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头带盖可固定式一次性吸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004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头带盖可固定式一次性吸引管,包括主体控制机构、端口固定机构和双层加固机构,所述主体控制机构的两端分布有端口固定机构,所述主体控制机构的四周内壁设置有双层加固机构。该双头带盖可固定式一次性吸引管,在进行负压瓶的更换时,通过配合分支管和第二罗伯特夹和第三连接头的共同作用,即可将痰液通过分支管流入到负压瓶内,解决当一个负压瓶的液体储存满后,无法快速更换的情况,通过端口固定机构,可方便冲洗此吸引管和放置,避免负压有声音,还可保持吸引口清洁,节约时间,管体内部采用无菌医用硅胶,为整体提供吸引管外部的牢固性和柔韧性,避免使用前受到外力干涉或使用中管道破裂影响使用的意外。意外。意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头带盖可固定式一次性吸引管


[0001]本技术涉及一次性吸引管
,具体为一种双头带盖可固定式一次性吸引管。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医疗器械包括医疗设备和医用耗材,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而吸引管属于临床口腔手术辅助器械,吸引管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用于骨科、脑外科、妇产科、泌尿科以及胸外科等,胸腹吸引管主要用于胸外科及普外科在临床手术中起吸引流作用。
[0003]目前市面上一次性吸引管在使用中,吸引管的一端连接负压袋,一端连接吸痰管,现在的一次性吸引管上是没有盖子,用一次性吸痰管代替盖子及挂钩,使用不方便,且一次性吸引管的两端均只有一个连接头,当一个负压瓶的液体储存满后,一端一个连接头不能满足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双头带盖可固定式一次性吸引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头带盖可固定式一次性吸引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头带盖可固定式一次性吸引管,包括主体控制机构、端口固定机构和双层加固机构,所述主体控制机构的两端分布有端口固定机构,所述主体控制机构的四周内壁设置有双层加固机构,所述端口固定机构包括盖体、挂钩、盖塞和凸起层,且盖体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挂钩、所述盖体的底端设置有盖塞,且盖塞的四周外壁分布有凸起层。
[0006]进一步的,所述挂钩、盖塞与盖体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凸起层沿着盖塞四周外壁等距分布。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控制机构包括吸引管体、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第三连接头、分支管、第一罗伯特夹、第二罗伯特夹和第三罗伯特夹,且吸引管体的左侧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头,所述吸引管体的另一端端末连接有第二连接头,且第二连接头的左侧设置有第三连接头,所述吸引管体的一侧外壁连接有分支管,所述吸引管体的一端外壁设置有第一罗伯特夹,所述分支管的一端外壁设置有第二罗伯特夹,所述第二罗伯特夹的右侧下方设置有第三罗伯特夹。
[0008]进一步的,所述分支管与吸引管体之间相连接,且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第三连接头与吸引管体之间为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罗伯特夹、第三罗伯特夹沿着吸引管体两端对称分布,且第二罗伯特夹与分支管之间相贴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双层加固机构包括内管、粘合层和硅胶层,且内管的四周外壁设置有粘合层,所述粘合层的四周外壁设置有硅胶层。
[0011]进一步的,所述硅胶层的四周内壁尺寸与内管的四周外壁尺寸相匹配,内管、硅胶层与粘合层之间为粘接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该双头带盖可固定式一次性吸引管,在需要进行负压瓶的更换时,通过配合分支管和第二罗伯特夹和第三连接头的共同作用,即可将痰液通过分支管流入到负压瓶内,解决当一个负压瓶的液体储存满后,无法快速更换的情况,通过端口固定机构,可方便冲洗此吸引管和放置,避免负压有声音,还可保持吸引口清洁,节约时间,其双层加固机构采用无菌医用硅胶,在不具备感染性的情况下提供整体吸引管外部的牢固性和柔韧性,避免使用前受到外力干涉或使用中管道破裂影响使用的意外。
[0014]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第三连接头与吸引管体之间为固定连接,在此吸引管的使用中,通过分支管与吸引管体之间的相连接,配合分支管和第二罗伯特夹和第三连接头的共同作用,在需要进行负压瓶的更换时,只需要将第三连接头与新的负压瓶连接,然后关闭第三罗伯特夹,经过第二罗伯特夹与分支管之间的相贴合,打开第二罗伯特夹,即可将痰液通过分支管流入到负压瓶内,解决当一个负压瓶的液体储存满后,无法快速更换使用的弊端,而第一连接头位置所设置的第一罗伯特夹,可方便使用者在进行手术时,将其吸引管夹持固定于手术巾上,让紧急使用过程中吸引管的放置更加便捷。
[0015]凸起层沿着盖塞四周外壁等距分布,通过盖体的设置,将盖体移动后,可以将第一连接头伸进生理盐水的瓶子内吸引,方便冲洗此吸引管,通过挂钩的设置,可直接将吸引管体挂在吊塔边上,且盖体上设置有凸起,方便使用者拿持将盖体塞进吸引管体上的第一连接头内,可避免负压有声音,还可保持吸引口清洁,方便一用力扯就取下,节约时间。
[0016]硅胶层的四周内壁尺寸与内管的四周外壁尺寸相匹配,在此吸引管的使用中,其硅胶层采用无菌医用硅胶,在不具备感染性的情况下通过与内管的四周外壁尺寸的相匹配,为其提供整体吸引管外部的牢固性和柔韧性,经过内管、硅胶层与粘合层之间的粘接连接,采用粘合剂让两者之间相互接合,形成双层加固形式,避免使用前受到外力干涉或使用中管道破裂影响使用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端口固定机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双层加固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主体控制机构;101、吸引管体;102、第一连接头;103、第二连接头;104、第三连接头;105、分支管;106、第一罗伯特夹;107、第二罗伯特夹;108、第三罗伯特夹;2、端口固定机构;201、盖体;202、挂钩;203、盖塞;204、凸起层;3、双层加固机构;301、内管;302、粘合层;303、硅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所示,一种双头带盖可固定式一次性吸引管,包括:主体控制机构1的两端分
布有端口固定机构2,主体控制机构1的四周内壁设置有双层加固机构3,主体控制机构1包括吸引管体101、第一连接头102、第二连接头103、第三连接头104、分支管105、第一罗伯特夹106、第二罗伯特夹107和第三罗伯特夹108,且吸引管体101的左侧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头102,吸引管体101的另一端端末连接有第二连接头103,且第二连接头103的左侧设置有第三连接头104,吸引管体101的一侧外壁连接有分支管105,吸引管体101的一端外壁设置有第一罗伯特夹106,分支管105的一端外壁设置有第二罗伯特夹107,第二罗伯特夹107的右侧下方设置有第三罗伯特夹108,分支管105与吸引管体101之间相连接,且第一连接头102、第二连接头103、第三连接头104与吸引管体101之间为固定连接,在此吸引管的使用中,通过分支管105与吸引管体101之间的相连接,配合分支管105和第二罗伯特夹107和第三连接头104的共同作用,在需要进行负压瓶的更换时,只需要将第三连接头104与新的负压瓶连接,然后关闭第三罗伯特夹108,经过第二罗伯特夹107与分支管105之间的相贴合,打开第二罗伯特夹107,即可将痰液通过分支管105流入到负压瓶内,解决当一个负压瓶的液体储存满后,无法快速更换使用的弊端,而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头带盖可固定式一次性吸引管,包括主体控制机构(1)、端口固定机构(2)和双层加固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控制机构(1)的两端分布有端口固定机构(2),所述主体控制机构(1)的四周内壁设置有双层加固机构(3),所述端口固定机构(2)包括盖体(201)、挂钩(202)、盖塞(203)和凸起层(204),且盖体(20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挂钩(202)、所述盖体(201)的底端设置有盖塞(203),且盖塞(203)的四周外壁分布有凸起层(2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带盖可固定式一次性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202)、盖塞(203)与盖体(201)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凸起层(204)沿着盖塞(203)四周外壁等距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带盖可固定式一次性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控制机构(1)包括吸引管体(101)、第一连接头(102)、第二连接头(103)、第三连接头(104)、分支管(105)、第一罗伯特夹(106)、第二罗伯特夹(107)和第三罗伯特夹(108),且吸引管体(101)的左侧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头(102),所述吸引管体(101)的另一端端末连接有第二连接头(103),且第二连接头(103)的左侧设置有第三连接头(104),所述吸引管体(101)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小燕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