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催化油浆脱固剂组合物及催化油浆脱固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013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10
本申请提供了催化油浆脱固剂组合物及催化油浆脱固剂的制备方法。以质量百分比计,该催化油浆脱固剂组合物包括:10%~25%酰胺、25%~40%第一有机原料、20%~50%非离子絮凝剂和5%~40%溶剂,第一有机原料包括高级脂肪酸和/或高级脂肪酸盐。本申请用到的阴离子凝聚剂是酰胺与高级脂肪酸和/或高级脂肪酸盐反应的一系列产物,实验表明,相较于其它凝聚剂,本申请采用的阴离子凝聚剂在较小用量下就可以更好地破坏催化剂颗粒的双电层结构,克服催化剂粉末分散作用,使催化剂颗粒更容易团聚成小凝聚体,为加速沉降奠定了基础。本申请所采用的各成分质量百分比范围可以既起到较好的沉降效果,还可避免组分浪费,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催化油浆脱固剂组合物及催化油浆脱固剂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催化油浆脱固剂组合物及催化油浆脱固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催化油浆综合利用之前,通常会进行预处理,因为催化油浆含有大量的催化剂颗粒,在输送过程中会加剧设备的磨损,甚至堵塞。同时,油浆固含量太高,达不到许多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对原料的要求,因此,在研究对油浆的充分利用前,必须脱除催化剂颗粒,降低油浆的固含量。
[0003]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油浆中加注微量的化学沉降助剂能够有效降低油浆中的固含量。油浆沉降剂的沉降作用是物理化学过程,它的作用机理目前被认为包括凝聚和絮凝两种作用过程。凝聚过程是固体质点脱稳并形成细小凝聚体的过程,而絮凝过程是所形成的细小凝聚体在絮凝剂的桥连下生成大体积的絮凝物的过程。由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投资小的优点,现在已被越来越多的炼厂所关注,采用加入沉降助剂的方法可以达到对油浆进行提质的效果,使油浆中的固体含量达到一定的要求。
[0004]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CN106318440A公开了一种催化裂化油浆沉降剂制备方法、应用,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合物10.0~12.0%,PPG80007.0~8.0%、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合物5.0~7.0%,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4.0~6.0%,余量为芳烃油,该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5]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CN103265969A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催化油浆脱固絮凝剂,是在含催化剂颗粒杂质的FCC油浆中加入组合物进行脱固,使除FCC油浆外的催化剂颗粒沉淀出或富集在另一液相中,从而达到脱固、最大限度地降低FCC油浆中灰分及机械杂质的目的,其包括二元醇的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以及一种或多种的溶剂。
[0006]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CN1297981A公开了一种脱除催化裂化油浆中固体颗粒的方法,是在催化裂化油浆中加入0.05~2.0t%的絮凝剂混合均匀后,在80~100℃下絮凝沉降16~48h,分离出上层清液,下层絮凝液在80~100℃离心分离5~20min后,得到离心清液,上述两种清液作为澄清油产品。
[0007]以上现有技术均存在加入量较大且沉降时间较长的问题,导致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一种催化油浆脱固剂组合物及催化油浆脱固剂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脱固剂加入量较大且沉降时间较长而导致的成本增加的问题。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催化油浆脱固剂组合物,以质量百分比计,该催化油浆脱固剂组合物包括:10%~25%酰胺、25%~40%第一有机原料、20%~50%非离子絮凝剂和5%~40%溶剂,第一有机原料包括高级脂肪酸和/或高级脂肪酸盐。
[0010]进一步地,上述酰胺和第一有机原料的质量比为1:1~1:5。
[0011]进一步地,上述酰胺包括十二烷基磺基丁二酸钠单乙醇酰胺、亚油酸二乙醇酰胺和N

乙酰磺胺中的任一种或多种,优选高级脂肪酸包括二酰基谷氨酸,优选高级脂肪酸盐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单酯和仲烷基磺酸钠中的任一种或两种。
[0012]进一步地,上述其特征在于,非离子絮凝剂包括有机树脂和酸酐,优选有机树脂包括酚醛树脂和辛基酚甲醛树脂中的任一种或多种,优选酸酐包括丁二酸酐、顺丁烯二酸酐和邻苯二甲酸酐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0013]进一步地,上述有机树脂和酸酐的质量比为1:1~1:10。
[0014]进一步地,上述溶剂为油,优选油包括粗白油、柴油和煤油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5]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催化油浆脱固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将上述任一种催化油浆脱固剂组合物混合并反应,得到催化油浆脱固剂。
[0016]进一步地,上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将催化油浆脱固剂组合物中酰胺和第一有机原料混合并反应,得到阴离子凝聚剂产物体系;步骤S2,将催化油浆脱固剂组合物中的非离子絮凝剂和溶剂与阴离子凝聚剂产物体系混合,得到催化油浆脱固剂。
[0017]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1包括:对酰胺和第一有机原料进行加热并搅拌,得到阴离子凝聚剂产物体系,优选加热温度为90~140℃,加热时间为0.5~2h,优选搅拌速度为500~1500r/min。
[0018]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2包括:步骤S21,对有机树脂和酸酐进行加热并搅拌,得到非离子絮凝剂,优选加热温度为50~80℃,加热时间为1~2h,优选搅拌速度为500~1500r/min;步骤S22,在溶剂中加入阴离子凝聚剂产物体系和非离子絮凝剂并进行加热和搅拌,优选在加入阴离子凝聚剂产物体系的0.5~1h后再加入非离子絮凝剂,优选加热温度为55~65℃,优选搅拌速度均为500~1500r/min。
[0019]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利用阴离子凝聚剂和非离子絮凝剂来促使催化剂颗粒更易于沉降。利用阴离子凝聚剂,中和催化剂颗粒表面的电荷,减小静电排斥力,使催化剂颗粒形成细小凝聚体。本申请用到的阴离子凝聚剂是酰胺与高级脂肪酸和/或高级脂肪酸盐反应的一系列产物,通过实验测试表明,相较于其它凝聚剂,本申请采用的阴离子凝聚剂在较小用量下就可以更好地破坏催化剂颗粒的双电层结构,克服催化剂粉末分散作用,使催化剂颗粒更容易团聚成小凝聚体,为加速沉降奠定了基础。利用非离子絮凝剂,发挥其自身分子极性和范德华力的作用,与包裹在油浆中的凝聚体形成较强的界面亲和力,降低凝聚体之间的分散稳定性,使凝聚体吸附架桥聚集成大絮体,大大缩短了沉降时间,分离效率明显改善。并且,通过实验测试表明,本申请所采用的各成分质量百分比范围可以更好地使各个成分发挥其各自的作用,达到协同增效的效果。控制在此范围内,既起到较好的沉降效果,还可避免组分浪费,降低成本,对后续再利用也无不良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1]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到的高级脂肪酸是指含十个碳原子以上的脂肪酸,高级脂肪酸盐是指高级脂肪酸对应的盐。
[0022]催化油浆中含有高含量芳烃,改性后可作为炭黑、针状焦及橡胶填充油的优质原料,但必须脱除油浆中的催化剂颗粒。催化剂颗粒在催化油浆中分散存在两个原因:(1)催化剂颗粒具有一定的极性,它可以吸附于催化油浆中的表面活性剂上,由此而均匀地分散在催化油浆中;(2)催化剂颗粒表面带有一定的电荷,随电荷密度的增大,质点间的静电排斥力增大,当质点间静电力斥力和色散力达到平衡,固体颗粒稳定分散在油浆中,不易沉降。
[0023]现有技术一般通过加入催化油浆脱固剂促进催化剂颗粒沉降,但如本申请
技术介绍
分析的,现有技术中的催化油浆脱固剂有加入量较大,沉降时间较长,进而导致成本增加、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催化油浆脱固剂组合物,以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催化油浆脱固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10%~25%酰胺、25%~40%第一有机原料、20%~50%非离子絮凝剂和5%~40%溶剂,所述第一有机原料包括高级脂肪酸和/或高级脂肪酸盐。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催化油浆脱固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酰胺包括十二烷基磺基丁二酸钠单乙醇酰胺、亚油酸二乙醇酰胺和N

乙酰磺胺中的任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催化油浆脱固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级脂肪酸包括二酰基谷氨酸,优选所述高级脂肪酸盐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单酯和仲烷基磺酸钠中的任一种或两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催化油浆脱固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絮凝剂包括有机树脂和酸酐,优选所述有机树脂包括酚醛树脂和辛基酚甲醛树脂中的任一种或多种,优选所述酸酐包括丁二酸酐、顺丁烯二酸酐和邻苯二甲酸酐中的任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催化油浆脱固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树脂和所述酸酐的质量比为1:1~1:10。6.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催化油浆脱固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油,优选所述油包括粗白油、柴油和煤油中任意一种或多种。7.一种催化油浆脱固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李振忠金光旭张英杰莫娅南张晓琳曹志涛董大清高原张黎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