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大棚的自然通风天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9353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50
一种光伏大棚的自然通风天窗,包括光伏板和窗框,所述窗框为上横杆、下横杆以及两侧杆围成的框形结构;光伏板的上端和窗框的上端相连,两者呈倒“V”型形状布置;在窗框内设置有窗扇,窗扇的两侧分别通过旋转轴与窗框的侧杆连接;旋转轴至窗扇上端的距离小于到窗扇下端的距离;在窗扇上端内侧面上设置有拉绳,拉绳的自由端向下延伸;当窗扇的上部向下旋转时,所述光伏板与窗扇之间形成热压风道。通过向下拉动拉绳带动窗扇的上部向下旋转,使得光伏板与窗扇之间形成热压风道,利用光伏板在光伏发电运行时出现光伏板温升的现象产生的热压差,增强自然通风动力,利用“热压通风”的原理将大棚内空气通过天窗加速排出棚外,从而提升通风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大棚的自然通风天窗


[0001]本技术涉及现代农业大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大棚的自然通风天窗。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双碳战略和农业现代化的大趋势下,农光互补型项目得到了快速发展,“光伏一体化大棚”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出现。现代化的光伏一体化大棚在密封保温性、承重结构等方面都有了更高要求,在冬季能够保证更好的棚内环境。然而,在非冬季,由于光伏一体化大棚无法像传统薄膜大棚那样掀开薄膜来透气,光伏大棚的通风换气已成为一大难点问题。而在农业大棚中,通风是必要的,一方面是排除余热余湿,减少霉菌,促进生长发育,另一方面是保证充足的新鲜空气,促进光合作用。
[0003]现有光伏大棚的通风天窗结构,对棚顶聚集的热空气无法快速排出,且天窗的启闭主要采用电机驱动,需要提供电力输入,无法适用于野外大棚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大棚的自然通风天窗,能够加速排出棚顶聚集的热空气,通过手动开启且天窗能够自动闭合,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光伏大棚的自然通风天窗,包括光伏板和窗框,所述窗框为上横杆、下横杆以及两侧杆围成的框形结构;
[0006]光伏板的上端和窗框的上端相连,两者呈倒“V”型形状布置;
[0007]在窗框内设置有窗扇,窗扇的两侧分别通过旋转轴与窗框的侧杆连接;旋转轴至窗扇上端的距离小于到窗扇下端的距离;
[0008]在窗扇上端内侧面上设置有拉绳,拉绳的自由端向下延伸;
[0009]当窗扇的上部向下旋转时,所述光伏板与窗扇之间形成热压风道。
[0010]优选的,所述上横杆的下表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下横杆的上表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β;其中α和β均为锐角;窗扇闭合时,窗扇的上端面抵靠在上横杆的下表面上,窗扇的下端面抵靠在下横杆的上表面上。
[0011]优选的,窗扇的上端面与上横杆的下表面之间、以及窗扇的下端面与下横杆的上表面之间均设置有密封条。
[0012]优选的,密封条固接在窗扇的上端面、以及下端面上;在窗扇的上端面、下端面分别设置至少两条密封条。
[0013]优选的,所述上横杆的下表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下横杆的上表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β;其中α=β。
[0014]优选的,还包括上防水盖和下防水盖;当窗扇闭合时,所述上防水盖和下防水盖盖在窗扇与窗框的侧杆形成的纵向窗缝处。
[0015]优选的,所述下防水盖固接在窗扇下部的两侧位置处;在窗框的侧杆上部设置有滑轨,所述上防水盖滑动安装在滑轨上。
[0016]优选的,所述下防水盖上端面的高度低于旋转轴的高度。
[00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1)本技术所提供的通风天窗结构,通过向下拉动拉绳带动窗扇的上部向下旋转,使得光伏板与窗扇之间形成热压风道,利用光伏板在光伏发电运行时出现光伏板温升的现象产生的热压差,增强自然通风动力,利用“热压通风”的原理将大棚内空气通过天窗加速排出棚外,从而提升通风效率。
[0019](2)本技术中利用拉绳的方式开启窗扇,当窗扇开启后,拉绳的自由端可以绑缚在大棚内部的物体上即可保持窗扇开启状态。由于旋转轴到窗扇上端的距离略小于到窗扇下端的距离,松开拉绳,窗扇由于重力作用自然回旋至闭合状态。因此,本技术无需电力输入即可手动开启窗扇,以及利用窗扇的重力实现窗扇的自动关闭。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自然通风天窗的端面示意图(窗扇处于关闭状态);
[0022]图2为本技术中窗框、窗扇以及下防水盖、上防水盖装配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窗扇处于关闭状态);
[0023]图3为本技术中窗框、窗扇以及下防水盖、上防水盖装配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窗扇处于打开状态);
[0024]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自然通风天窗排风时的空气流动示意图;
[0025]附图标号说明:1

窗扇;2

下防水盖;3

上防水盖;4

窗框;401

上横杆;402

下横杆;403

侧杆;5

旋转轴;6

密封条;7

拉绳;8

滑轨;9

光伏板;10

热压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8]结合图1至图4所示,一种光伏大棚的自然通风天窗,包括光伏板9和窗框4,所述窗框4为上横杆401、下横杆402以及两侧杆403围成的框形结构;窗框4为窗扇1的支撑结构;
[0029]光伏板9的上端和窗框4的上端相连,两者呈倒“V”型形状布置;在窗框4内设置有窗扇1,窗扇1的两侧分别通过旋转轴5与窗框4的侧杆403连接;旋转轴5至窗扇1上端的距离小于到窗扇1下端的距离;在窗扇1上端内侧面上设置有拉绳7,拉绳7的自由端向下延伸;
[0030]结合图4所示,拉动拉绳7可使窗扇1通过旋转轴5逆时针旋转至开启状态,从而实
现自然通风;此时,所述光伏板9与窗扇1之间形成热压风道10。利用光伏板9在光伏发电运行时出现光伏板9温升的现象产生的热压差,增强自然通风动力,利用“热压通风”的原理将大棚内空气通过天窗加速排出棚外(图中实线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从而提升通风效率。由于旋转轴5到窗扇1上端的距离略小于到窗扇1下端的距离,松开拉绳7,窗扇1由于重力作用自然回旋至闭合状态。
[0031]结合图1、图4所示,所述上横杆401的下表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下横杆402的上表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β;其中α和β均为锐角;窗扇1闭合时,窗扇1的上端面抵靠在上横杆401的下表面上,窗扇1的下端面抵靠在下横杆402的上表面上,此时上横杆401的下表面、下横杆402的上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大棚的自然通风天窗,包括光伏板(9)和窗框(4),所述窗框(4)为上横杆(401)、下横杆(402)以及两侧杆(403)围成的框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光伏板(9)的上端和窗框(4)的上端相连,两者呈倒“V”型形状布置;在窗框(4)内设置有窗扇(1),窗扇(1)的两侧分别通过旋转轴(5)与窗框(4)的侧杆(403)连接;旋转轴(5)至窗扇(1)上端的距离小于到窗扇(1)下端的距离;在窗扇(1)上端内侧面上设置有拉绳(7),拉绳(7)的自由端向下延伸;当窗扇(1)的上部向下旋转时,所述光伏板(9)与窗扇(1)之间形成热压风道(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大棚的自然通风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杆(401)的下表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下横杆(402)的上表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β;其中α和β均为锐角;窗扇(1)闭合时,窗扇(1)的上端面抵靠在上横杆(401)的下表面上,窗扇(1)的下端面抵靠在下横杆(402)的上表面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洋潘佩瑶张坚勇帅海乐杨垣赖振彬谢辉刘灿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