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0312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设有送话、接收壳体2、10、自由转动地使送话、接收壳体的一侧端部彼此相连的铰接机构20以及铰接盖C的折叠机器1中,连接送话、接收壳体的一侧端部的两个角部15a~16b沿与一侧端部正交的方向伸出,将铰接机构安装在送话、接收壳体的伸出的两个角部之间,铰接盖与一侧端部垂直方向的断面实际上为长半圆形并且该铰接盖由箱形的一对覆盖件形成,该覆盖件以夹持位于送话、接收壳体伸出的两个角部之间的铰接机构的方式相对设置,从而覆盖铰接机构,同时,在与相对设置时的送话、接收壳体中至少一个壳体的一侧端部邻接的边上设置相互固定一对覆盖件的固定装置。以此方式,能够提供设有一对机器壳体的折叠机器的连接部中的设计性以及机械强度的折叠机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折叠机器,特别涉及提高覆盖将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子辞典等的一对机器壳体彼此相连的铰接机构的铰接盖的结构以及设计性的折叠机器。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子辞典等电子信息机广泛使用,这些电子信息装置开发并装载有各种功能先进的软件以实现高性能化,同时,在硬件方面实现了小型、轻量化并富于设计美感,其中,特别是手机在小型、轻量化及外观设计方面发展最快,并提出了各种类型的手机(例如,参见以下记载的专利文献1、2)。图14显示了在下面所述的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翻盖式手机,图14a为立体图,图14b为铰接机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该翻盖式手机80由带有显示部81和扬声器等的盖体壳体82、带有无线收发电路及各种操作键83和麦克风等的主体壳体84以及铰接机构85、85’构成,并且,盖体壳体82与主体壳体84通过铰接机构85、85’可自由折叠地连接。铰接机构85、85’由图14a右侧的铰接机构85和左侧的铰接机构85’构成。在这些铰接机构中,右侧铰接机构85在同一轴上设有从主体壳体84突出设置的第1挡块84a和从盖体壳体82突出设置的第1挡块82a,铰接装置86嵌入这些挡块84a、82a的中央孔中。此外,左侧铰接机构85’在同一轴上设有从主体壳体84突出设置的第2挡块84b与从盖体壳体82突出设置-->的第2挡块82b,铰接轴87嵌入这些挡块84b、82b的中央孔中。如图14b所示,嵌入第1挡块84a、82a中央孔中的铰接装置86由与主体壳体84的端部相连并与主体壳体一体转动的主体驱动部88、与盖体壳体82的端部相连并与盖体壳体一体转动的盖体驱动部89、位于主体驱动部88与盖体驱动部89之间并产生使盖体驱动部89向盖体箱82打开方向转动的力的电动机构(图中省略)、以及在关闭盖体箱82的状态下使其保持在闭合位置的保持机构构成。通过设置这种铰接机构,在下面所述的专利文献中1中记载的翻盖式手机其盖体壳体82可相对于主体壳体84顺利折叠开闭。图15及图16为在下面所述的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翻盖式手机,图15为手机的分解立体图,图16a为折叠手机机壳后的状态的侧面图,图16b为设有该手机铰接机构的部分的放大剖面图,图16c为图16b的X-X线的局部省略放大剖面图。该翻盖式手机90包括由一对外壳91A、91B构成的送话壳体91、以第1旋转轴L1为中心可转动地与形成于该送话壳体91一端的容纳部91C相连的连接部件92、以及由一对外壳94A、94B构成并与连接部件92的以与第1旋转轴L1平行的第2旋转轴L2为中心可转动地与形成于其一端的容纳部94C相连的接收壳体94。送话壳体91与接收壳体94通过连接部件92连接并且彼此以相同的角度朝相反的方向转动。送话、接收壳体91、94形成薄的长方体状,在这些容纳部91C、94C纵向的两个端部分别形成容纳凹部,并且,连接部件92在其纵向两个端部的第1旋转轴L1及第2旋转轴L2的延长线上分别设置一对容纳凹部,在这些容纳凹部中分别容纳一对第1铰接部95A、95A及第2铰接部95B、95B。通过在各个凹部中设有第1铰接部95A、95A,并且连接部件92与接收壳体94在各个容纳凹部中设有第2铰接95B、95B,从而可转动地连接该连接部件92与送话壳体91。-->连接部件92可相对于送话壳体91从折叠位置向最终的翻开位置转动。此时,在折叠位置处,通过连接部件碰到划分容纳部91C的壁面中,由沿送话壳体91短边方向延伸的壁面构成的第1接触面97而被限制。在翻开位置,通过连接部件92碰到形成在位于收纳部91C的短边方向外缘部一端上的第2接触面98而被限制。通过这种结构,由于连接部件相对于送话、接收壳体中的一个壳体的转动与另一壳体相对于该连接部件的转动总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因此,用户可顺畅地折叠及翻开手机而不会产生不协调的感觉。专利文献1:特开2001-251396号公报(图2、图5、段落[0016]~[0021])专利文献2:特开2004-308710号公报(图2、图5、段落[0010]~[0015])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解决的问题由于在上述专利文献1、2中记载的翻盖式手机均是通过可自由折叠的铰接机构连接盖体壳体(接收壳体)与主体壳体(送话壳体)的,因此,可顺利进行盖体壳体与主体壳体的折叠及翻开。但是,由于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翻盖式手机在第1挡块中容纳具有驱动部件的铰接组件,因此,第1挡块的外形较大,第2挡块由于要与第1挡块的形状配合,故外形也较大。这样,这种手机在翻开状态下,连接部就成为圆筒形突起物伸出的状态。若在连接部中存在这种突起物,则使用户会意识到该突出物的存在,从而留下缺乏设计性的裸露机械零件的印象。此外,该突起物的存在将缩小盖体壳体与主体壳体的使用表面积。特别是,由于主体壳体在邻接这些连接部(即筒形突起物)处设有操作键,因此,若存在这种突起物,则操作键的操作空间变小,从而会限制所设置的操作键数量,并且,在操作时手指还容易碰到突起物而影响操作。-->此外,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披露的翻盖式手机由于设有2根旋转轴线,因此,在送话、接收壳体的连接部不能形成突起,所以,在翻开状态下的表面是扁平的。并且,送话、接收壳体与连接部件在第1、第2旋转轴线L1、L2上分别通过一对第1、第2铰接而连接,这些铰接部件分别独立、单独转动。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翻盖式手机中,连接部件92通过树脂或金属制成的成形件形成,由于送话、接收壳体91、94一般由树脂材料制成,因此,考虑到设计性,该连接部件92最好也由同样的树脂材料形成。但是,如果该连接部件92由树脂材料形成,则机械强度较低,反复的手机开关动作可能会导致破损,因而并不理想。相反,如果该连接部件92由金属材料制成,虽然其机械强度会提高,但是,因为与送话、接收壳体91、94的材料不同,因此,有损于设计性。除此之外,送话、接收壳体与连接部件在第1、第2旋转轴线L1、L2上分别通过一对第1、第2铰接而连接,以便这些铰接分别独立、单独转动。这样,当这种手机从折叠状态打开转动至中间位置,即接收壳体94相对于送话壳体91立起的位置时,连接部件92并不相对于送话壳体91转动,当接收壳体94在从立起状态转动至翻开状态时,与接收壳体94一起转动。即,由于从折叠状态直至翻开状态,转动是基于2根旋转轴线切换进行的,因此,在进行旋转轴线切换的中间位置处使转动暂时停止,从而转动动作难以顺利进行。此外,由于各个铰接部的转动时间是通过调节各自的旋转力来控制的,因此,若进行反复的手机开关动作,则在各个铰接部旋转时机可能产生偏差,在产生这种偏差时,不能进行稳定的开关动作。再者,由于在上述专利文献1、2记载的翻盖式手机中,使构成铰接机构的部件与送话、接收壳体互相连接,因此,随着送话、接收壳体的开关,铰接部件与送话、接收壳体会产生磨擦,这种磨擦会对使用者产生令人不乐的声音,例如吱吱声。为了避免产生这种声音,如果放松送话、接收壳体与-->铰接机构之间的连接,则能够消除这种声音,但是这样会在壳体与铰接机构之间产生间隙,从而会导致折叠送话、接收壳体的折叠不稳定。鉴于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从对兼顾美观性与机械强度的连接结构进行了各种研究的结果发现,在使用金属制成的铰接机构的同时,通过外罩覆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折叠机器设有一对机器壳体、可自由转动地将上述一对机器壳体的一侧端部彼此相连的铰接机构、以及覆盖上述铰接机构的铰接盖,其特征在于:连接上述一对机器壳体的铰接机构的一侧端部的两个角部沿与上述一侧端部垂直的方向伸出规定长度,将上述铰接机构安装于上述一对机器壳体的上述突出的两个角部之间,上述铰接盖与上述一侧端部垂直方向的断面实际上为长半圆形,并且该铰接盖由箱形的一对覆盖件形成,上述一对覆盖件以夹持位于上述一对机器壳体的上述两个突出角部之间的上述铰接机构的方式相对设置,从而覆盖铰接机构,同时,在与上述相对设置时的上述一对机器壳体中至少一个壳体的上述一侧端部邻接的边上设置相互固定上述一对覆盖件的固定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5-8-2 224093/2005;JP 2005-8-2 224092/20051.折叠机器设有一对机器壳体、可自由转动地将上述一对机器壳体的一侧端部彼此相连的铰接机构、以及覆盖上述铰接机构的铰接盖,其特征在于:连接上述一对机器壳体的铰接机构的一侧端部的两个角部沿与上述一侧端部垂直的方向伸出规定长度,将上述铰接机构安装于上述一对机器壳体的上述突出的两个角部之间,上述铰接盖与上述一侧端部垂直方向的断面实际上为长半圆形,并且该铰接盖由箱形的一对覆盖件形成,上述一对覆盖件以夹持位于上述一对机器壳体的上述两个突出角部之间的上述铰接机构的方式相对设置,从而覆盖铰接机构,同时,在与上述相对设置时的上述一对机器壳体中至少一个壳体的上述一侧端部邻接的边上设置相互固定上述一对覆盖件的固定装置。2.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机器的特征为:上述固定装置由具有螺纹孔的紧固螺钉安装口构成,通过以连通上述一对覆盖件的上述紧固螺钉安装口的螺纹孔的方式拧入紧固螺钉,从而固定上述一对覆盖件。3.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机器的特征为:上述固定装置设置于与上述一对机器壳体中一个壳体的上述一侧端部邻接的边上,在与上述一对机器壳体中另一壳体的上述一侧端部邻接的边上设有钩形紧固部。4.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机器的特征为:位于上述一对覆盖件的上述两个角部之间部分的长度比上述一对机器壳体的两个角部之间的距离短规定长度。5.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机器的特征为:上述铰接机构具有设置于上述机器壳体的一方的上述两个角部之间的第1旋转轴和设置于上述机器壳体中另一方的上述两个角部之间的第2旋转轴,在邻接于设有上述一对覆盖件的上述固定装置的边的各个边上,分别设置各2个围绕上述铰接机构的第1、第2旋转轴的缺口。6.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机器的特征为:上述一对机器壳体在其内部具有控制基板等并具有规定厚度的板状体构成,上述铰接机构具有第1、第2旋转轴,上述第1、第2旋转轴彼此平行邻接并配置于由上述一对机器壳体的上述铰接机构连接的一侧端部的侧壁上,同时,上述两旋转轴之间互相联系以使第1旋转轴与第2旋转轴的旋转角度始终以相反方向转动相同角度,上述铰接盖在覆盖上述铰接机构的状态下,其厚度实际上与上述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山知毅尾崎次郎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鸟取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