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剑文专利>正文

具有照明装置的管形吻合器的抵针座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002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照明装置的管形吻合器的抵针座组件,具有抵针座(1)、与抵针座(1)通过空心螺母(6)连结的芯轴(2)、垫刀圈(3)、透光罩壳(4)和电光照明装置(5),其特征在于:电光照明装置(5)由电源开关柱(5-1)、开关弹簧(5-3)、具有发光管(5-2)的电路板(5-4)、扣式电池(5-5)、小弹簧(5-6)、电池夹头(5-7)、电池绝缘套(5-8)组成;电源开关柱(5-1)的大直径端设在芯轴(2)的内腔,而电源开关柱(5-1)的小直径端设在空心螺母(6)的通孔内;开关弹簧(5-3)套装在电源开关柱(5-1)上,且其一端抵置在与芯轴(2)连结的空心螺母(6)的端面上,而其另一端则抵置在电源开关柱(5-1)的轴肩上;小弹簧(5-6)设在空心螺母(6)的通孔内,且其一端与电源开关柱(5-1)的小轴肩固定连结,而其另一端可与扣式电源(5-5)的一极点相抵接;电路板(5-4)设置在抵针座(1)的平面上且套装在空心螺母(6)的外部并与抵针座(1)电连接;扣式电池(5-5)的另一极点通过电池夹头(5-7)与电路板(5-4)电连接;扣式电池(5-5)设置在电池绝缘套(5-8)内。(*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照明装置的管形吻合器的抵针座组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
技术介绍
抵针座组件是管形吻合器所包括的重要组件。管形吻合器是目前一种对管形内脏进行术后吻合的外科医疗器械。施用这种医疗器械作管形内脏吻合手术,具有手术质量好、病人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等好处。但是它仍然至少存在这样的不足,即在手术中靠手术医生耳听吻切的声音来判断手术的完成与否,而当从手术吻合口取出管形吻合器之后,又靠手指抚摸吻合口来检查吻合钉是否吻合到位,以及是否存在漏钉(即有个别的吻合钉未钉上)等手术质量问题。无疑这种依靠手术者耳听手摸的检查方式,对保证手术的质量,将会产生不可预知的缺陷。因为它是由医生的经验和水平所决定的,而医生的经验和水平又存在着严重的个体差异。因此,这种不可预知的手术缺陷往往是难以避免的。由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中国专利申请号03277328.5,提供了一种具有照明装置的管形吻合器的抵针座组件,它虽从根本上解决了上述缺陷,但在具体实施中却存在着结构比较复杂和操作不甚方便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比较简单和操作方便的具有照明装置的管形吻合器的抵针座组件,以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它具有抵针座、与抵针座通过空心螺母连结的芯轴、垫刀圈和透光罩壳和电光照明装置,其改进点在于电光照明装置由电源开关柱、开关弹簧、具有发光管的电路板、扣式电池、小弹簧、电池夹头、电池绝缘套组成;电源开关柱的大直径端设在芯轴的内腔,而电源开关柱的小直径端设在空心螺母的通孔内;开关弹簧套装在电源开关柱上,且其一端抵置在与芯轴连结的空心螺母的端面上,而其另一端则抵置在电源开关柱的轴肩上;小弹簧设在空心螺母的通孔内,且其一端与电源开关柱的小轴肩固定连结,而其另一端可与扣式电源的一极点相抵接;电路板设置在抵针座的平面上且套装在空心螺母的外部并与抵针座电连接;扣式电池的另一极点通过电池夹头与电路板电连接;扣式电池设置在电池绝缘套内。由以上所给出的技术方案,即可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而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点还在于在电路板的上平面上覆贴有反光纸。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光亮程度。发光管至少有2个,且发光管设在紧挨反光纸且接近电路板的边缘部位。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光亮程度,且令光亮点挨近人体管形脏器的内壁处,使光照和手术者的视觉更加清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得以实施后,其所具有的结构比已有技术简单和操作方便等特点,是不言而喻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所包括的电路板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将会对本技术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更加明了。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读附图1和2。具有照明装置的管形吻合器的抵针座组件,具有抵针座1、与抵针座1通过空心螺母6连结的芯轴2、塑料垫刀圈3、塑料透光罩壳4和电光照明装置5。而电光照明装置5由电源开关柱5-1、开关弹簧5-3、具有发光管5-2的电路板5-4、扣式电池5-5、小弹簧5-6、电池夹头5-7、电池绝缘套5-8组成;电源开关柱5-1的大直径端设在芯轴2的内腔,而电源开关柱5-1的小直径端设在空心螺母6的通孔内;开关弹簧5-3套装在电源开关柱5-1上,且其一端抵置在与芯轴2连结的空心螺母6的端面上,而其另一端则抵置在电源开关柱5-1的轴肩上;小弹簧5-6设在空心螺母6的通孔内,且其一端与电源开关柱5-1的小轴肩点焊连结,而其另一端可与扣式电源5-5的一极点相抵接;电路板5-4设置在抵针座1的平面上且紧紧套装在空心螺母6的外部并与抵针座1电连接;扣式电池5-5的另一极点通过电池夹头5-7与电路板5-4电连接;扣式电池5-5设置在电池绝缘套5-8内。在电路板5-4的上平面上覆贴有反光纸7。而发光管5-2有2个,且发光管5-2设在紧挨近反光纸7且接近电路板5-4的边缘部位。本技术的动态简要描述是,在开关弹簧5-3的作用下,电源开关柱5-1带动小弹簧5-6脱离扣式电池5-5的底部。在管形吻合器工作时,在管形吻合器推进机构所包括的芯轴7的推动下,电源开关柱5-1克服开关弹簧5-3的作用力向前运动,而令小弹簧5-6抵接在扣式电池5-5的底部,从而导通电源使发光管5-2发光照明。由于小弹簧5-6的存在,可以调节本技术的装配误差,特别是与管形吻合器的器身和推进机构之间的装接误差。同时由于小弹簧5-6与扣式电池5-5之间所形成的弹性接触,可以避免扣式电池5-5的移位。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照明装置的管形吻合器的抵针座组件,具有抵针座(1)、与抵针座(1)通过空心螺母(6)连结的芯轴(2)、垫刀圈(3)、透光罩壳(4)和电光照明装置(5),其特征在于电光照明装置(5)由电源开关柱(5-1)、开关弹簧(5-3)、具有发光管(5-2)的电路板(5-4)、扣式电池(5-5)、小弹簧(5-6)、电池夹头(5-7)、电池绝缘套(5-8)组成;电源开关柱(5-1)的大直径端设在芯轴(2)的内腔,而电源开关柱(5-1)的小直径端设在空心螺母(6)的通孔内;开关弹簧(5-3)套装在电源开关柱(5-1)上,且其一端抵置在与芯轴(2)连结的空心螺母(6)的端面上,而其另一端则抵置在电源开关柱(5-1)的轴肩上;小弹簧(5-6)设在空心螺母(6)的通孔内,且其一端与电源开关柱(5-1)的小轴肩固定连结,而其另一端可与扣式电源(5-5)的一极点相抵接;电路板(5-4)设置在抵针座(1)的平面上且套装在空心螺母(6)的外部并与抵针座(1)电连接;扣式电池(5-5)的另一极点通过电池夹头(5-7)与电路板(5-4)电连接;扣式电池(5-5)设置在电池绝缘套(5-8)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照明装置的管形吻合器的抵针座组件,其特征在于在电路板(5-4)的上平面上覆贴有反光纸(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照明装置的管形吻合器的抵针座组件,其特征在于发光管(5-2)至少有2个,且发光管(5-2)设在紧挨反光纸(7)且接近电路板(5-4)的边缘部位。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的是一种具有照明装置的管形吻合器的抵针座组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以电源开关柱的大直径端设在芯轴的内腔,而其小直径端设在空心螺母的通孔内;开关弹簧套装在电源开关柱上,且其一端抵置在与芯轴连结的空心螺母的端面上,而其另一端则抵置在电源开关柱的轴肩上;小弹簧设在空心螺母的通孔内,且其一端与电源开关柱的小轴肩固定连结,而其另一端可与扣式电源的一极点相抵接;电路板设置在抵针座的平面上且套装在空心螺母的外部并与抵针座电连接;扣式电池的另一极点通过电池夹头与电路板电连接;扣式电池设置在电池绝缘套内为其主要特征。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文档编号A61B17/068GK2664601SQ200320123308公开日2004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8日专利技术者马剑文 申请人:马剑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剑文
申请(专利权)人:马剑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