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路保护及热插拔防护电路与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0120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10
一种短路保护及热插拔防护电路及方法,其中,电路包括:热插拔防护单元、短路保护单元、负载接入单元和第一、第二开关管;热插拔防护单元,用于基于热插拔时所述输入端电压的变化向所述短路保护单元提供热插拔防护电流;短路保护单元,用于基于热插拔时的热插拔防护电流生成负载接入单元的压降,或者用于基于短路时的输出端电压的变化生成负载接入单元的压降;负载接入单元,用于基于其生成的负载接入单元的压降为第一、第二开关管提供热插拔防护或短路保护。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方法简便易行,采用的元器件数量少,节约成本,提高了器件的利用效率,同时还较好的兼容了热插拔防护和短路保护两种保护需求。保护需求。保护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短路保护及热插拔防护电路与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短路保护及热插拔防护电路与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集成负载开关作为一种用于开启和关闭电路系统中电源轨的电子继电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电路中。由于负载开关的广泛应用,负载开关的要求也随着提高。现有电路中对负载开关的要求为,即需要满足在短路发生时,其中的内部线路能够快速响应保护开关管,又需要满足当输入端有热插拔动作发生时,其内部线路能够保持开关管的关闭状态,并防止输入端热插拔动作时的能量通过开关管传导至输出端,导致后级负载被损坏。然而,现有技术中还不存在一种能够同时保证热插拔和短路动作安全性的负载开关电路。
[0003]另外,为了实现同时保护热插拔和短路,电路中的开关管结构应当采用双向隔离结构。然而,当短路情况发生时,双向隔离结构中的两个MOS管可能导通,导致双向隔离结构两端的电压失去阻隔。
[0004]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短路保护及热插拔防护电路与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短路保护及热插拔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热插拔防护单元、短路保护单元、负载接入单元和第一、第二开关管;其中,所述热插拔防护单元,一端连接输入端电压,另一端与所述短路保护单元连接,用于基于热插拔时所述输入端电压的变化向所述短路保护单元提供热插拔防护电流;所述短路保护单元,一端连接输出端电压,一端与所述热插拔防护单元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负载接入单元连接,用于基于热插拔时的热插拔防护电流生成负载接入单元的压降,或者用于基于短路时的输出端电压的变化生成负载接入单元的压降;所述负载接入单元,分别与所述输出端电压、所述短路保护单元和所述第一、第二开关管的栅极连接,用于基于其生成的负载接入单元的压降为第一、第二开关管提供热插拔防护或短路保护。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短路保护及热插拔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插拔防护单元包括第一电阻R3,第一电容C3,开关管Mp3,第一齐纳二极管D3;其中,所述第一电阻R3的一端、开关管Mp3的源极分别与所述输入端电压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3的另一端、开关管Mp3的栅极分别经过第一电容C3接地;所述第一齐纳二极管D3接入所述开关管Mp3的栅源极,所述开关管Mp3的漏极与所述短路保护单元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短路保护及热插拔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保护单元包括第二电阻R4,第二电容C4,第三电容C5,开关管Mn4,第二齐纳二极管D4,第三电阻R5;其中,所述第二电阻R4的一端、开关管Mn4的栅极、第三电容C5的一端与所述热插拔防护单元连接,并经过第二电容C4与所述输入端电压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4的另一端、开关管Mn4的源极与所述输出端电压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齐纳二极管D4接入所述开关管Mp3的栅源极;所述第三电阻R5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Mp3的漏极,另一端与所述负载接入单元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短路保护及热插拔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接入单元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克龙
申请(专利权)人:圣邦微电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