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污染物减排任务量分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549016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污染物减排任务量分配方法,属于污染物减排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综合考虑了各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现状、水环境质量目标和污染物排放量,科学、合理地将水污染物减排任务量层层分解到下一级各区域,填补了水污染物减排任务量分配方法的空白,并且为污染管理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数据支撑。撑。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污染物减排任务量分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染物减排
,尤其涉及一种水污染物减排任务量分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削减污染物排放量是改善生态环境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提高区域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污染物减排任务量分配即将上级下达的污染物减排任务量层层分解到下一级,通过下一级各区域减排工作的推进落实,最终减少排入环境的污染物量。
[0003]目前,针对水污染物减排任务量分配的方法缺少研究,尚没有形成明确的污染物减排任务量分配方法。往往通过对水污染物排放量进行计算并得到各地区水污染物排放量占比,然后将上级下达的水污染物减排任务量简单地乘以各地区污染物水排放量占比即得各地区的水污染物减排任务量,这种污染物减排任务量分配模式仅仅以地区的水污染物排放量为基础进行分配,导致水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地区必须同步削减较大的污染物排放量,这与地区水环境质量达标为目标的实际情况不符。地区污染物排放量较大但水环境质量达标了,或污染物排放量较小但水环境质量不达标,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根据地区的污染物排放量占比进行减排任务分配是不合理的,不具有针对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问题
[0005]为填补水污染物减排任务量分配方法的空白和更科学地进行区域水污染物减排任务分配,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污染物减排任务量分配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综合考虑区域水环境质量现状、水环境质量目标和污染物排放量,科学、合理地将水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量层层分解到下一级各区域,为污染管理控制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数据支撑。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水污染物减排任务量分配方法,以区域污染物排放量和重点断面水质为主要考虑因素,以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为污染物控制因子,将上级下发的污染物减排量合理地分配到下一级各设区市,具体分配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资料收集,包括收集各区域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上一年度环境统计数据、区域统计年鉴、区域生活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量和水质、各区域的重点断面水质现状及水质目标数据;
[0010]S2、基于步骤S1收集的资料,计算各区域污染物排放量,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的排放量;
[0011]S3、基于步骤S1收集的资料,分析各区域预设重点断面现状水质达标情况,包括分析重点断面超标因子、超标倍数;
[0012]S4、基于步骤S1收集的资料,计算各区域预设重点断面现状水质类别和未来水质
目标数值差;
[0013]S5、基于步骤S1收集的资料和步骤S2

S4的计算结果和分析结果,将污染物减排任务量分配到下一级各区域。
[0014]优选地,步骤S2中计算各区域污染物排放量,步骤如下:
[0015]计算各区域污染物排放量包括计算工业源污染物排放量A1、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A2和农业源污染物排放量A3。
[0016]优选地,所述工业源污染物排放量A1的计算直接采用上一年度环境统计数据中工业企业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排放量;计算步骤包括:根据上一年度的环境统计数据中工业企业单个污染物指标排放量统计,直接累计得本级行政区域的工业企业单个污染物指标排放量;
[0017][0018]式(1)中,M
工业排放i
为本级行政区域工业企业单个污染物指标排放量,M
qi
为每家工业企业单个污染物指标排放量,n为本级行政区域工业企业数量;
[0019]所述工业企业单个污染物指标排放量包括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氨氮排放量、总氮排放量、总磷排放量。
[0020]优选地,所述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A2的计算步骤包括:
[0021]①
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量
[0022]城镇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量采用供水系数法;污染物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
[0023]M
城镇生活产生i
=N
城镇人口
*Q
用水
*β*C
浓度i
[0024]ꢀꢀꢀꢀꢀꢀꢀꢀꢀꢀꢀꢀꢀꢀꢀꢀꢀꢀꢀꢀꢀꢀ
(2)
[0025]式(2)中,M
城镇生活产生i
为本级行政区域城镇生活污水单个污染物指标产生量,N
城镇人口
为本级行政区域城镇常住人口数,Q
用水
为城镇生活用水定额,取值137~240L/人
·
d;β为折污系数,取值0.8~0.9;C
浓度i
为城镇生活污水单个污染物指标的浓度;
[0026]所述城镇生活污水单个污染物指标的浓度包括化学需氧量浓度、氨氮浓度、总氮浓度和总磷浓度;
[0027]所述化学需氧量浓度取值介于285mg/L和465mg/L之间;
[0028]所述氨氮浓度取值介于28.3mg/L和53.2mg/L之间;
[0029]所述总氮浓度取值介于39.4mg/L和73.8mg/L之间;
[0030]所述总磷浓度取值介于4.10mg/L和5.76mg/L之间;
[0031]M
农村生活产生i
=N
农村人口
*C
农村i
ꢀꢀ
(3)
[0032]式(3)中,M
农村生活产生i
为本级行政区域农村生活污水单个污染物指标产生量,N
农村人口
为本级行政区域农村常住人口数,C
农村i
为单个污染物指标产污强度;
[0033]所述单个污染物指标产污强度包括化学需氧量产污强度、氨氮产污强度、总氮产污强度、总磷产污强度;
[0034]所述化学需氧量产污强度取值介于16.41g/人
·
d和46g/人
·
d之间;
[0035]所述氨氮产污强度取值介于0.06g/人
·
d和3.82g/人
·
d之间;
[0036]所述总氮产污强度取值介于0.27g/人
·
d和5.88g/人
·
d之间;
[0037]所述总磷产污强度取值介于0.04g/人
·
d和0.59g/人
·
d之间;
[0038]②
生活污水污染物削减量
[0039]生活污水污染物削减量采用集中式或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水量水质数据计算;
[0040][0041]式(4)中,M
城镇削减i
为本级行政区域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单个污染物指标削减量,Q
进水l
、Q
出水l
、C
进水li
、C
出水li
为污水处理设施进水水量、出水水量、单个污染物指标进水浓度、单个污染物指标出水浓度;m为本级行政区域内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污染物减排任务量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资料收集,包括收集各区域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上一年度环境统计数据、区域统计年鉴、区域生活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量和水质、各区域的重点断面水质现状及水质目标数据;S2、基于步骤S1收集的资料,计算各区域污染物排放量,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的排放量;S3、基于步骤S1收集的资料,分析各区域预设重点断面现状水质达标情况,包括分析重点断面超标因子、超标倍数;S4、基于步骤S1收集的资料,计算各区域预设重点断面现状水质类别和未来水质目标数值差;S5、基于步骤S1收集的资料和步骤S2

S4的计算结果和分析结果,将污染物减排任务量分配到下一级各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污染物减排任务量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计算各区域污染物排放量包括计算工业源污染物排放量A1、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A2和农业源污染物排放量A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污染物减排任务量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源污染物排放量A1的计算直接采用上一年度环境统计数据中工业企业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排放量;计算步骤包括:根据上一年度的环境统计数据中工业企业单个污染物指标排放量统计,直接累计得本级行政区域的工业企业单个污染物指标排放量;式(1)中,M
工业排放i
为本级行政区域工业企业单个污染物指标排放量,M
qi
为每家工业企业单个污染物指标排放量,n为本级行政区域工业企业数量;所述工业企业单个污染物指标排放量包括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氨氮排放量、总氮排放量、总磷排放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污染物减排任务量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A2的计算步骤包括:

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量城镇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量采用供水系数法;污染物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M
城镇生活产生i
=N
城镇人口
*Q
用水
*β*C
浓度i
ꢀꢀꢀ
(2)式(2)中,M
城镇生活产生i
为本级行政区域城镇生活污水单个污染物指标产生量,N
城镇人口
为本级行政区域城镇常住人口数,Q
用水
为城镇生活用水定额,取值137~240L/人
·
d;β为折污系数,取值0.8~0.9;C
浓度i
为城镇生活污水单个污染物指标的浓度;所述城镇生活污水单个污染物指标的浓度包括化学需氧量浓度、氨氮浓度、总氮浓度和总磷浓度;所述化学需氧量浓度取值介于285mg/L和465mg/L之间;所述氨氮浓度取值介于28.3mg/L和53.2mg/L之间;所述总氮浓度取值介于39.4mg/L和73.8mg/L之间;
所述总磷浓度取值介于4.10mg/L和5.76mg/L之间;M
农村生活产生i
=N
农村人口
*C
农村i
ꢀꢀ
(3)式(3)中,M
农村生活产生i
为本级行政区域农村生活污水单个污染物指标产生量,N
农村人口
为本级行政区域农村常住人口数,C
农村i
为单个污染物指标产污强度;所述单个污染物指标产污强度包括化学需氧量产污强度、氨氮产污强度、总氮产污强度、总磷产污强度;所述化学需氧量产污强度取值介于16.41g/人
·
d和46g/人
·
d之间;所述氨氮产污强度取值介于0.06g/人
·
d和3.82g/人
·
d之间;所述总氮产污强度取值介于0.27g/人
·
d和5.88g/人
·
d之间;所述总磷产污强度取值介于0.04g/人
·
d和0.59g/人
·
d之间;

生活污水污染物削减量生活污水污染物削减量采用集中式或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水量水质数据计算;式(4)中,M
城镇削减i
为本级行政区域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单个污染物指标削减量,Q
进水l
、Q
出水l
、C
进水li
、C
出水li
为污水处理设施进水水量、出水水量、单个污染物指标进水浓度、单个污染物指标出水浓度;m为本级行政区域内污水处理设施的数量;M
农村削减i
=M
农村生活产生i

i
ꢀꢀ
(5)式(5)中,M
农村削减i
为本级行政区域农村生活污水单个污染物指标削减量,Φ
i
为农村生活污水单个污染物指标综合去除率;所述农村生活污水单个污染物指标综合去除率包括化学需氧量综合去除率、氨氮综合去除率、总氮综合去除率、总磷综合去除率;所述化学需氧量综合去除率取值介于60%和64%之间;所述氨氮综合去除率取值介于48%和53%之间;所述总氮综合去除率取值介于43%和47%之间;所述总磷综合去除率取值介于45%和48%之间;

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M
生活排放i
=M
生活产生i

M
削减i
ꢀꢀ
(6)式(6)中,M
生活排放i
为本级行政区域生活源单个污染物指标排放量,M
生活产生i
为城镇生活和农村生活单个污染物指标产生量之和,M
削减i
为城镇生活和农村生活单个污染物指标削减量之和。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污染物减排任务量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业源污染物排放量A3的计算步骤包括:

种植污染排放量M
种植排放i
=S
旱田耕地

旱田i
+S
水田耕地

水田i
ꢀꢀ
(7)式(7)中,M
种植排放i
为本级行政区域种植源单个污染物指标排放量,S
旱田耕地
为本级行政区域旱田耕地面积,S
水田耕地
为本级行政区域水田耕地面积,ρ
旱田i
为旱田单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刘广兵岳强刘淼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