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精铣刨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9680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精铣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路面清理;(2)灌水泥浆;(3)标注铣刨深度;(4)铣刨;(5)平整度控制;(6)清除残渣;(7)灌缝。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可显著提升水泥路面平整度和抗滑性能,根据实际工程案例,可将IRI(国际平整度指数)值由原2.2~3.8m/km降低至铣刨后的0.8~2.1m/km,抗滑性能指标SFC可由小于40提升至70~80,并解决铣刨水泥路面过程中造成横缝和纵缝的啃边、破坏及水泥路面加铺薄沥青层常规的填缝料和薄沥青层加铺结构不适用的问题。适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精铣刨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精铣刨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使用年限长﹑防火性能优越﹑夜间行车可视性好,施工期间空气污染较沥青路面小等诸多优点。但水泥混凝土路面通车运营后,在车辆荷载作用和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下,会出现诸如错台、刻槽磨损严重等病害,降低路面平整度指标,并伴随着抗滑性能降低等,特别是抗滑性能衰减较快,对于隧道水泥路面由于汽车尾气不易消散、路面总体湿度大、车辆加减速频繁等原因抗滑性能快速衰减尤其严重,如不及时处置会带来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
[0003]水泥路面抗滑性能的提高,一般采用的处理手段有横向或纵向刻纹、抛丸、铣刨、加铺沥青或者抗滑层等处理方法,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如采用横向或纵向刻纹和抛丸的方式存在抗滑衰减较快、抗滑性能提升不明显及不能提高平整度的问题,采用常规的铣刨处理方式会对横缝和纵缝造成啃边、破碎等问题,横缝和纵缝的宽度由原来的5

8mm铣刨后为20

60mm,严重破坏了横缝和纵缝的结构,对水泥路面平整度和受力都造成的一定的影响,如水泥路面加铺薄沥青层也产生不利的影响。
[0004]针对上述提升水泥路面抗滑性方法存在不同缺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精铣刨工艺,采用先清缝后预灌水泥浆、对精铣刨工艺进行详细要求等措施,解决了水泥路面铣刨后的横缝和纵缝啃边及破碎的情况,同时提升了水泥路面平整度和抗滑性能,并针对加铺薄沥青层横缝和纵缝的填缝料提出了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显著提升水泥路面平整度和抗滑性能,可操作性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精铣刨工艺。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精铣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路面清理:清除水泥路面横缝和纵缝的填缝料、备衬条及杂物等,并更换水泥路面破碎板;(2)灌水泥浆:在水泥路面横缝及纵缝位置灌入早强水泥浆,其中水泥浆3天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深度不小于18mm,待强度大于30Mpa后才能进行精铣刨;(3)标注铣刨深度:铣刨前采用6米直尺逐板进行横向和纵向平整度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并标注铣刨深度;(4)铣刨:对于铣刨后水泥路面作为表层的,采用336刀头对水泥路面进行铣刨;对于铣刨后加铺沥青层的,采用336或762刀头对水泥路面进行铣刨;铣刨速度在6~12m/min;铣刨前水泥路面国际平整度指数≥3.0m/km,则铣刨深度为10~20mm;铣刨前水泥路面国际平整度指数≤3.0m/km,则铣刨深度为5~10mm;
(5)平整度控制:利用精铣刨设备安装的多点找平系统控制纵向平整度,要求纵向平整度<3mm;横向平整度控制:根据铣刨前逐板检测结果,动态调整铣刨机下刀深度,铣刨后采用6m塔尺测量相邻混凝土板横向平整度,要求横向平整度<3mm;(6)清除残渣:采用锯缝设备清除水泥路面横缝及纵缝位置的水泥浆残渣,锯缝后横缝及纵缝的深度不小于50mm;(7)灌缝:灌缝前清除缝内杂物,保持缝内洁净、干燥,再对水泥路面灌缝。
[000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早强水泥浆的塌落度在160~180mm,流动度在450~500mm,初凝时间在5~7小时,终凝时间18~22小时。
[000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早强水泥浆中还加入了钢渣微粉和煤矸石粉,钢渣微粉的加入量为早强水泥重量的3~5%,煤矸石粉的加入量为早强水泥重量的11~13%。
[000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早强水泥浆中还加入了钢渣微粉和煤矸石粉,钢渣微粉的加入量为早强水泥重量的4~5%,煤矸石粉的加入量为早强水泥重量的12~13%。
[0010]进一步地,所述煤矸石粉的粒度配级为:10~20mm的煤矸石粉80~100重量份、25~35mm的煤矸石粉40~60重量份、50~70mm的煤矸石粉80~100重量份、80~95mm的煤矸石粉70~90重量份。
[0011]进一步地,所述煤矸石粉的粒度配级为:10~20mm的煤矸石粉85~100重量份、25~35mm的煤矸石粉45~60重量份、50~70mm的煤矸石粉85~100重量份、80~95mm的煤矸石粉75~90重量份。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对于铣刨后水泥路面作为表层的,采用336刀头对水泥路面进行铣刨;对于铣刨后加铺沥青层的,采用336或762刀头对水泥路面进行铣刨;铣刨速度在8~12m/min;铣刨前水泥路面国际平整度指数≥3.0m/km,则铣刨深度为12~20mm;铣刨前水泥路面国际平整度指数≤3.0m/km,则铣刨深度为6~10mm。
[00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护栏两侧边缘采用小铣刨机进行专项处治,确保横向排水及平整度。
[00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中采用锯缝设备清除水泥路面横缝及纵缝位置的水泥浆残渣,锯缝后横缝及纵缝的深度在50~65mm。
[001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7)中灌缝前清除缝内杂物,保持缝内洁净、干燥,再对水泥路面灌缝;对于铣刨后水泥路面作为表层的,填缝料技术要求及施工工艺需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

2014)中的要求;对于铣刨后加铺沥青层的,应灌注改性热沥青,改性热沥青技术要求需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

2014)中的要求。
[0016]本专利技术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精铣刨工艺,相比较采用刻纹、抛丸及铣刨提升水泥路面抗滑性能存在抗滑衰减较快、抗滑性能提升不明显、不能提高平整度、铣刨水泥路面过程中造成横缝的啃边和破坏等的问题,采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精铣刨工艺,可显著提升水泥路面平整度和抗滑性能,根据实际工程案例,可将IRI(国际平整度指数)值由原2.2~3.8m/km降低至铣刨后的0.8~2.1m/km,抗滑性能指标SFC可由小于40提升至70~80,并解决铣刨水泥路面过程中造成横缝和纵缝的啃边、破坏及水泥路面加铺薄沥青层常规的填缝料和薄沥青层加铺结构不适用的问题。
[0017]本专利技术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精铣刨工艺,限定了早强水泥浆的塌落度、流动度、初凝时间以及终凝时间,避免水分损失过快导致的混凝土粘聚性差,浇筑质量差的问题,保证浇筑的质量,后续的铣刨效果更好;早强水泥浆中还加入了钢渣微粉和煤矸石粉,主要起到增强混凝土强度的作用,提升了水泥路面的抗滑性能,抗滑衰减更慢,铣刨效果更好;优化了煤矸石粉的粒度配级,起到进一步提高水泥路面平整度的作用,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铣刨前水泥路面横缝宽度图片;图2是利用传统铣刨工艺造成横缝及纵缝位置破碎的图片;图3是采用本专利技术工艺铣刨后横缝及纵缝完整无破碎的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可以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精铣刨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路面清理:清除水泥路面横缝和纵缝的填缝料、备衬条及杂物等,并更换水泥路面破碎板;(2)灌水泥浆:在水泥路面横缝及纵缝位置灌入早强水泥浆,其中水泥浆3天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深度不小于18mm,待强度大于30Mpa后才能进行精铣刨;(3)标注铣刨深度:铣刨前采用6米直尺逐板进行横向和纵向平整度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并标注铣刨深度;(4)铣刨:对于铣刨后水泥路面作为表层的,采用336刀头对水泥路面进行铣刨;对于铣刨后加铺沥青层的,采用336或762刀头对水泥路面进行铣刨;铣刨速度在6~12m/min;铣刨前水泥路面国际平整度指数≥3.0m/km,则铣刨深度为10~20mm;铣刨前水泥路面国际平整度指数≤3.0m/km,则铣刨深度为5~10mm;(5)平整度控制:利用精铣刨设备安装的多点找平系统控制纵向平整度,要求纵向平整度<3mm;横向平整度控制:根据铣刨前逐板检测结果,动态调整铣刨机下刀深度,铣刨后采用6m塔尺测量相邻混凝土板横向平整度,要求横向平整度<3mm;(6)清除残渣:采用锯缝设备清除水泥路面横缝及纵缝位置的水泥浆残渣,锯缝后横缝及纵缝的深度不小于50mm;(7)灌缝:灌缝前清除缝内杂物,保持缝内洁净、干燥,再对水泥路面灌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精铣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早强水泥浆的塌落度在160~180mm,流动度在450~500mm,初凝时间在5~7小时,终凝时间18~22小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精铣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早强水泥浆中还加入了钢渣微粉和煤矸石粉,钢渣微粉的加入量为早强水泥重量的3~5%,煤矸石粉的加入量为早强水泥重量的11~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精铣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早强水泥浆中还加入了钢渣微粉和煤矸石粉,钢渣微粉的加入量为早强水泥重量的4~5%,煤矸石粉的加入量为早强水泥重量的12~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琴林有贵杜荣耀易强农彬艺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交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