言来实现对业务控制,促进了网络业务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并且为未来网络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信网络中的业务控制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基于用户名系统的需求描述语言实现业务控制的方法
技术介绍
媒体是网络所需要传送的真正内容,而媒体的格式是无限多变的。在传统通信网络中,网络被设计成为与特定业务相关联,例如电路交换网络64kbps的时隙设计对应4kHz语音业务媒体,2M数字接口以及同步光纤网(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简称SDH)的所有速率基本都是以此基础获得的;电视网络6MHz的电视信号带宽决定了电视广播网络的频率分配,等等。传统通信网络是通过信令控制语音和数据业务的互通,也就是说传统信令不仅仅考虑具体的实现,而且还考虑如何实现业务的需求,正如早期的电话脉冲拨号信令,该脉冲就是直接用来驱动步进制交换机的转轮,因此大大限制了现有通信网络的发展空间,灵活性较差。而且,由于在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网络中不仅实现了业务与网络的分离,而且还实现了数据内容与表现方式的分离,因此可以使用完全抽象的业务需求描述语言来实现对业务控制。本专利技术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下而作出的,并提出了基于“全IP网络”的通播网(Communicast Network)是一种真正适合全IP网络及三网合一的组网方式、技术路线、业务模式、商业模型、网络分层结构、监管等全新特征的系统描述。而与本专利技术相关联的另一个专利技术“基于IP协议的用户名系统和方法”(申请号:200610063542.9)已于2006年11月8日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传统通信网络控制方式和业务控制方式难以适应今天和未来业务需求高度变动、以及网络控制与业务控制不统一的缺陷,并在基于通播网中提供一种利用基于用户名系统的需求描述语言实现业务控制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利用基于用户名系统的需求描述语言实现业务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业务实现具体过程的控制封装在特定业务模块,成为特定的对象;根据业务类型通过需求描述语言调用不同的对象实现业务控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所述业务控制是在特定应用中使媒体在特定应用地址之间的传递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所述需求描述语言为一种传递命令和需求的可行方式,其函数名表示调用的名称,括号内以逗号来分隔的多个表达调用过程中要传递或指定的参数;其中,函数调用不仅可以传递被操作的变量值或媒体内容,而且可以传递控制信令名称或另一函数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若需要增加一种新业务时,则只需要在所述需求描述语言的表达模式中增加调用新的函数即可,该函数内部可以进行高度复杂的业务编程和智能处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还包括:定义UNS协议,具体包括:在IP网络中叠加一层UNS服务层,所述UNS协议包括稳定域和可变域,该稳定域中的UNS地址标识UNS服务器名称,该可变域中的UNS地址标识用户当前IP地址;建立UNS地址与当前用户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当其它UNS用户用该UNS用户用该UNS地址进行呼叫时,首先通过UNS服务层查询到被叫UNS用户的当前IP地址,然后再通过该IP地址直接建立两个终端用户之间的通信联系。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所述需求描述语言的表达模式为:函数名(参数1,参数2,参数3……参数n);-->其中“参数i”(i=1,2,3……n)可为变量或另一参数。此需求描述语言函数可多层嵌套。例如:Call(Uns(Numl),phone(G.728,H.323)),该语句表示:呼叫Uns号码为Numl的用户,并建立一个采用H.323协议进行的业务过程控制,且以G.728话音标准为内容的电话呼叫。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所述需求描述语言应用于通播网中。由此可知,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所述利用基于用户名系统的需求描述语言实现业务控制的方法,由于IP网络实现了业务与网络的分离,而且还实现了数据内容与表现方式的分离,因此可以使用完全抽象的业务需求描述语言来实现对业务控制,促进了网络业务的发展,具有最高度的灵活性,并且为未来网络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通播网技术模型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利用基于用户名系统的需求描述语言实现业务控制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在一个统一的IP网络层之上,提供了用户名系统(User NameSystem,简称UNS)服务器层,以获得用户层服务。一旦建立了用户层,通播网的各类终端和服务器就可以以此用户层为基础,开展任意的通播网业务。由于IP网络最大的技术特点是实现了业务与网络的分离,因此可以使用完全抽象的业务需求描述语言来实现对业务控制。从技术上来说,通播网就是全IP网路+UNS协议+需求描述语言的通用业务控制+基于UNS的全球电子货币(Global Electronic Currency,简称GEC)+任意的网络业务需求实现。全IP网络很容易成为全程全网的信息的承载网,它不仅可以实现远远比过去的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网更为灵活和丰富的广播业务,而且媒体格式升级更为方便,-->还可以很方便地实现与最终用户的互动,按使用量进行计费。只要释放出IP的成本和带宽的压倒性优势,过去电信网、互联网、广播技术和数字广播技术就没有存在的空间了。本专利技术中,UNS协议将UNS分为稳定域(UNS服务器)和可变域(用户)。稳定域是一个数量非常有限的域。该稳定域的UNS地址标识了UNS服务器的名称,它们与IP地址的映射关系是基本稳定的。这个映射关系是公开的,因数量非常受限,就可为所有用户和服务器所已知。而每个用户的UNS地址与IP地址映射关系严格由各个UNS归属服务器(Home Server,简称HS),进行管理,从而可以将被管理的UNS用户数量限制在当前技术可以实现的实时处理能力范围之内。通过这种方法,UNS协议可以建立稳定的UNS用户名与高度动态变化的终端IP地址之间的实时映射关系,即使用户在网络上不同位置或在同一物理位置获得的IP地址不同,该用户的号码和名称都不会发生变化,从而可以在IP网上通过该UNS实现用户之间的相互访问,而不用关心用户当前的IP地址是多少。UNS系统的实现是通过在IP网络上叠加一层UNS服务层。当任何支持UNS协议的用户接入IP网络后,先获得IP地址;然后向UNS服务层注册自已当前的IP地址;当用户的IP地址发生变化后,将立即重新注册。一旦进行注册,可以马上建立UNS地址与当前用户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当其它UNS用户用该UNS地址进行呼叫时,可以首先通过UNS服务层查询到被叫UNS用户的当前IP地址,然后通过IP地址直接建立两个终端用户之间的通讯联系。显然,UNS不仅可用于对用户的名字标识,也可用于对其它内容服务器的名字标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UNS系统和方法,不需要对IP网络作任何改变。本专利技术的UNS系统和方法可以支持IPV4(互联网协议第4版),也可以支持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以及未来出现的任何新的逻辑地址协议。如图2所示,由于需求描述语言的引入,传统的业务信令协议大多可以被当成媒体内容来看待。这就是说,真正的通播网业务控制仅仅涉及需要“做什-->么”,而所有关于“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基于用户名系统的需求描述语言实现业务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业务实现具体过程的控制封装在特定业务模块,成为特定的对象;根据业务类型通过需求描述语言调用不同的对象实现业务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基于用户名系统的需求描述语言实现业务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业务实现具体过程的控制封装在特定业务模块,成为特定的对象;根据业务类型通过需求描述语言调用不同的对象实现业务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控制是在特定应用中使媒体在特定应用地址之间的传递方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求描述语言为一种传递命令和需求的可行方式,其函数名表示调用的名称,括号内以逗号来分隔的多个表达调用过程中要传递或指定的参数;其中,函数调用不仅可以传递被操作的变量值或媒体内容,而且可以传递控制信令参数名或另一函数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需要增加一种新业务时,则只需要在所述需求描述语言的表达模式中增加调用新的函数即可,该函数内部可以进行高度复杂的业务编程和智能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义UNS协议,具体包括:在IP网络中叠加一层UNS服务层,所述UNS协议包括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涛
申请(专利权)人:汪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