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血样本多项联检的微流控芯片及全血检、测方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9340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体外诊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血样本多项联检的微流控芯片、方法、系统。该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基体,芯片基体上设置有进样槽、多个试剂槽、与试剂槽对应设置的试剂阀门,以及通过微流道与试剂阀门连通的多个包被槽;进样槽通过管路连通其中一试剂阀门,进样的待测全血样本通过该试剂阀门流经包被槽;试剂槽与试剂阀门对应连通,流入试剂阀门的试剂通过微流道依次流入包被槽,试剂槽至少用于容置酶标抗体或发光底物。该微流控芯片可直接进行全血样本的检测,无需分离血细胞,避免了分离血细胞带来的结果偏差;微流控芯片结构简单,可控性高,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实现全血样本中多项待检测抗原或抗体的联检,降低了检测成本。检测成本。检测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血样本多项联检的微流控芯片及全血检、测方法、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体外诊断
,尤其涉及一种全血样本多项联检的微流控芯片及、方法、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体外诊断领域,如何实现全血样本中的待检测物进行有效的检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对全血细胞的检测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进行。
[0003]第一种方法是:通过将血细胞从全血中分离后,进行血清或血浆的检测分析。然而现有技术分离血细胞的方法,存在容易受温湿度或者施加外力的影响,导致血细胞破裂或分离不完全、可控性较差、耗时都长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差等问题。
[0004]第二种方法是:通过在全血中添加溶血剂,将血细胞溶解后,再根据血细胞计数得出红细胞比容(HCT)值,最后,对全血测试的结果进行HCT校准,实现全血的检测。这种检测方法既要准确测量出溶血稀释后的待检测抗体的浓度,又要准确进行血细胞计数,需要复杂的测量系统才能实现,并且在全血样本稀释过程中,全血样本与稀释液的加样误差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偏差,且HCT的测量误差会累积到测量结果中,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血样本多项联检的微流控芯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直接检测全血样本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血样本多项联检的微流控芯片无需分离或溶解血细胞,可直接进行全血样本的检测,即可测得全血样本中待测物的浓度。避免了分离血细胞和稀释全血样本带来的结果偏差,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操作简单;还可实现全血样本中多项待检测物的联测,降低检测成本。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全血样本多项联检的微流控控芯片,包括:芯片基体,所述芯片基体上设置有进样槽、多个试剂槽、与所述试剂槽对应设置的试剂阀门以及通过微流道与所述试剂阀门连通的多个包被槽;其中,
[0008]所述进样槽通过管路连通其中一试剂阀门,进样的待测全血样本通过该试剂阀门流经所述包被槽;
[0009]所述试剂槽与所述试剂阀门对应连通,流入所述试剂阀门的试剂通过微流道依次流入所述包被槽,其中,所述试剂阀门根据所需试剂加入的顺序能够开启或关闭,所述试剂槽至少用于容置酶标抗体/抗原或发光底物;
[0010]多个所述包被槽用于包被不同抗原或捕获抗体,待测的全血样本与包被抗原或抗体、以及酶标抗原或抗体特异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免疫复合物中的酶催化发光底物产生光信号,实现全血样本的抗原或抗体多项联检。
[001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全血样本多项联检的微流控芯片可直接进样全血样本,即可测得全血样本中待检测抗体的浓度,无需分离血细胞,避免了分离血细胞和稀释全血样本带
来的结果偏差;加样量少,可实现少量全血样本的检测;微流控芯片的结构简单,可控性高,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还可实现全血样本中多项待检测抗原或抗体的联测,降低检测成本。
[00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全血样本中待检测物可以为全血中的血清蛋白或血浆蛋白。例如,清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血清球蛋白、免疫血清球蛋白,白蛋白等。
[0013]可选地,多个所述试剂槽在所述芯片基体并排设置,形成试剂区;
[0014]多个所述试剂阀门并排设置,形成阀门区;
[0015]多个所述包被槽并排设置,形成反应区;
[0016]其中,所述试剂槽、所述试剂阀门以及所述包被槽的排布方向相同。
[0017]可选地,所述试剂区、所述试剂阀门与所述反应区在所述芯片基体上依次并列排布。
[0018]可选地,所述试剂槽至少设置3个,分别用于容置酶标抗原或抗体、清洗液及发光底物。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试剂槽包括第一试剂槽、第二试剂槽、第三试剂槽和第四试剂槽。所述第一试剂槽容置有酶标抗原或抗体,其中,酶标抗原/抗体包括但不限于三种酶标抗原/抗体;所述第二试剂槽容置有清洗液,所述第三试剂槽容置有备用清洗液,所述第四试剂槽容置有发光底物。
[0020]可选地,所述试剂阀门至少设置3个,分别与所述试剂槽一一对应连通。
[002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试剂阀门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上述试剂阀门可防止微流道中的液体倒流。
[0022]可选地,所述微流道包括主流道和多个分流道,其中,主流道连接各所述包被槽;多个分流道连接在多个所述试剂阀门与所述主流道之间。
[00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通过分流道与主流道连通,所述主流道连通所述反应区的包被槽。
[002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门分别通过管路连接有所述进样槽和所述第一试剂槽;所述第二阀门通过管路连接有所述第二试剂槽、所述第三阀门通过管路连接有所述第三试剂槽,所述第四阀门通过管路连接有所述第四试剂槽。
[0025]将全血样本加入进样槽,通过第一阀门进入反应区的包被槽,与包被槽包被的抗原或抗体,进行特异结合,形成抗原/抗体

待检测物的复合物;然后,第一试剂槽的酶标抗原或抗体通过第一阀门进入反应区的包被槽,与包被槽的抗原/抗体

待检测物的复合物反应,形成包被抗原/抗体

待检物

酶标抗原/抗体的复合物。
[0026]可选地,所述包被槽设置3个以上;相邻所述包被槽之间的流道设置有弯道。
[002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反应区包括但不限于第一包被槽、第二包被槽和第三包被槽,其中,所述包被槽的数量,可根据全血样本中待检测抗体的数量而增加。所述第一包被槽与所述第二包被槽之间、所述第二包被槽与所述第三包被槽之间均设置有弯道;弯道可以隔离各包被区,防止光串扰,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028]所述第一包被槽包被有第一抗原或抗体,所述第二包被槽包被有第二抗原或抗体,所述第三包被槽包被有第三抗原或抗体,所述第一抗原或抗体、所述第二抗原或抗体和所述第三抗原或抗体均不相同。
[002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试剂槽包括三种酶标抗原或抗体,其中,所述三种酶标抗原或抗体分别与所述全血样本中三种待检测物相对应。
[003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三种酶标抗原或抗体为混合物,分别与全血样本中三种待检测物特异反应,形成抗原/抗体

待检测物

酶标抗原/抗体的复合物。
[003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酶标抗原/抗体包括但不限于三种酶标抗原的混合物,例如,四种酶标抗原/抗体的混合物,五种酶标抗原/抗体的混合物。
[003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根据全血样本中待检测物的数量,在反应区设置不同数量的包被槽,在包被槽中包被相应数量的特异抗原或抗体,再根据全血样本中待检测物的数量,设置相应数量的酶标抗原/抗体混合物。
[003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酶标抗原/抗体还可将未反应的全血样本推离反应区,酶标抗原/抗体的用量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血样本多项联检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片基体,所述芯片基体上设置有进样槽、多个试剂槽、与所述试剂槽对应设置的试剂阀门,以及通过微流道与所述试剂阀门连通的多个包被槽;其中,所述进样槽通过管路连通其中一所述试剂阀门,进样的待测全血样本通过该试剂阀门流经所述包被槽;所述试剂槽与所述试剂阀门对应连通,流入所述试剂阀门的试剂通过微流道依次流入所述包被槽,其中,所述试剂阀门根据所需试剂加入的顺序开启或关闭,所述试剂槽至少用于容置酶标抗体或发光底物;多个所述包被槽用于包被不同抗原或捕获抗体,待测的全血样本与包被抗原或抗体、以及酶标抗原或抗体特异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免疫复合物中的酶可以催化发光底物产生光信号,实现全血样本的抗原或抗体多项联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试剂槽在所述芯片基体并排设置,形成试剂区;多个所述试剂阀门并排设置,形成阀门区;多个所述包被槽并排设置,形成反应区;其中,所述试剂槽、所述试剂阀门以及所述包被槽的排布方向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区、所述试剂阀门与所述反应区在所述芯片基体上依次并列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槽至少设置3个,分别用于容置酶标抗体或抗原、清洗液或发光底物;所述试剂阀门至少设置3个,分别与所述试剂槽一一对应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玲董丽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瑞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