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的自动检测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967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的自动检测设备及方法,其包括用于检测动力电池盖板的防爆阀是否满足爆破值设计要求的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具有一或多个第一检测单元,每个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包括:第一龙门支架;第一上治具;第一下治具;第一检测气体接口;气压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具有上料状态和检测状态,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在所述检测状态时,所述第一下治具位于所述第一上治具的正下方,所述第一上治具和所述第一下治具合模以将动力电池盖板夹持于二者之间,所述第一上检测腔和所述第一下检测腔被动力电池盖板分隔且密封为独立的腔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动检测设备能够自动检测动力电池盖板的防爆阀是否满足爆破值的设计要求,并提高检测效率。并提高检测效率。并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的自动检测设备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的自动检测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电池生产制造业的影响十分巨大,为设备提供电源的电池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市场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动力电池盖板的组成部件包括顶盖片、极柱、防爆阀,而极柱和防爆阀通常焊接组装到顶盖片上。当极柱和防爆阀被焊接在顶盖片上后,目前会对动力电池进行气密性检测,以判断极柱及防爆阀的焊接质量,即是否存在漏焊,并判断动力电池盖板是否满足设计的气密性要求。然而,对于合格的动力电池盖板来说,除了需要满足气密性要求外,还需要检测防爆阀是否能够满足设计的爆破值要求,目前尚无针对爆破值检测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的自动检测设备及方法,能够自动检测动力电池盖板的防爆阀是否满足爆破值的设计要求,并提高检测效率,减少占用空间。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的自动检测设备,包括用于检测动力电池盖板的防爆阀是否满足爆破值设计要求的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具有一或多个第一检测单元,每个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包括:
[0005]第一龙门支架;
[0006]第一上治具,其可沿z轴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龙门支架上,所述第一上治具上设有第一上检测腔;
[0007]第一下治具,其用于携带动力电池盖板沿y轴移动,所述第一下治具上设有第一下检测腔;
>[0008]第一检测气体接口,其和所述第一上检测腔或所述第一下检测腔连通以喷入第一检测气体;
[0009]气压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第一上检测腔或所述第一下检测腔中以检测气压是否变化;
[0010]其中,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具有上料状态和检测状态,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在所述上料状态时,所述第一下治具偏离所述第一上治具正下方,以允许将动力电池盖板放置到所述第一下治具上;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在所述检测状态时,所述第一下治具位于所述第一上治具的正下方,所述第一上治具和所述第一下治具合模以将动力电池盖板夹持于二者之间,所述第一上检测腔和所述第一下检测腔被动力电池盖板分隔且密封为独立的腔体。
[0011]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治具上设有用于和动力电池盖板接触配合的上密封件,所述第一下治具上设有用于和动力电池盖板接触配合的下密封件。
[0012]在一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气体接口和所述第一上检测腔连通,所述气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上检测腔中;所述第一上治具和所述第一下治具二者中一者上设有多个定位销,另一者上设有多个定位槽,所述定位销和/或所述定位槽具有倾斜的定位引导斜面,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在所述检测状态时,所述定位销插入至所述定位槽中。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上治具沿z轴移动的第一下压气缸;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下治具沿y轴移动的第一移料驱动机构,所述第一下治具设置于第一滑座上,所述第一滑座可沿y轴移动地设置于第一y向导轨上。
[0014]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检测设备还包括用于检测动力电池盖板的气密性的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及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沿x轴依次布设,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第二龙门支架、及一或多个第二检测单元,每个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包括:
[0015]第二上治具,其可沿z轴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龙门支架上,所述第二上治具上设有第二上检测腔;
[0016]第二下治具,其用于携带动力电池盖板沿y轴移动,所述第二下治具上设有第二下检测腔;
[0017]第二检测气体接口;
[0018]质谱仪接口,其用于和质谱仪连接;
[0019]其中,所述第二检测气体接口和所述质谱仪接口中的一者和所述第二上检测腔连通,另一者和所述第二下检测腔连通;
[0020]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具有上料状态和检测状态,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在上料状态时,所述第二下治具偏离所述第二下治具正下方,以允许将动力电池盖板放置到所述第二下治具上;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在检测状态时,所述第二下治具位于所述第二上治具的正下方,所述第二上治具和所述第二下治具合模以将动力电池盖板夹持于二者之间,所述第二上检测腔和所述第二下检测腔被动力电池盖板分隔且密封为独立的腔体。
[0021]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检测气体接口和所述第二上检测腔连通,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在检测状态时所述质谱仪接口和所述第二下检测腔连通;所述第二检测单元还包括第二滑座,所述第二滑座可沿y轴移动地设置于第二y向导轨上,所述第二下治具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座上,所述第二滑座上设有第二检测气体出口,所述第二下治具上开设有和所述第二下检测腔连通的第二检测气体入口,所述第二检测气体出口通过管路或开设于所述第二滑座上的气体通道连通至所述第二检测气体出口,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在检测状态时所述质谱仪接口和所述第二检测气体出口对接连通,所述质谱仪接口和/或所述第二检测气体出口处设有密封圈。
[0022]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包括沿x轴依次布设的多个所述第二上治具和沿x轴依次布设的多个所述第二下治具,多个所述第二下治具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座上,所述第二滑座上设有沿x轴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二检测气体出口,每个所述第二下治具上开设有和所述第二下检测腔连通的第二检测气体入口,每个所述第二检测气体入口通过管路或开设于所述第二滑座上的气体通道连通至一个对应的第二检测气体出口。
[0023]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质谱仪接口可沿z轴移动地设置,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在
检测状态时所述质谱仪接口和所述第二滑座抵紧接触;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在上料状态时所述质谱仪接口低于所述第二滑座。
[0024]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检测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之间的中转定位盘,所述中转定位盘上设有多个用于放置动力电池盖板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具有定位斜面;所述自动检测设备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完成后的动力电池盖板移动到所述定位槽中的第一移料臂及用于将所述定位槽中的动力电池盖板移动至所述第二下治具上的第二移料臂;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沿y轴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每个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包括沿x轴依次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上治具和多个所述第一下治具,每个所述第一上治具上设置一个所述气压传感器,两个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沿共用第一y向导轨,两个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的第一下治具沿所述第一y向导轨移动地设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沿x轴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每个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包括沿x轴依次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二上治具和多个所述第二下治具,每个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多个所述第二下治具的第二下检测腔分别和同一个质谱仪接口连通。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的自动检测方法采用上述的自动检测设备,所述自动检测方法包括防爆阀是否满足爆破值设计要求检测步骤,该检测步骤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的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检测动力电池盖板的防爆阀是否满足爆破值设计要求的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具有一或多个第一检测单元,每个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包括:第一龙门支架;第一上治具,其可沿z轴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龙门支架上,所述第一上治具上设有第一上检测腔;第一下治具,其用于携带动力电池盖板沿y轴移动,所述第一下治具上设有第一下检测腔;第一检测气体接口,其和所述第一上检测腔或所述第一下检测腔连通以喷入第一检测气体;气压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第一上检测腔或所述第一下检测腔中以检测气压是否变化;其中,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具有上料状态和检测状态,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在所述上料状态时,所述第一下治具偏离所述第一上治具正下方,以允许将动力电池盖板放置到所述第一下治具上;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在所述检测状态时,所述第一下治具位于所述第一上治具的正下方,所述第一上治具和所述第一下治具合模以将动力电池盖板夹持于二者之间,所述第一上检测腔和所述第一下检测腔被动力电池盖板分隔且密封为独立的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治具上设有用于和动力电池盖板接触配合的上密封件,所述第一下治具上设有用于和动力电池盖板接触配合的下密封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气体接口和所述第一上检测腔连通,所述气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上检测腔中;所述第一上治具和所述第一下治具二者中一者上设有多个定位销,另一者上设有多个定位槽,所述定位销和/或所述定位槽具有倾斜的定位引导斜面,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在所述检测状态时,所述定位销插入至所述定位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上治具沿z轴移动的第一下压气缸;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下治具沿y轴移动的第一移料驱动机构,所述第一下治具设置于第一滑座上,所述第一滑座可沿y轴移动地设置于第一y向导轨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检测设备还包括用于检测动力电池盖板的气密性的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及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沿x轴依次布设,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第二龙门支架、及一或多个第二检测单元,每个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包括:第二上治具,其可沿z轴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龙门支架上,所述第二上治具上设有第二上检测腔;第二下治具,其用于携带动力电池盖板沿y轴移动,所述第二下治具上设有第二下检测腔;第二检测气体接口;质谱仪接口,其用于和质谱仪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检测气体接口和所述质谱仪接口中的一者和所述第二上检测腔连通,另一者和所述第二下检测腔连通;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具有上料状态和检测状态,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在上料状态时,所述第二下治具偏离所述第二上治具正下方,以允许将动力电池盖板放置到所述第二下治具上;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在检测状态时,所述第二下治具位于所述第二上治具的正下方,所述第二上治具和所述第二下治具合模以将动力电池盖板夹持于二者之间,所述第二上检测腔和所述第二下检测腔被动力电池盖板分隔且密封为独立的腔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凯夏朝阳熊壮崔帅山郭中行罗晓兵李杰黄福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明益信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