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部防潮式储备茶叶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0449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部防潮式储备茶叶罐,包括防潮机构、贴合机构和包裹机构,所述防潮机构的顶端设置有贴合机构,且贴合机构的外圈下方设置有包裹机构,所述防潮机构包括第一筒体、滤网孔、无纺布隔离层、干燥包、筒盖、筒板、筒槽和第二筒体,且第一筒体的中部设置有滤网孔,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设置有无纺布隔离层,且无纺布隔离层的内部设置有干燥包,所述第一筒体的上方设置有筒盖,且筒盖的底部设置有筒板。该内部防潮式储备茶叶罐,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的设置可以吸附罐体内部茶叶及底部的防潮效果,第一筒体上的滤网孔与内部无纺布隔离层的双重防护,保障罐体内部的潮气吸附又避免干燥包与茶叶的接触。避免干燥包与茶叶的接触。避免干燥包与茶叶的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部防潮式储备茶叶罐


[0001]本技术涉及储备茶叶
,具体为一种内部防潮式储备茶叶罐。

技术介绍

[0002]茶叶罐是用来存放茶叶的容器,有锡制、铁制、陶瓷、玻璃、纸制的材质。在公司、展会,或自己家里、酒店等公众社交产所会提供多种茶叶供人选择。茶叶罐内部的茶叶如果保存方法不当,往往容易受潮,不仅使茶叶失去香气,还会影响茶叶的质量,更严重的还会使茶叶发霉,造成茶叶的毁坏,对于名贵茶种,还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0003]市场上的储备茶叶罐在使用中遇到梅雨潮湿季节,外界空气湿度较大,罐体内部的茶叶容易变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内部防潮式储备茶叶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部防潮式储备茶叶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储备茶叶罐在使用中遇到梅雨潮湿季节,外界空气湿度较大,罐体内部的茶叶容易变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部防潮式储备茶叶罐,包括防潮机构、贴合机构和包裹机构,所述防潮机构的顶端设置有贴合机构,且贴合机构的外圈下方设置有包裹机构,所述防潮机构包括第一筒体、滤网孔、无纺布隔离层、干燥包、筒盖、筒板、筒槽和第二筒体,且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中部设置有滤网孔,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设置有无纺布隔离层,且无纺布隔离层的内部设置有干燥包,所述第一筒体的上方设置有筒盖,且筒盖的底部设置有筒板,所述筒板的下方设置有筒槽,所述第一筒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二筒体。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筒体沿着第一筒体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且第一筒体与干燥包之间相互配合。
[0007]进一步的,所述筒盖通过筒板与筒槽构成卡合结构,且筒板的底部尺寸与筒槽的内部尺寸相互匹配。
[0008]进一步的,所述贴合机构包括盖板、卡板和密封垫,且盖板的下方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垫。
[0009]进一步的,所述卡板与包裹机构之间相重合,且卡板与密封垫之间相互贴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包裹机构包括罐体、底座和橡胶垫,且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罐体的中部设置有橡胶垫。
[0011]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垫包裹着罐体。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内部防潮式储备茶叶罐,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的设置可以吸附罐体内部茶叶及底部的防潮效果,第一筒体上的滤网孔与内部无纺布隔离层的双重防护,保障罐体内部的潮气吸附又避免干燥包与茶叶的接触。
[0013]第二筒体沿着第一筒体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的设置可以吸
附罐体内部茶叶及底部的防潮效果,且第一筒体的外壁及内部均设置有滤网孔和无纺布隔离层,同时无纺布隔离层的内部设置有干燥包,可避免干燥包与罐体内部茶叶直接接触,滤网孔与无纺布隔离层的双重防护,保障罐体内部的潮气吸附又避免干燥包与茶叶的接触,对储备茶叶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
[0014]筒盖通过筒板与筒槽构成卡合结构,第一筒体的顶端设置有筒盖可以便于对内部的干燥包进行更板,当更换完毕时,将筒盖底端的筒板嵌入第一筒体顶端的筒槽内,达到限位效果的同时也尽可能的保障筒盖的稳固性,避免第一筒体内部的干燥包遗漏出,造成罐体内部茶叶的损失。
[0015]卡板与包裹机构之间相重合,盖板的下方设置有密封垫与第一筒体,可提高茶叶罐体内部密封干燥防潮的效果,避免茶叶出现受潮茶香挥发的问题,有利于茶叶的存放及取出。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防潮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防潮机构;101、第一筒体;102、滤网孔;103、无纺布隔离层;104、干燥包;105、筒盖;106、筒板;107、筒槽;108、第二筒体;2、贴合机构;201、盖板;202、卡板;203、密封垫;3、包裹机构;301、罐体;302、底座;303、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

2所示,一种内部防潮式储备茶叶罐,包括:防潮机构1,防潮机构1的顶端设置有贴合机构2,且贴合机构2的外圈下方设置有包裹机构3,防潮机构1包括第一筒体101、滤网孔102、无纺布隔离层103、干燥包104、筒盖105、筒板106、筒槽107和第二筒体 108,且第一筒体101,第一筒体101的中部设置有滤网孔102,第一筒体101的内部设置有无纺布隔离层103,且无纺布隔离层103的内部设置有干燥包104,第一筒体101的上方设置有筒盖105,且筒盖 105的底部设置有筒板106,筒板106的下方设置有筒槽107,第一筒体10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二筒体108,第二筒体108沿着第一筒体101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且第一筒体101与干燥包104之间相互配合,第一筒体101与第二筒体108的设置可以吸附罐体301内部茶叶及底部的防潮效果,且第一筒体101的外壁及内部均设置有滤网孔 102和无纺布隔离层103,同时无纺布隔离层103的内部设置有干燥包104,可避免干燥包104与罐体301内部茶叶直接接触,滤网孔102 与无纺布隔离层103的双重防护,保障罐体301内部的潮气吸附又避免干燥包104与茶叶的接触,对储备茶叶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筒盖 105通过筒板106与筒槽107构成卡合结构,且筒板106的底部尺寸与筒槽107的内部尺寸相互匹配,第一筒体101的顶端设置有筒盖 105可以便于对内部的干燥包104进行更板,当更换完毕时,将筒盖 105底端的筒板106嵌入第一筒体101顶端的筒槽107内,达到限位效果的同时也尽可能的保障筒盖105的稳固性,避免第一筒体101内部的干燥包104遗漏出,造成罐体301内部茶叶的损失,贴合机构2 包括盖板201、卡板202和密封垫203,且盖板201的下方设置有卡板202,卡板202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垫203,卡板202与包裹机构3 之间相重合,且卡板202与密封垫203
之间相互贴合,盖板201的下方设置有密封垫203与第一筒体101,可提高茶叶罐体301内部密封干燥防潮的效果,避免茶叶出现受潮茶香挥发的问题,有利于茶叶的存放及取出。
[0021]如图3所示,一种内部防潮式储备茶叶罐,包裹机构3包括罐体 301、底座302和橡胶垫303,且罐体30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302,罐体301的中部设置有橡胶垫303,橡胶垫303包裹着罐体301,橡胶垫303包裹着罐体301,可避免手部与茶叶罐体301之间发生滑动的现象从而造成损伤,提高抓取罐体301的防滑效果。
[0022]综上,该内部防潮式储备茶叶罐,首先橡胶垫303包裹着罐体 301,可避免手部与茶叶罐体301之间发生滑动的现象从而造成损伤,提高抓取罐体301的防滑效果,随后第一筒体101的外壁及内部均设置有滤网孔102和无纺布隔离层103,同时无纺布隔离层103的内部设置有干燥包104,可避免干燥包104与罐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部防潮式储备茶叶罐,包括防潮机构(1)、贴合机构(2)和包裹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机构(1)的顶端设置有贴合机构(2),且贴合机构(2)的外圈下方设置有包裹机构(3),所述防潮机构(1)包括第一筒体(101)、滤网孔(102)、无纺布隔离层(103)、干燥包(104)、筒盖(105)、筒板(106)、筒槽(107)和第二筒体(108),且第一筒体(101),所述第一筒体(101)的中部设置有滤网孔(102),所述第一筒体(101)的内部设置有无纺布隔离层(103),且无纺布隔离层(103)的内部设置有干燥包(104),所述第一筒体(101)的上方设置有筒盖(105),且筒盖(105)的底部设置有筒板(106),所述筒板(106)的下方设置有筒槽(107),所述第一筒体(10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二筒体(1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防潮式储备茶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108)沿着第一筒体(101)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且第一筒体(101)与干燥包(104)之间相互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辉刘牡丹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蓝特金属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