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幕墙边蜂窝板吊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005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幕墙边蜂窝板吊顶结构,涉及接口结构领域,针对目前在对具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进行吊顶时使用的吊顶结构,在安装完毕吊顶后,由于吊顶的固定方式较为简单,从而导致吊顶固定不够牢固,进而容易损坏其一侧的玻璃幕墙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横向主骨,所述横向主骨的一侧均匀设置有纵向主骨,且所述横向主骨与纵向主骨为垂直分布,所述纵向主骨的一侧设置有全牙丝杠,且所述全牙丝杠的一侧设置有U型吊件。该幕墙边蜂窝板吊顶结构内部设置的纵向主骨与横向主骨配合主骨抱箍件和次骨抱箍件与热侵锌矩管相连接,增加热侵锌矩管的牢固程度,进而更好的通过热侵锌矩管对蜂窝板本体进行安装固定,避免安装不牢固。不牢固。不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幕墙边蜂窝板吊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接口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幕墙边蜂窝板吊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建筑在装修时为了美观通常会在建筑的顶部进行吊顶加工,此装饰方式美观大方,并且安装更加方便,然而现有的吊顶安装方式通常是直接在建筑的顶部固定龙骨,在将吊顶固定在龙骨的表面,进而完成吊顶安装,此安装方式安装完毕后吊顶不够牢固,特别是对于具有玻璃幕墙的建筑,存在一定的弊端。
[0003]针对目前在对具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进行吊顶时使用的吊顶结构,在安装完毕吊顶后,由于吊顶的固定方式较为简单,从而导致吊顶固定不够牢固,进而容易损坏其一侧的玻璃幕墙的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幕墙边蜂窝板吊顶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幕墙边蜂窝板吊顶结构,解决了目前在对具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进行吊顶时使用的吊顶结构,在安装完毕吊顶后,由于吊顶的固定方式较为简单,从而导致吊顶固定不够牢固,进而容易损坏其一侧的玻璃幕墙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幕墙边蜂窝板吊顶结构,包括横向主骨,所述横向主骨的一侧均匀设置有纵向主骨,且所述横向主骨与纵向主骨为垂直分布,所述纵向主骨的一侧设置有全牙丝杠,且所述全牙丝杠的一侧设置有U型吊件,所述U型吊件的底部设置有蜂窝板本体。
[0007]优选的,所述纵向主骨的一侧均匀设置有纵向次骨,且所述纵向次骨与横向主骨相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蜂窝板本体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预埋栓孔,且所述预埋栓孔的内部设置有螺栓,且所述螺栓与U型吊件相匹配。
[0009]优选的,所述U型吊件的一侧设置有几字固定件,且所述几字固定件的底部与螺栓相匹配。
[0010]优选的,所述几字固定件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热侵锌矩管,所述U型吊件的顶部贯穿设置有全牙丝杠。
[0011]优选的,所述纵向主骨的外侧设置有主骨抱箍件,且所述主骨抱箍件与全牙丝杠相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纵向次骨的外侧设置有次骨抱箍件,且所述次骨抱箍件与全牙丝杠相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横向主骨与纵向主骨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龙骨转接件,且所述龙骨转接件的中部贯穿设置有万向节组件,且所述万向节组件的顶部设置有球点转接件。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1、该装置内部垂直分布的纵向主骨与横向主骨便于对蜂窝板本体进行安装,同时
纵向主骨与横向主骨之间通过纵向次骨以及次骨抱箍件相连接,避免纵向主骨与横向主骨偏移。
[0016]2、该装置内部设置的纵向主骨与横向主骨分别通过主骨抱箍件和次骨抱箍件与热侵锌矩管相连接,从而增加热侵锌矩管的牢固程度,进而增加蜂窝板本体的牢固程度。
[0017]综上所述,该装置内部设置的纵向主骨与横向主骨配合主骨抱箍件和次骨抱箍件与热侵锌矩管相连接,增加热侵锌矩管的牢固程度,进而更好的通过热侵锌矩管对蜂窝板本体进行安装固定,避免安装不牢固。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侧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图1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几字固定件的连接结构正视图。
[0024]图7为本技术几字固定件的连接结构侧视图。
[0025]图中标号:1、横向主骨;2、纵向主骨;3、蜂窝板本体;4、热侵锌矩管;5、几字固定件;6、螺栓;7、预埋栓孔;8、球点转接件;9、龙骨转接件;10、万向节组件;11、主骨抱箍件;12、全牙丝杠;13、U型吊件;14、纵向次骨;15、次骨抱箍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7]参照图1

图7所示,一种幕墙边蜂窝板吊顶结构,所述横向主骨1的一侧均匀设置有纵向主骨2,且所述横向主骨1与纵向主骨2为垂直分布,所述纵向主骨2的一侧设置有全牙丝杠12,且所述全牙丝杠12的一侧设置有U型吊件13,所述U型吊件13的底部设置有蜂窝板本体3,所述纵向主骨2的一侧均匀设置有纵向次骨14,且所述纵向次骨14与横向主骨1相连接。
[0028]如图4、图6、图7所示,所述蜂窝板本体3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预埋栓孔7,且所述预埋栓孔7的内部设置有螺栓6,且所述螺栓6与U型吊件13相匹配,所述U型吊件13的一侧设置有几字固定件5,且所述几字固定件5的底部与螺栓6相匹配;
[0029]预埋栓孔6以及螺栓7便于对蜂窝板本体3进行连接与固定。
[0030]如图4、图5所示,所述几字固定件5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热侵锌矩管4,所述U型吊件13的顶部贯穿设置有全牙丝杠12,所述纵向主骨2的外侧设置有主骨抱箍件11,且所述主骨抱箍件11与全牙丝杠12相连接,所述纵向次骨14的外侧设置有次骨抱箍件15,且所述次骨抱箍件15与全牙丝杠12相连接;
[0031]主骨抱箍件11与次骨抱箍件15便于分别将全牙丝杠12与纵向主骨2和纵向次骨14相连接,从而将蜂窝板本体3固定。
[0032]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横向主骨1与纵向主骨2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龙骨转接件9,且所述龙骨转接件9的中部贯穿设置有万向节组件10,且所述万向节组件10的顶部设置有球点转接件8。
[0033]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取出适量横向主骨1与纵向主骨2,将适量横向主骨1与纵向主骨2相邻拼接在一起,并使得横向主骨1与纵向主骨2垂直分布;
[0034]此时取出龙骨转接件9,通过龙骨转接件9将横向主骨1与纵向主骨2两两连接,在取出万向节组件10以及球点转接件8,通过万向节组件10将龙骨转接件9与球点转接件8相连接,并通过球点转接件8将纵向主骨2与横向主骨1安装在预留位置处;
[0035]再取出纵向次骨14,将其放置在横向主骨1与纵向主骨2之间,并通过次骨抱箍件15将横向主骨1与纵向次骨14相连接;
[0036]此时取出适量的热侵锌矩管4,将其水平放置在横向主骨1的底部,并取出适量的几字固定件5,将其均匀套接在热侵锌矩管4的外部,同时配合蜂窝板本体3内部设置的预埋栓孔6以及螺栓7与几字固定件5相结合,将蜂窝板本体3与热侵锌矩管4相连接,几字固定件5还可安装在两组蜂窝板本体3的拼接处,从而对蜂窝板本体3进行拼接;
[0037]再取出适量的U型吊件13以及全牙丝杠12,将全牙丝杠12与U型吊件13的顶部相连接,在将U型吊件13的侧壁与几字固定件5相连接,此时主骨抱箍件11与次骨抱箍件15,通过主骨抱箍件11将全牙丝杠12与纵向主骨2相连接,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幕墙边蜂窝板吊顶结构,包括横向主骨(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主骨(1)的一侧均匀设置有纵向主骨(2),且所述横向主骨(1)与纵向主骨(2)为垂直分布,所述纵向主骨(2)的一侧设置有全牙丝杠(12),且所述全牙丝杠(12)的一侧设置有U型吊件(13),所述U型吊件(13)的底部设置有蜂窝板本体(3),所述的纵向主骨(2)与横向主骨(1)之间通过纵向次骨(14)以及次骨抱箍件(15)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幕墙边蜂窝板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主骨(2)的一侧均匀设置纵向次骨(14),且所述纵向次骨(14)与横向主骨(1)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幕墙边蜂窝板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板本体(3)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预埋栓孔(7),且所述预埋栓孔(7)的内部设置有螺栓(6),且所述螺栓(6)与U型吊件(13)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幕墙边蜂窝板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吊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建权谢晓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霸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