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次模拟的海洋科学实验用藻类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016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海洋科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层次模拟的海洋科学实验用藻类培养装置。其包括海水承载池和设置在海水承载池内的藻类培养机构,所述藻类培养机构包括外框架和升降组件,所述外框架通过设置在其两侧的升降组件在海水承载池内进行升降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水平板与培养板之间形成培养台,藻类在培养台上进行培养,而且利用升降组件实现外框架不同高度的调节,从而实现藻类生长环境的改变,方便海洋科学进行藻类的实验研究,另外,由于培养板采用流线型面,这样在下移过程中会减少与海水接触的阻力,降低阻力对海水分层的干扰,减少分层干扰后产生的实验误差。减少分层干扰后产生的实验误差。减少分层干扰后产生的实验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次模拟的海洋科学实验用藻类培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海洋科学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层次模拟的海洋科学实验用藻类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海洋科学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与开发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它的研究对象是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包括海水、溶解和悬浮于海水中的物质、生活于海洋中的生物、海底沉积和海底岩石圈,以及海面上的大气边界层和河口海岸带,因此,海洋科学是地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0003]但很多时候都是在实验室内模拟海水环境,然后完成海洋生物的培养,从而实现海洋生物的实验研究,例如:藻类的培养,现有技术中会分成不同的培养容器,然后将藻类放在不同的培养容器内,然后实现不同海洋参数下的培养,但这样效率过低,所以又出现在同一容器下对海水进行分层,这样在同一容器下就行进行,但培养藻类的平台放进去后受阻力作用会对分层的海水造成干扰,从而影响实验研究的准确性,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多层次模拟的海洋科学实验用藻类培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次模拟的海洋科学实验用藻类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层次模拟的海洋科学实验用藻类培养装置,包括海水承载池和设置在海水承载池内的藻类培养机构,所述藻类培养机构包括外框架和升降组件,所述外框架通过设置在其两侧的升降组件在海水承载池内进行升降操作,所述外框架内对称设置有两个培养板,两个培养板的底部均向相向的一侧弯折,所述培养板的弯折部分上设置有水平板,其中:
[0006]所述水平板为水平设置;
[0007]所述海水承载池内填充的海水在不同高度下形成不同参数的海水层。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滑管和丝杆,所述滑管与海水承载池内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与外框架侧壁螺纹连接,其中:
[0009]所述丝杆上开设内螺纹,且所述丝杆与滑管滑动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丝杆的顶端设置有握柄,所述握柄的半径大于丝杆的半径,所述握柄和外框架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均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与握柄和外框架之间的丝杆卡接。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培养板和外框架内壁之间设置有分流腔,所述分流腔内设置有多个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与其对应的培养板朝同一方向倾斜。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培养板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扰流板,两个扰流板的底部均向相向的一侧倾斜。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海水承载池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面积大于海水承载池底部面积。
[00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海水承载池外对应外框架长度方向所在侧的其中一侧上开设有观测槽,所述观测槽内设置有透明板,所述观测槽外插接有隔板。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该多层次模拟的海洋科学实验用藻类培养装置中,通过水平板与培养板之间形成培养台,藻类在培养台上进行培养,而且利用升降组件实现外框架不同高度的调节,从而实现藻类生长环境的改变,方便海洋科学进行藻类的实验研究,另外,由于培养板采用流线型面,这样在下移过程中会减少与海水接触的阻力,降低阻力对海水分层的干扰,减少分层干扰后产生的实验误差。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藻类培养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外框架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升降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海水承载池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0023]100、海水承载池;110、底板;120、观测槽;121、隔板;
[0024]200、藻类培养机构;210、外框架;211、培养板;211A、水平板;212、分流板;213、扰流板;220、升降组件;221、滑管;222、丝杆;223、握柄;224、卡环;22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8]请参阅图1

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层次模拟的海洋科学实验用藻类培养装置,包括海水承载池100和设置在海水承载池100内的藻类培养机构200,藻类培养机构200包括外框架210和升降组件220,外框架210通过设置在其两侧的升降组件220在海水承载池100内进行升降操作,外框架210内对称设置有两个培养板211,两个培养板211的底部均向相向的一侧弯折,其主要目的是形成一个流线型面,在外框架210下移过程中可以与海
水接触产生的阻力,培养板211的弯折部分上设置有水平板211A,其中:
[0029]水平板211A为水平设置;
[0030]海水承载池100内填充的海水在不同高度下形成不同参数的海水层。
[0031]工作原理:
[0032]首先在海水承载池100内填充不同参数的海水,从而根据不同的参数在不同高度下形成相应的海水层,例如:海水盐分不同、海水密度不同、海水温度不同等,然后将海水中的藻类置于培养板211,考虑到培养板211处于倾斜状态不方便支撑的问题,所以在培养板211的弯折部分上设置有水平板211A,通过水平板211A与培养板211之间形成培养台,藻类在培养台上进行培养,而且利用升降组件220实现外框架210不同高度的调节,从而实现藻类生长环境的改变,方便海洋科学进行藻类的实验研究,另外,由于培养板211采用流线型面,这样在下移过程中会减少与海水接触的阻力,降低阻力对海水分层的干扰,减少分层干扰后产生的实验误差。
[0033]本实施例中,升降组件220包括滑管221和丝杆222,滑管221与海水承载池100内的底壁固定连接,丝杆222与外框架210侧壁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次模拟的海洋科学实验用藻类培养装置,包括海水承载池(100)和设置在海水承载池(100)内的藻类培养机构(200),所述藻类培养机构(200)包括外框架(210)和升降组件(220),所述外框架(210)通过设置在其两侧的升降组件(220)在海水承载池(100)内进行升降操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210)内对称设置有两个培养板(211),两个培养板(211)的底部均向相向的一侧弯折,所述培养板(211)的弯折部分上设置有水平板(211A),其中:所述水平板(211A)为水平设置;所述海水承载池(100)内填充的海水在不同高度下形成不同参数的海水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次模拟的海洋科学实验用藻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220)包括滑管(221)和丝杆(222),所述滑管(221)与海水承载池(100)内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丝杆(222)与外框架(210)侧壁螺纹连接,其中:所述丝杆(222)上开设内螺纹,且所述丝杆(222)与滑管(221)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次模拟的海洋科学实验用藻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222)的顶端设置有握柄(223),所述握柄(223)的半径大于丝杆(222)的半径,所述握柄(223)和外框架(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康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云汇运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