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1042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24
端子盖(1)具备:端子保护体(10),具有在上方开口的开口部(11);电线保护部(20),与端子保护体(10)连续地向后方设置;以及盖体(30),经由铰链(26)与电线保护部(20)的前端结合,能从上方开闭开口部(11),在电线保护部(20)的上表面(21),向上方延伸地设置有卡止壁(22),卡止壁(22)具备卡止凸起(23),盖体(30)具备突出部(32)和包围部(33),在开口部(11)被封闭的闭合状态下,突出部(32)向比电线保护部(20)的上表面(21)靠上方突出,包围部(33)向比突出部(32)靠下方连续地设置,且向比突出部(32)靠外侧扩大,在突出部(32)设置有卡止部(35),通过卡止壁(22)抵接于突出部(32),且卡止凸起(23)和卡止部(35)卡止,从而将盖体(30)保持为开口部(11)开放的开放状态,在开放状态下,卡止壁(22)以使卡止部(35)不露出到外部的方式覆盖,包围部(33)以使卡止凸起(23)不露出到外部的方式覆盖。方式覆盖。方式覆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端子盖


[0001]本公开涉及端子盖。

技术介绍

[0002]本公开的端子盖使用于对主要搭载于车辆的机器例如电池、交流发电机、启动器等的端子连接部进行保护的用途。一般来说,这样的端子盖不是在车辆的组装工序中在将端子螺栓拧紧于车载机器后安装,而在线束的制造商处以在紧固有端子的电线上预先插通端子盖的状态制造,这被纳入车辆的组装线。并且,在端子向车载机器连接的连接工序中,将端子盖的一部分打开使端子的连接部分露出,在将端子用螺栓及螺母紧固后,关闭端子盖以保护端子。为了进一步顺利地进行上述的连接工序,期望如下:安装有端子盖的带端子的电线以端子盖将端子的连接部分露出的状态临时卡止,搬运到车辆的组装线。
[0003]以往,作为这样的端子盖的一例,已知日本特开平8

96863号公报(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端子盖。该端子盖具备盖部,由收纳电线并安装于接线柱侧的盖主体、和经由铰链与盖部结合的保护开闭体构成。在盖部设置有临时卡止凸起,在保护开闭体上设置有与临时卡止凸起卡合的卡止孔。保护开闭体在开放状态下临时卡止于盖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

9686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5]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端子盖中,在开放状态下与卡止孔卡合的临时卡止凸起露出到外部。因此,例如在搬运安装有该端子盖的带端子的电线时,有可能通过外力解开临时卡止,从而开放状态解除。
[0006]本公开是基于如上述的情况完成的,以提供通过外力难以解除开放状态的端子盖为目的。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07]本公开的端子盖,具备:端子保护体,其具有在上方开口的开口部;电线保护部,其与所述端子保护体连续地向后方设置;以及盖体,其经由铰链与所述电线保护部的前端结合,并能从上方开闭所述开口部,在所述电线保护部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地设置有卡止壁,所述卡止壁具备卡止凸起,所述盖体具备突出部和包围部,在所述开口部被封闭的闭合状态下,所述突出部比所述电线保护部的所述上表面向上方突出,所述包围部比所述突出部向下方连续地设置,且比所述突出部向外侧扩大,在所述突出部设置有卡止部,通过所述卡止壁抵接于所述突出部,且所述卡止凸起和所述卡止部卡止,从而将所述盖体保持为所述开口部开放的开放状态,在所述开放状态下,所述卡止壁以使所述卡止部不露出到外部的方式覆盖,所述包围部以使所述卡止凸起不露出到外部的方式覆盖。
专利技术效果
[0008]根据本公开,能提供通过外力难以解除开放状态的端子盖。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实施方式的闭合状态的端子盖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的开放状态的端子盖的立体图。图3是图1的A

A剖视图。图4是图2的B

B剖视图。图5是图4的C

C剖视图。图6是示出图5的卡止凸起周边的放大图。图7是示出图4的D

D截面的放大立体图。图8是示出图7的薄壁部周边的放大图。图9是示出图4的E

E截面中盖体周边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首先列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0011](1)本公开的端子盖,具备:端子保护体,其具有在上方开口的开口部;电线保护部,其与所述端子保护体连续地向后方设置;以及盖体,其经由铰链与所述电线保护部的前端结合,并能从上方开闭所述开口部,在所述电线保护部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地设置有卡止壁,所述卡止壁具备卡止凸起,所述盖体具备突出部和包围部,在所述开口部被封闭的闭合状态下,所述突出部比所述电线保护部的所述上表面向上方突出,所述包围部比所述突出部向下方连续地设置,且比所述突出部向外侧扩大,在所述突出部设置有卡止部,通过所述卡止壁抵接于所述突出部,且所述卡止凸起和所述卡止部卡止,从而将所述盖体保持为所述开口部开放的开放状态,在所述开放状态下,所述卡止壁以使所述卡止部不露出到外部的方式覆盖,所述包围部以使所述卡止凸起不露出到外部的方式覆盖。
[0012]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开放状态下,卡止部及卡止凸起不露出到外部,因此通过外力难以解除开放状态。
[0013](2)优选地,所述卡止壁以左右对置的方式设置有一对。
[0014]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在一对卡止壁之间嵌入突出部,且卡止部和卡止凸起卡止,从而通过外力难以解除开放状态。
[0015](3)优选地,在所述电线保护部的所述铰链的附近设置有以越朝向上方则越朝向前方的方式倾斜的第1锥面,在所述开放状态下,在所述突出部的前端设置有以越朝向上方则越朝向前方的方式倾斜的第2锥面,通过使处于所述开放状态的所述盖体向前方滑动,从而所述第1锥面和所述第2锥面能卡合。
[0016]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使处于开放状态的盖体向前方滑动,从而第1锥面和第2锥面卡合,产生盖体相对于电线保护部向上方移动的力,因此容易手动解除开放状态。
[0017](4)优选地,在所述卡止凸起的后端设置有第3锥面,所述第3锥面以越朝向后方越接近所述卡止壁的方式倾斜。
[0018]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使处于开放状态的盖体向前方滑动,从而卡止凸起跨上突出部的侧面,卡止部和卡止凸起的卡止容易解开,因此容易手动解除开放状态。
[0019](5)优选地,在所述开放状态下,在所述突出部的所述卡止部的后方且下方,以所述突出部越朝向下方越成为成为厚壁的方式设置有第4锥面,通过使处于所述开放状态的所述盖体向前方滑动,从而所述卡止凸起和所述第4锥面能卡合。
[0020]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使处于开放状态的盖体向前方滑动,从而卡止凸起跨上突出部的侧面,卡止部和卡止凸起的卡止容易解开,因此容易手动解除开放状态。
[0021][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以下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希望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0022]<实施方式>一边参照图1至图9一边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端子盖]本实施方式的端子盖1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构成。如图2所示,端子盖1作为使用螺母等紧固构件4将端子2紧固于接线柱3的紧固部分的保护构件使用。如图1及图2所示,端子盖1具备:端子保护体10,具有开口部11;电线保护部20,与端子保护体10连续地设置;以及盖体30,能开闭开口部11。在以下说明中,将端子盖1的长度方向作为前后方向,在端子保护体10的后方配置有电线保护部20,端子保护体10的开口部11在上方开口。
[0023][端子保护体、开口部]如图2所示,端子保护体10具有呈筒状、在上下方向开口的周壁12。端子保护体10的周壁12的上侧开口通过开口部11构成。如图1所示,开口部11由呈圆顶状的盖体30封闭。这样,开口部11用盖体30封闭的状态为闭合状态。在闭合状态下,如图3所示,设置于端子保护体10的周壁12的一对卡止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端子盖,具备:端子保护体,其具有在上方开口的开口部;电线保护部,其与所述端子保护体连续地向后方设置;以及盖体,其经由铰链与所述电线保护部的前端结合,并能从上方开闭所述开口部,在所述电线保护部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地设置有卡止壁,所述卡止壁具备卡止凸起,所述盖体具备突出部和包围部,在所述开口部被封闭的闭合状态下,所述突出部比所述电线保护部的所述上表面向上方突出,所述包围部比所述突出部向下方连续地设置,且比所述突出部向外侧扩大,在所述突出部设置有卡止部,通过所述卡止壁抵接于所述突出部,且所述卡止凸起和所述卡止部卡止,从而将所述盖体保持为所述开口部开放的开放状态,在所述开放状态下,所述卡止壁以使所述卡止部不露出到外部的方式覆盖,所述包围部以使所述卡止凸起不露出到外部的方式覆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盖,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野慎士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