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机放油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8973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辅助设备领域,具体为火花机放油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火花机放油机构,包括:液槽,该液槽包括进液管以及出液口;放油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液槽内;第一连接轴,活动安装于所述放油支架,且至少一端处于所述液槽外部;第二连接轴,活动安装于所述放油支架且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平行设置;第一链轮,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轴;第二链轮,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轴;链条,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液面升降板,固定安装于所述链条,所述液面升降板处于所述出液口垂直上方;伸缩管,该伸缩管一端连通所述出液口,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液面升降板;放油手轮,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处于所述液槽外的端部固定连接。述第一连接轴处于所述液槽外的端部固定连接。述第一连接轴处于所述液槽外的端部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火花机放油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火花机加工辅助设备领域,具体为火花机放油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无论是模具制造,还是机械制造,都离不开机械加工,机加工的种类非常多,常见的有车床、磨床、铣床、钻床、刨床、镗床、插床,以及还有火花机、线切割机。
[0003]其中进行电火花加工时,工具电极和工件分别接脉冲电源的两极,并浸入工作液中,或将工作液充入放电间隙。通过间隙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工具电极向工件进给,当两电极间的间隙达到一定距离时,两电极上施加的脉冲电压将工作液击穿,产生火花放电。在放电的微细通道中瞬时集中大量的热能,温度可高达10000℃以上,压力也有急剧变化,从而使这一点工作表面局部微量的金属材料立刻熔化、气化,并爆炸式地飞溅到工作液中,迅速冷凝,形成固体的金属微粒,被工作液带走。这时在工件表面上便留下一个微小的凹坑痕迹,放电短暂停歇,两电极间工作液恢复绝缘状态。紧接着,下一个脉冲电压又在两电极相对接近的另一点处击穿,产生火花放电,重复上述过程。这样,虽然每个脉冲放电蚀除的金属量极少,但因每秒有成千上万次脉冲放电作用,就能蚀除较多的金属,具有一定的生产率。
[0004]在保持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恒定放电间隙的条件下,一边蚀除工件金属,一边使工具电极不断地向工件进给,最后便加工出与工具电极形状相对应的形状来。因此,只要改变工具电极的形状和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式,就能加工出各种复杂的型面。工具电极常用导电性良好、熔点较高、易加工的耐电蚀材料,如铜、石墨、铜钨合金和钼等。在加工过程中,工具电极也有损耗,但小于工件金属的蚀除量,甚至接近于无损耗。工作液作为放电介质,在加工过程中还起着冷却、排屑等作用。
[0005]在进行行电火花加工,针对不同尺寸大小的待加工部件,液槽内所需要的工作液的量是不同的,因此目前市面上传统浸泡式加工设备的液槽大多是通过直抽直拉的简易结构来完成放油及控制液面高低的工作,此结构需要很大的操作空间、外观丑陋、操作费力、人工成本高,并且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低,并且现有的设备工作时管件连接处密封不好也易发生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以上至少部分现有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火花机放油机构,包括:
[0008]液槽,该液槽包括与其连通的进液管以及位于其下方的出液口;
[0009]放油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液槽内;
[0010]第一连接轴,活动安装于所述放油支架,且至少一端处于所述液槽外部;
[0011]第二连接轴,活动安装于所述放油支架且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平行设置;
[0012]第一链轮,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轴;
[0013]第二链轮,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轴且同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下方;
[0014]链条,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
[0015]液面升降板,固定安装于所述链条,所述液面升降板处于所述出液口垂直上方;
[0016]伸缩管,该伸缩管一端连通所述出液口,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液面升降板;
[0017]放油手轮,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处于所述液槽外的端部固定连接。
[0018]作为本技术火花机放油机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液槽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部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液槽底部的水平高度;
[0019]所述出液口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底部,所述放油支架安装于所述凹槽。
[0020]作为本技术火花机放油机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出液口设置有固定连接的第一接口,所述液面升降板设置有固定连接的第二接口,
[0021]所述伸缩管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口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口固定连接。
[0022]作为本技术火花机放油机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液槽底部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凹槽处于所述密封槽内;
[0023]所述密封槽至少一侧连通有出液管。
[0024]作为本技术火花机放油机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第一连接轴及所述第二连接轴分别设置有至少处于所述放油支架一侧的卡簧。
[0025]作为本技术火花机放油机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包括至少两个紧箍环,所述伸缩管两端分别安装有可拆卸连接的紧箍环。
[0026]有益效果
[0027]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创新优点:
[0028]1.本技术火花机放油机构通过在所述液槽设置的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口,用于实现进液和出液;其中设置的放油支架,以及安装在放油支架上面的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和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的第一链轮及第二链轮,其中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通过所述链条连接;并且在所述链条上面连接有液面升降板,从而可以使液面升降板跟随链条上下移动;同时增加的伸缩管,伸缩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液口,另一端连接所述液面升降板,以此实现使所述液槽内的工作液是需要通过所述伸缩管向外排放,从而使得所述液面升降板带动所述伸缩管的上方端口位置上下调节可以实现控制所述液槽内液面高低的作用。并且整体操作方便、人工成本低,结构稳定、制造成本也低。
[0029]2.通过在所述液槽增加设置的所述凹槽,将所述放油支架以及所述出液口设置于所述凹槽,从而可以给安装于所述放油支架的所述液面升降板提供更大的伸缩空间,以便于实现最大限度的调节所述液槽内的液面。
[0030]3.通过增加的所述密封槽,以及将所述的凹槽设置为处于所述密封槽内,从而可以起到双重密封保护的作用,当所述出液口的位置发生有泄漏,所述的工作液即使有泄漏,也是进入所述密封槽内,以防止工作液漏至外部。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技术的“液面升降板”上升状态立体图;
[0032]图2是本技术的“液面升降板”下降状态立体图;
[0033]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34]图4是图3中“A

A”位置的剖面图;
[0035]图5是图3中“B

B”位置的剖面图;
[0036]图6是图3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37]图中:1.液槽,2.进液管,3.出液口,4.放油支架,5.第一连接轴,6.第二连接轴,7.第一链轮,8.第二链轮,9.链条,10.液面升降板,11.伸缩管,12.放油手轮,13.凹槽,14.第一接口,15.第二接口,16.密封槽,17.出液管,18.卡簧,19.紧箍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了使得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公开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39]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40]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火花机放油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槽,该液槽包括与其连通的进液管以及位于其下方的出液口;放油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液槽内;第一连接轴,活动安装于所述放油支架,且至少一端处于所述液槽外部;第二连接轴,活动安装于所述放油支架且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平行设置;第一链轮,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轴;第二链轮,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轴且同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下方;链条,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液面升降板,固定安装于所述链条,所述液面升降板处于所述出液口垂直上方;伸缩管,该伸缩管一端连通所述出液口,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液面升降板;放油手轮,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处于所述液槽外的端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机放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槽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部的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耿万典华万伏初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喜至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