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栽食用菌工厂化菇房、设备配置及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96 阅读:5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瓶栽食用菌工厂化菇房、设备配置及生产工艺涉及食用菌瓶栽工厂化规模化栽培菇房结构设计,及配套专用设备合理搭配,属于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就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瓶栽食用菌工厂化菇房、设备配置及生产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要点是根据生产技术流程培养料拌料装瓶、灭菌、接种、菌丝培养、搔菌、智能育菇(催蕾、抑制、出菇)、采收和包装的生产技术工艺要求,根据日产量生产规模,依据生产菇种的生长周期(每个生长周期时间段)设计各功能区的栽培面积,严格计算设备的置放空间面积,菌种生产数量及其堆放位置面积等,每个功能室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合理布局,每个功能区的生长停留时间累加厂房的总体设计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瓶栽工厂化规模化栽培菇房结构设计,及配套专用设备 合理搭配,属于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领域。
技术介绍
从食用菌栽培生产演变过程看,食用菌从野生驯化到人工栽培经历多次创 新与生产方式变革,野生食用菌人工栽培是摸索食用菌自身设立生化演变和生 长特性规律基础上,创造与野生生态条件一致,模拟生产和经进行人工栽培, 如,简易塑料大棚(外加遮阳设施)等设施栽培,形成目前农户普遍栽培模式, 目前通过人工驯化栽培成功的食用菌达80种,但主要依靠自然气候在适合的生 长季节(指一年春秋两级的部分时间)大棚生产,属于季节性小农手工作坊式 栽培,产量起伏不定,高温季节和寒冷季节不能生长,没有按日生产食用菌的 工艺,存在规模小,劳动强度极大,成本较高,不能连续生产所生产出来的鲜 菇没有统一标准,利润空间小。食用菌工厂化有两种栽培模式, 一种是草腐菌生产模式,以双孢菇为代表, 以荷兰等国家为代表,培养基到生产企业购买,农场管种植,经销商管销售, 有最大的培养基生产企业CNC,CNC培养基在带有净化设备和中央电脑控制的封闭厂房进行实施拌料、发酵、接种和成品入库全过程,把配制好的蘑菇覆土材 料和优质的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瓶栽食用菌工厂化菇房、设备配置及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根据生产技术流程培养料拌料装瓶、灭菌、接种、菌丝培养、搔菌、智能育菇、采收和包装的生产技术工艺要求,根据日产量生产规模,实现连续周年生产,依据生产菇种的生长周期设计各功能区的栽培面积,严格计算设备的置放空间面积,菌种生产数量及其堆放位置面积,每个功能室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合理布局,每个功能区的生长停留时间累加厂房的总体设计面积;根据生产规模来配置和设备生产能力设计购置设备的台数相对配套;在每个功能区配套所控制生态环境条件,提供具体设备选型,进行环境监控,各功能室所控制的条件也不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瓶栽食用菌工厂化菇房、设备配置及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根据生产技术流程培养料拌料装瓶、灭菌、接种、菌丝培养、搔菌、智能育菇、采收和包装的生产技术工艺要求,根据日产量生产规模,实现连续周年生产,依据生产菇种的生长周期设计各功能区的栽培面积,严格计算设备的置放空间面积,菌种生产数量及其堆放位置面积,每个功能室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合理布局,每个功能区的生长停留时间累加厂房的总体设计面积;根据生产规模来配置和设备生产能力设计购置设备的台数相对配套;在每个功能区配套所控制生态环境条件,提供具体设备选型,进行环境监控,各功能室所控制的条件也不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栽食用菌工厂化菇房、设备配置及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 功能室设立根据食用菌瓶栽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各功能室,根据生 产技术流程培养料拌料装瓶、灭菌、接种、菌丝培养、搔菌、智能育菇、采收 和包装流程设计,配有原料周转库,原料配置、拌料装瓶、灭菌室,接种室, 菌丝培菌室,搔菌室、智能育菇室,采收和包装室和低温冷库,根据生产量配 置实验装准备室和二级出菌种培养室,同时配有配电室、锅炉房等附属设施;(2) 工艺流程设定根据生产技术流程培养料拌料装瓶、灭菌、接种、 菌丝培养、搔菌、智能育燕、采收和包装流程;(3) 工厂化厂房面积计算和功能室设施及设备配备A、 配有原料周转库以日产吨数所需原料,备出15天原料,计算摆放面 积,原料库采用有防雨、通风的水泥地面库房即可;B、 原料配置、拌料装瓶、灭菌室按照日生产量配置自动拌料机械、自 动装瓶设备和高压灭菌设备,同时配备锅炉;计算配置台数,占地面积空间,以流程为基础设计布局方位,以每台设备的占地面积总和计算功能室面积,以 系数2进行折算装瓶灭菌室面积;自动拌料机械选用带有自动加水装置、原料提升装置和清洗功能的自动搅 拌设备;自动装瓶设备选用适合容量1100毫升或850毫升国产专利产品,依据生产量和自动装瓶机的性能设计台数和高压灭菌设备,同时依据灭菌器定额 配备相应的锅炉吨数;耐高温高压瓶和筐高压聚丙烯耐蒸汽压力为0.3-0.5 Mpa,温度 121-126。C,使用寿命30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平肖千明苏君伟张伟春马兴全刘春和李超盛军张敏孙莉雯李红刘娜刘俊杰张季军孙利平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东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