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风力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922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基座、发电组件、支撑管体、转动杆体、安装管体、伺服电机、横向安装架、两个风力轮组件、导向风罩,两风力轮组件分别设于转动杆体的两侧,所述导向风罩包括出口端与进口端,所述出口端上设置有隔板,所述导向风罩用于实现气流由进口端向出口端集中,且用于实现气流在出口端处被隔板分隔形成两股气流,且两股气流分别与两风力轮组件相互靠近的一端接触。其解决了现有风力发电系统中存在的风力逃逸、发电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而且辅助PLC自动控制风力轮组件的方向、检测发电组件转速,当发电组件转速超最大转速时,能自动减速,当发电组件转速超过切出转速时,能自动停机。停机。停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风力发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风力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2080632B中公开有一种风力发电系统,包括并列安装的若干风轮、设置于所述风轮前端的制动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风轮之间的发电机,发电机上安装有发电机双转子齿轮,每个风轮包括由顶部转子中心和底部转子中心构成的轴、若干绕所述轴呈放射状分布的扇叶,以及以每个所述风轮的扇叶外边缘为内径设置的风轮齿轮,风轮齿轮与发电机双转子齿轮分别啮合。本技术的风力发电系统由于采用双轮式设计,使之达到传动平衡,减少磨损。风轮上安装的齿轮是发电机转子齿轮的整倍数,故不需要齿轮箱的增速作用,但同时又做到了发电机转子的高转速。制动系统采用分风板的开合,安全,可靠,高效地保护了发电机。
[0003]该风力发电系统利用分风板的结构实现了风力想两个风轮的输送,但是也会因为该分风板使得风力向外的逃逸,从而导致能量的较大损伤,使得发电的效率并不高。甚至,向外逃逸的风力会在风轮周围形成紊流,从而再次降低该风力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风力发电装置,其解决了现有风力发电系统中存在的风力逃逸、发电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基座、设于基座内的发电组件、设于基座上的支撑管体、可转动地设于支撑管体内且与发电组件连接的转动杆体、可转动地设于支撑管体外的安装管体、设于支撑管体或基座上驱动安装管体转动的伺服电机、连接设于安装管体上的横向安装架、可转动地设于横向安装架上的两个风力轮组件、设于横向安装架上的导向风罩,两风力轮组件分别设于转动杆体的两侧,且两风力轮组件分别与转动杆体传动相连,所述导向风罩包括靠近风力轮组件的出口端与远离风力轮组件的进口端,所述出口端上设置有用于将气流分隔导向至两个风力轮组件的隔板,所述导向风罩用于实现气流由进口端向出口端集中,且用于实现气流在出口端处被隔板分隔形成两股气流,且两股气流分别与两风力轮组件相互靠近的一端接触。
[0006]进一步的,所述风力轮组件包括可转动地设于横向安装架上的上盘体、下盘体及均布安装于上盘体与下盘体之间的多个叶片结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叶片结构包括框架、设于框架中部的叶片主体、设于框架上下两端上的锁紧孔,所述叶片结构通过锁紧孔与上盘体、下盘体实现螺栓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叶片主体成弧形,形成一弧形凹陷部,所述叶片主体的周侧与框架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框架的中部为镂空结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出口端的位置位于上盘体与下盘体之间,且位于上盘体的轴心与
叶片结构的末端之间。
[0011]进一步的,所述风力轮组件的连接一风力轴,风力轴上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转动杆体上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之间通过转动连接杆及设于转动连接杆上的第三锥齿轮传动相连。
[0012]进一步的,所述隔板的最大宽度大于两风力轮组件之间的最小间距,所述隔板位于导向风罩的一端呈尖锐状,所述隔板远离导向风罩的一端上具有倾斜导向部。
[0013]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方案主要利用导向风罩实现气流由进口端向出口端集中,并且利用隔板将气流分隔形成两股气流,并且两股气流分别与两风力轮组件相互靠近的一端接触,这样就会实现两个风力轮组件形成夹持气流的状态,从而实现气流在该两个风力轮组件之间实现集中与流动,实现较好的风力的聚集,实现更好的发电效率的实现。
[0015]2、风力轮组件的设置,可以实现易拆、易更换,而且也会更加轻便。特别是框架可以采用镂空结构,而叶片主体可以采用轻薄材质,如碳纤维等,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叶片结构的重量,而利用上盘体、下盘体来实现结构的稳定性。另外叶片主体成弧形,形成一弧形凹陷部,这样在面对进入的气流时,可以更好地实现风力的驻留,而在叶片主体转动后,也能够实现气流形成一定的角度吹向另一风力轮组件,从而形成两个风力轮组件的对冲,从而实现相互之间的转向的增益,从而提高效率。另外,出口端的位置位于上盘体与下盘体之间,且位于上盘体的轴心与叶片结构的末端之间,这样可以有效实现气流的集中,实现气流对其中一个叶片结构较好的冲击。
[0016]3、通过风力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转动连接杆、第三锥齿轮的设置,实现风力轮组件与转动杆体之间形成传动,从而实现有效的发电,而且这种传动是采用杆传动的方式,可以实现传动的稳定性与高效性。
[0017]4、所述隔板的最大宽度大于两风力轮组件之间的最小间距,所述隔板位于导向风罩的一端呈尖锐状,所述隔板远离导向风罩的一端上具有倾斜导向部。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实现隔板对气流的分隔以及对于气流的导向,并且实现与叶片结构形成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实现更好的风力的聚集。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省略了导向风罩的主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风力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叶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24]图7是风力轮组件与隔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风力轮组件与入风导引面、出风导引面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1、基座;2、发电组件;3、支撑管体;31、转动杆体;32、第二锥齿轮;4、安装管体;41、伺服电机;42、横向安装架;5、风力轮组件;51、上盘体;52、下盘体;53、叶片结构;531、框架;
532、叶片主体;533、锁紧孔;534、弧形凹陷部;535、镂空部;54、风力轴;55、第一锥齿轮;6、导向风罩;61、进口端;62、出口端;63、隔板;631、入风导引面;632、出风导引面;71、转动连接杆;72、第三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8]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9]参考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基座1、设于基座1内的发电组件2、设于基座1上的支撑管体3、可转动地设于支撑管体3内且与发电组件2连接的转动杆体31、可转动地设于支撑管体3外的安装管体4、设于支撑管体3或基座1上驱动安装管体4转动的伺服电机41、连接设于安装管体4上的横向安装架42、可转动地设于横向安装架42上的两个风力轮组件5、设于横向安装架42上的导向风罩6,两风力轮组件5分别设于转动杆体31的两侧,且两风力轮组件5分别与转动杆体31传动相连,所述导向风罩6包括靠近风力轮组件5的出口端62与远离风力轮组件5的进口端61,所述出口端62上设置有用于将气流分隔导向至两个风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设于基座内的发电组件、设于基座上的支撑管体、可转动地设于支撑管体内且与发电组件连接的转动杆体、可转动地设于支撑管体外的安装管体、设于支撑管体或基座上驱动安装管体转动的伺服电机、连接设于安装管体上的横向安装架、可转动地设于横向安装架上的两个风力轮组件、设于横向安装架上的导向风罩,两风力轮组件分别设于转动杆体的两侧,且两风力轮组件分别与转动杆体传动相连,所述导向风罩包括靠近风力轮组件的出口端与远离风力轮组件的进口端,所述出口端上设置有用于将气流分隔导向至两个风力轮组件的隔板,所述导向风罩用于实现气流由进口端向出口端集中,且用于实现气流在出口端处被隔板分隔形成两股气流,且两股气流分别与两风力轮组件相互靠近的一端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轮组件包括可转动地设于横向安装架上的上盘体、下盘体及均布安装于上盘体与下盘体之间的多个叶片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结构包括框架、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敬斌连昱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泉州市中盛水利水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