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极软岩隧道掌子面的超前支护结构、复合旋喷桩
[0001]本技术属于隧道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极软岩隧道掌子面的超前支护结构以及用于极软岩隧道掌子面超前支护的复合旋喷桩。
技术介绍
[0002]在极软岩地区开挖隧道,由于岩土体的物理特性差,很容易造成掌子面和围岩的变形破坏,为避免这种情况,需要对掌子面位置的围岩提供超前支护。传统的掌子面锚杆支护方式,需先钻洞、清理孔洞,再设置锚杆和注浆,工艺繁琐,并且没有明显改善掌子面前方核心土的物理特性,另外采用钢筋锚杆时对于隧道开挖破拆造成了施工困难。
[0003]现有布设水平旋喷桩的方式在超前支护中得到了普及。但是,在极软岩隧道采用某种结构进行掌子面超前加固时,需要改善掌子面岩土体的特性,同时该结构也需要很强的抗拉强度,才能保证掌子面的稳定性。因此,现有的单一水平旋喷桩的结构设置方式无法满足掌子面的稳定性。
[0004]为此,有技术通过设计一种复合结构来解决该技术问题,例如,公开号为CN207829905U、名称为“一种风积沙地层暗挖隧道超前立体支护结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极软岩隧道掌子面的超前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由设置在掌子面位置的多个水平复合旋喷桩构成,所述水平复合旋喷桩沿当前施工位置的隧道走向设置,且所述水平复合旋喷桩由水平旋喷桩和设置于水平旋喷桩内的加强筋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前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水平复合旋喷桩均匀布设在掌子面上半部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前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前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FRP筋选自BFRP筋、GFRP筋、CFRP筋中的任意一种。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彦君,吴红刚,李军,王翔,尉敏,李永强,王朋,朱宝龙,程峰,张俊德,潘红伟,朱兆荣,王永翔,赵守全,牌立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