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用微型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1164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用微型电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组件、双通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弹性外壳、第一支撑套壳、第一缓冲套和插座端子,第一弹性外壳套接在第一支撑套壳的外壁上,第一支撑套壳固定套接在第一缓冲套外壁上,第一缓冲套套接在插座端子的外壁上,第一缓冲套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缓冲腔体,第一缓冲腔体内均匀分布有若干弹簧;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弹性外壳、第二支撑套壳、第二缓冲套和插头端子,第二弹性外壳套接在第二支撑套壳的外壁上,第二支撑套壳套接在第二缓冲套的外壁上,第二缓冲套套接在插头端子的外壁上,第二缓冲套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缓冲腔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升了电连接器的抗压性能。性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用微型电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
,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用微型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电连接器是电路连接的一种电路元件,主要运用在航空、航天、国防等军用系统中。电连接器除了要满足一般的性能要求外,特别重要的要求是电连接器必须达到接触良好,工作可靠,维护方便,其工作可靠与否直接影响飞机电路的正常工作,涉及整个主机的安危。为此,主机电路对电连接器的质量和可靠性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也正因为电连接器的高质量和高可靠性,使它也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等军用系统中。
[0003]目前,现有的电连接器的一般没有设有抗压结构,导致电连接器极易因为受到外部冲击压力而损坏,此时就会出现电路连接断开甚至漏电着火等现象,十分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用微型电连接器,用于提升电连接器的抗压性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用微型电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组件、双通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r/>[0006]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用微型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组件(1)、双通连接组件(2)和第二连接组件(3);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包括第一弹性外壳(11)、第一支撑套壳(12)、第一缓冲套(13)和插座端子(14),所述第一弹性外壳(11)固定套接在所述第一支撑套壳(12)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支撑套壳(12)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三角形支撑板(36),所述第一支撑套壳(12)固定套接在所述第一缓冲套(13)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缓冲套(13)固定套接在所述插座端子(14)的外侧壁上,所述插座端子(14)贯穿所述第一缓冲套(13)并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撑套壳(12)的外部,所述第一缓冲套(13)的内部沿轴心开设有第一缓冲腔体(15),所述第一缓冲腔体(15)内均匀分布有若干弹簧(4);所述第二连接组件(3)包括第二弹性外壳(31)、第二支撑套壳(32)、第二缓冲套(33)和插头端子(34),所述第二弹性外壳(31)固定套接在所述第二支撑套壳(32)的外壁上,所述第二支撑套壳(32)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三角形支撑板(36),所述第二支撑套壳(32)固定套接在所述第二缓冲套(33)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缓冲套(33)固定套接在所述插头端子(34)的外壁上,所述插头端子(34)贯穿所述第二缓冲套(33)并延伸至所述第二支撑套壳(32)的外部,所述第二缓冲套(33)的内部沿轴心开设有第二缓冲腔体(35),所述第二缓冲腔体(35)内均匀分布有若干弹簧(4);所述双通连接组件(2)包括第三弹性外壳(21)、双通支撑壳(22)、第三缓冲套(23)和第四缓冲套(24),所述第三弹性外壳(21)固定套接在所述双通支撑壳(22)的外壁上,所述双通支撑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帅德连接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