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入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099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23
在将电动马达作为驱动源使打击活塞返回上止点,据此提高蓄压腔的气压使打击活塞向下移动来打入打入件的气弹簧式打入工具中,现有技术中向蓄压腔填充压缩气体及使蓄压腔向大气开放较花费时间,且卡钉的除去作业麻烦。需要实施作业性更好的防堵塞对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打入工具的蓄压腔(20)具有填充阀(22)、减压阀(23)和开放阀(24)。能够在填充阀(22)连接外部设备(2)来向蓄压腔(20)迅速填充压缩气体。通过减压阀(23)将蓄压腔(20)保持在设定压力。能够通过开放阀(24)使蓄压腔(20)迅速向大气开放。据此,能够迅速进行除去打入机头部(18)中的卡钉的除去作业。的除去作业。的除去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打入工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钉子、U型钉(staple)等打入件打入木材等的打入工具(driving tool)。

技术介绍

[0002]这种打入工具提供一种所谓的气弹簧式打入工具。在气弹簧式打入工具中,通过填充在蓄压腔中的压缩气体的膨胀压力使打击活塞向下移动来打击打入件。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技术专利授权公报特许第6519651号)公开了具有用于向蓄压腔填充压缩气体的填充阀和排出一定压力以上的气体的减压阀(安全阀)。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技术专利授权公报特许第6481751号)公开了具有通过工具主体内部的动作来向蓄压腔导入外部空气的外部空气吸入阀。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除了具有外部空气吸入阀、减压阀(relief valve)以外,还具有作业者能够在任意的时间排出蓄压腔的压缩气体的开放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例如,当发生卡钉(堵塞)时,通过开放阀释放蓄压腔的压缩气体,能够轻松进行钉子去除作业。期望在释放蓄压腔的压缩气体来实施了防堵塞对策之后迅速向蓄压腔填充压缩气体。据此,能够迅速重新开始打入作业。然而,在现有技术的外部空气吸入阀中,由于通过工具主体内部的动作来吸入外部空气,因此填充到足够的气压需要耗费时间。需要对该点进行改善。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式,打入工具具有打击活塞,打击活塞例如在气缸内向下移动来打击打入件。打击活塞通过将电动马达作为驱动源的驱动机构向上移动到上止点。通过驱动机构使打击活塞向上移动,能够得到压缩气体的推力,该压缩气体的推力是为了打入而使打击活塞向下移动的动力源。在蓄压腔中蓄积压缩气体。经由填充阀向蓄压腔填充压缩气体。通过减压阀排出压缩气体,据此蓄压腔被保持在设定压力。蓄压腔经由开放阀向大气开放。
[0005]因此,通过开放阀使蓄压腔向大气开放,能够迅速且轻松地进行防堵塞对策等。在蓄压腔开放后,并不是如现有技术那样基于工具主体的内部动作,而是经由填充阀从外部向蓄压腔迅速填充压缩气体。据此,能够使打入工具迅速地再次启动来继续进行打入作业。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入工具的纵剖视图。图2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压腔的纵剖视图。图3是填充阀的纵剖视图。图4是填充阀的纵剖视图。该图表示连接着压缩气体注入用的外部设备的状态。图5是从图1中箭头V方向观察工具主体部的俯视图。图6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压阀的纵剖视图。
图7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入工具的纵剖视图。图8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压腔的俯视图。图9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开放阀的纵剖视图。图10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开放阀的横剖视图。图11是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入工具的纵剖视图。图12是将接合器(adapter)安装于填充阀的状态的纵剖视图。图13是接合器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根据1个或者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例如填充阀具有连接口,该连接口连接于外部设备来允许注入从外部设备供给的压缩气体。因此,与现有技术中基于工具主体的内部动作的情况相比较,能够迅速进行蓄压腔的气体填充作业。据此能够更迅速地重新开始打入动作。
[0008]根据1个或者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例如具有工具壳体,该工具壳体收容气缸和蓄压腔。在工具壳体形成有阀用凹部,该阀用凹部用于避免填充阀从工具壳体的外部轮廓突出。因此,能够避免其他部件与填充阀相干涉来预先防止对其造成损伤。
[0009]根据1个或者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例如减压阀同时具有开放阀的功能。因此,减压阀和开放阀被一体化,其配置的自由度提高,实现紧凑化。
[0010]根据1个或者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例如减压阀具有:柱塞,其使蓄压腔密闭;和可动部件,其通过外部操作来位移。弹性部件位于可动部件与柱塞之间。能够通过可动部件的位移来调整弹性部件相对于柱塞的加载力。
[0011]因此,当通过外部操作使可动部件位移时,调整弹性部件的加载力。通过调整加载力来调整蓄压腔的气压。设定为当柱塞的加载力被加强时蓄压腔的气压高。且设定为当柱塞的加载力减弱时蓄压腔的气压低。通过可动部件的位移,弹性部件的加载力被充分减弱,柱塞被全部敞开而使蓄压腔向大气开放。
[0012]根据1个或者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例如在可动部件设置有工具卡合部,该工具卡合部供用于使可动部件在通常位置与作业位置之间移动的工具卡合。因此,能够使用工具迅速且精确地使可动部件位移。
[0013]根据1个或者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例如具有工具壳体,该工具壳体收容气缸和蓄压腔。在工具壳体形成有第2阀用凹部,该第2阀用凹部用于避免减压阀和开放阀从工具壳体的外部轮廓突出。因此,避免其他部件与减压阀和开放阀相干涉,由此预先避免对其造成损伤。
[0014]根据1个或者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例如填充阀、减压阀和开放阀相互独立配置。因此,确保各阀的操作性。另外,各阀的配置的自由度提高。
[0015]根据1个或者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例如填充阀、减压阀和开放阀中的至少一个阀具有柱塞,该柱塞在封闭位置与敞开位置之间沿柱塞轴线移动。以柱塞轴线与打击活塞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式来配置柱塞。因此,至少一个阀的配置的自由度提高。
[0016]根据1个或者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例如填充阀、减压阀和开放阀均被配置在比气缸靠上方的位置。因此,气缸的周围结构简化。据此实现该打入工具的精简化。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打入工具系统例如具有:打入工具,其具备蓄压腔;和接合器,其在向打入工具的蓄压腔填充压缩气体时使用。打入工具具有打击活塞,该打击活塞在与蓄压腔连通的气缸内向下移动来打击打入件。打击活塞通过将电动马达作为驱动源的驱动机构向上移动到上止点。通过驱动机构使打击活塞向上移动来获得压缩气体的推力,该压缩气体的推力是为了打入而使打击活塞向下移动的动力源。压缩气体被蓄积在蓄压腔。在蓄压腔设置有填充阀。经由填充阀向蓄压腔填充压缩气体。在蓄压腔设置开闭阀。通过开闭阀使蓄压腔向大气开放。接合器具有:第1连接口,其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于打入工具的填充阀;和第2连接口,其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于外部的压缩气体供给设备。在接合器设置减压阀。
[0018]因此,通过开放阀使蓄压腔向大气开放,能够迅速且轻松地进行防堵塞对策等。在蓄压腔开放后,并不是如现有技术那样基于工具主体的内部动作,而是经由填充阀从外部的压缩气体供给设备向蓄压腔迅速填充压缩气体。据此,能够使打入工具迅速再次启动来继续进行打入作业。
[0019]通过接合器在填充阀连接外部的压缩气体供给设备。通过设置于接合器的减压阀向大气排出压缩气体的过剩的供给。据此,蓄压腔被保持在设定压力。在压缩气体向蓄压腔的填充完成的阶段,接合器被从填充阀拆下。因此,在减压阀与接合器一起被拆下的状态下使用打入工具。据此,避免打入时的冲击等来实现减压阀的保护。这样,减压阀仅在需要时(压缩气体填充时)被安装于蓄压腔,在打入作业时等其被从蓄压腔拆下,据此,减压阀的耐用性提高。能够对压缩气体供给设备适用压缩机的供给接口、气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打入工具,其特征在于,具有:打击活塞,其在气缸内向下移动来打击打入件;驱动机构,其将电动马达作为驱动源使所述打击活塞向上移动到上止点来得到压缩气体的推力,所述压缩气体的推力是为了打入而使所述打击活塞向下移动的动力源;蓄压腔,其蓄积所述压缩气体;填充阀,其用于向所述蓄压腔填充压缩气体;减压阀,其排出所述蓄压腔的压缩气体来使所述蓄压腔保持在设定压力;和开放阀,其将所述蓄压腔向大气开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阀具有连接口,该连接口连接于外部设备并允许注入从所述外部设备供给的压缩气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入工具,其特征在于,具有工具壳体,该工具壳体收容所述气缸和所述蓄压腔,在所述工具壳体形成有阀用凹部,该阀用凹部用于避免所述填充阀从所述工具壳体的外部轮廓突出。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同时具有所述开放阀的功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构成为,具有:柱塞,其使所述蓄压腔密闭;可动部件,其通过外部操作来位移;和弹性部件,其位于所述可动部件与所述柱塞之间,而且,所述减压阀能够通过所述可动部件的位移来调整所述弹性部件相对于所述柱塞的加载力。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入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动部件设置有工具卡合部,该工具卡合部供用于使所述可动部件在所述通常位置与所述作业位置之间移动的工具卡合。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入工具,其特征在于,具有工具壳体,该工具壳体收容所述气缸和所述蓄压腔,在所述工具壳体形成有第2阀用凹部,该第2阀用凹部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秋叶美隆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牧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