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压输水管道的消能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9126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高压输水管道的消能井,其特点是:它包括箱体、隔板组件和消能组件,所述箱体内设置所述隔板组件并固连,隔板组件将箱体分隔为进口室和出口室,箱体的进口室与高压输水管道的上游密封连接,箱体的出口室与高压输水管道的下游密封连接,所述消能组件置于箱体的进口室内并固连。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效果显著的优点。效果显著的优点。效果显著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压输水管道的消能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输水管道
,特别涉及高压输水管道的消能技术,是一种用于高压输水管道的消能井,是一种减少管道内水流动能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落差较大、沿程较长的输水管道中,出现水锤现象时容易发生空蚀和空蚀破坏,水流的失稳容易产生振动和噪声,在处于明流满流交替状态时,对管道极其不利,所以要考虑在自身管道结构中消除水流挟带的能量。
[0003]实际工程中比较常见的两种处理方法是,一种是通过自身管道结构保证管道运行,即采用高强度的高压输水管道,但是这种会造成输水管道的投资比较大;一种为降低造价,使用强度较低些的输水管道,管道上设置调压阀以降低管道内压力,但阀门使用寿命比较短,可靠性不能保证,如被损坏,维修相当困难,可能会大面积停水。以上两种方法都有可能会对整个输水管网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出现局部管道爆裂,造成整个管网瘫痪,保证不了输水管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能形成无法估量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因此,必须采用切实有效又安全可靠的高压输水管道消能减压技术。
[0004]在高压输水管道设置消能装置能够很好解决经济和安全运行问题,它能够在较小空间和较短距离内,安全地降低管道内势能与动能,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使上游管道水流与下游管道水流很好地衔接,避免溢流。兼顾考虑水流引起的空蚀、脉动、振动等破坏作用,保证输水管道、消能构筑物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要求;在经济方面,从工程总体出发,综合考虑长期利益,在高压输水管道设置消能装置能够产生工程量少、造价低、施工便利以及工期缩短等有利因素,建成后便于长期管理运用以及节省维护检修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高压输水管道的消能井,既能够降低管道内势能与动能,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使上游管道水流与下游管道水流很好地衔接,避免溢流;又能够保证输水管道、消能构筑物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用于高压输水管道的消能井,其特征是:它包括箱体、隔板组件和消能组件,所述箱体内设置所述隔板组件并固连,隔板组件将箱体分隔为进口室和出口室,箱体的进口室与高压输水管道的上游密封连接,箱体的出口室与高压输水管道的下游密封连接,所述消能组件置于箱体的进口室内并固连。
[0007]所述箱体的进口室设置进口管,所述进口管的进水口与高压输水管道的上游密封连接,进口管的出水口朝向箱体的底面与进口室连通。
[0008]在箱体的进口室内设置防冲板,所述防冲板置于进口管的出水口对应处并固连。
[0009]所述防冲板为钢板。
[0010]所述箱体的出口室内设置出口管,所述出口管的进水口与出口室连通,出口管的出水口与高压输水管道的下游密封连接。
[0011]在箱体的出口室内设置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位于出口管的上方与外界连通。
[0012]所述箱体包括底板、顶板、进口边墙、右边墙、出口边墙、左边墙和检修盖板,所述箱体底部为所述底板,所述顶板置于所述底板上方,所述进口边墙、所述右边墙、所述出口边墙和所述左边墙依次首尾相接密封固连形成边墙,形成的边墙同时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且分别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密封固连形成箱体,在箱体顶板的出口室处设置检修口,所述检修盖板置于检修口处并铰接;所述进口管置于所述进口边墙处并密封固连,所述出口管置于所述出口边墙处并密封固连,所述防冲板置于箱体进口室的底板处、进口管的出水口对应位置并固连,溢流管置于箱体出口室的右边墙或出口边墙或左边墙处、出口管的上方与外界连通。
[0013]所述隔板组件由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组成,所述第一隔板置于箱体内,第一隔板的顶端及两侧与箱体的顶板及右边墙和左边墙密封固连、底端与箱体的底板之间形成第一过流口;所述第二隔板置于箱体内、第一隔板与出口边墙之间靠近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的底端及两侧与箱体的底板及右边墙和左边墙密封固连、顶端与箱体的顶板之间形成第二过流口,第二隔板的顶端位于第一隔板的下部1/3~1/2处,从而与第一隔板的下部之间有重叠;所述第三隔板水平置于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第二隔板的上方,第三隔板的一端与第一隔板密封固连、另一端与第二隔板的顶端之间形成第三过流口,第三隔板的两侧与箱体的右边墙和左边墙密封固连;所述第四隔板置于箱体内、第二隔板与出口边墙之间靠近第二隔板,第四隔板的两侧与箱体的右边墙和左边墙密封固连,第四隔板的底端与第二隔板之间有重叠,第二隔板的侧面与第四隔板的侧面、以及第四隔板的底端与箱体的底板之间为第四过流口,第四隔板的顶端与箱体的顶板之间为第五过流口。
[0014]所述消能组件由若干根消能柱组成,若干根消能柱呈梅花桩式垂直设置在进口室内,消能柱的底端与箱体的底板固连、顶端与箱体的顶板固连。
[0015]所述消能柱为圆柱体。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消能井通过将箱体分隔为进口室和出口室、且进口室形成密闭的结构,能够在上游管道水流进入进口室后通过消能组件后实现第一次消能,消除了绝大部分的管道内势能与动能,然后通过隔板组件进入出口室。隔板组件不仅具有隔离为进口室和出口室的功能,还具有消能的功能,其隔板组件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之间形成第一过流口、第二过流口、第三过流口、第四过流口和第五过流口,五个过流口组成二次消能结构,在进口室的水流通过隔板组件时,需要先在底部通过第一过流口,然后向上通过第三过流口和第二过流口,再向下通过第四过流口或向上通过第五过流口,之后才能经过出口管进入下游管道,进口室的水流通过隔板组件然后经过出口管进入下游管道的过程实现了二次消能,消除了残余的管道内势能与动能的大部分,其消能井的效能率达到70%~80%,能够降低管道内势能与动能,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使上游管道水流与下游管道水流很好地衔接,避免溢流;兼顾考虑水流引起的空蚀、脉动、振动等破坏作用,保证输水管道、消能构筑物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在经济方面,从工程总体出发,综合考虑长期利益采用消能井装置能够产生工程量少、造价低、施工便利以及工期缩短等有利因素,建成后便于长期管理运用以及节省维护检修费用。
[0017]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效果显著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高压输水管道的消能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示意图。
[0019]图中:1 进口管, 2 进口边墙, 3 防冲板, 4 消能柱, 5 进口室, 6 右边墙, 7 第一隔板, 8 第三隔板, 9 第二隔板, 10 溢流管, 11 出口管, 12 出口边墙, 13 出口室, 14 第四隔板, 15 左边墙, 16 底板, 17 第一过流口, 18 第三过流口, 19 第四过流口, 20 第五过流口, 21 检修口, 22 第二过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压输水管道的消能井,其特征是:它包括箱体、隔板组件和消能组件,所述箱体内设置所述隔板组件并固连,隔板组件将箱体分隔为进口室和出口室,箱体的进口室与高压输水管道的上游密封连接,箱体的出口室与高压输水管道的下游密封连接,所述消能组件置于箱体的进口室内并固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压输水管道的消能井,其特征是:所述箱体的进口室设置进口管,所述进口管的进水口与高压输水管道的上游密封连接,进口管的出水口朝向箱体的底面与进口室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压输水管道的消能井,其特征是:在箱体的进口室内设置防冲板,所述防冲板置于进口管的出水口对应处并固连。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高压输水管道的消能井,其特征是:所述防冲板为钢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压输水管道的消能井,其特征是:所述箱体的出口室内设置出口管,所述出口管的进水口与出口室连通,出口管的出水口与高压输水管道的下游密封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压输水管道的消能井,其特征是:在箱体的出口室内设置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位于出口管的上方与外界连通。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压输水管道的消能井,其特征是:所述箱体包括底板、顶板、进口边墙、右边墙、出口边墙、左边墙和检修盖板,所述箱体底部为所述底板,所述顶板置于所述底板上方,所述进口边墙、所述右边墙、所述出口边墙和所述左边墙依次首尾相接密封固连形成边墙,形成的边墙同时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且分别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密封固连形成箱体,在箱体顶板的出口室处设置检修口,所述检修盖板置于检修口处并铰接;所述进口管置于所述进口边墙处并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明宋阳张晓辉高铭含刘冬梅石炜郑艳丽李凯车延吉康建广何港张秀平李铁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