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8879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设计系统,设计系统包括设计端、客户端以及中心服务器。中心服务器包括多个案件模块,案件模块包括数据模块、设计方案储存库、可替换设计模块储存库、方案选定模块以及最终储存库。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创建案件;S2:实地考察,数据获取;S3:方案设计,设计模块化;S4:设计模块的替换设计;S5:成本核算;S6:方案选定;S7:完成方案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形成不同风格的整体设计方案,提供丰富且全面的设计方案;客户可自由组合,并进行不同方案间的比较,充分考虑了客户的需求,发挥客户的主观选择,给客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设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对建筑的数据化、信息化模型整合,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BIM技术的广泛使用,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也逐渐增多。
[0003]例如,专利CN201611246604.X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概念及方案阶段{(1)概念设计、(2)方案比选、(3)项目要求评价、(4)方案深化、(5)方案确定评价、(6)完成方案成果};II扩初阶段{(7)方案延续、(8)项目协调评价、(9)扩初设计、(10)形成阶段成果、(11)完成扩初成果};III施工图模型阶段{(12)深化施工图模型、(13)一审评价、(14)完善施工图模型、(15)加二审评价、(16)完成施工图模型};IV施工图出图阶段{(17)施工图出图、(18)完成施工图成果}。
[0004]上述技术方案使BIM技术和建筑设计过程相融合,使设计过程转化为了建筑建造信息化模拟过程;设计过程中的交流更加便捷、直观。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仍然存在着不小的缺陷:首先,在概念及方案阶段,设计方案较为单一,其次,客户无法自主选择相关的方案,客户的参与程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该方法具有可设计多种风格的方案供客户选择、客户可更直观的选择方案等优点。
[0006]本专利技术为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设计系统,所述设计系统包括设计端、客户端以及中心服务器。所述中心服务器分别与所述客户端、所述设计端通讯连接。
[0007]所述设计端在输入账号密码后,供设计方登录。
[0008]所述客户端在输入账号密码后,供客户端登录。
[0009]中心服务器连接多个设计端与多个客户端。设计端账号需要进行设计方相关的资质等验证后,才可正常作为设计端使用。
[0010]所述中心服务器包括多个案件模块,所述案件模块中储存有案件的信息,包括案件名称、案件地址、客户名称、设计方名称等,同时所述案件模块中包括数据模块、设计方案储存库、可替换设计模块储存库、方案选定模块以及最终储存库。
[0011]所述数据模块储存实地考察后的场地数据信息。
[0012]所述设计方案储存库内储存整体设计方案、BIM模型以及拆分模块化后的各个设计模块。
[0013]可替换设计模块储存库内储存可替换设计模块。
[0014]方案选定模块中可以供客户端进行整体设计方案的对比并选定。
[0015]最终储存库储存最终信息。
[0016]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创建案件:设计方通过设计端登录中心服务器,建立新增的案件模块,并将该案件模块与客户的客户端关联。使指定案件的案件模块只有建立的设计端与关联的客户端才能看到。
[0017]S2:实地考察,数据获取:设计方前往建筑地址进行实地考察,根据实地考察的结果,获取建筑所需的场地数据,通过设计端,登录中心服务器,在中心服务器上选择对应的案件模块,上传场地数据,场地数据储存于数据模块中。先获取建筑设计、施工所需的相关场地数据,为建筑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0018]S3:方案设计,设计模块化:设计方基于场地数据,设计建筑的初步整体设计方案,根据初步整体设计方案建立BIM模型,将BIM模型进行模块化的拆分,初步整体设计方案的BIM模型形成模块化的各个设计模块,初步整体设计方案、BIM模型与各个设计模块储存于设计方案储存库中。进行初步的整体方案设计,并将整体拆分模块化,便于根据模块化后的设计模块,提供可替换的方案。
[0019]S4:设计模块的替换设计:设计方对各个设计模块分别设计可替换设计模块,可替换设计模块可对设计模块进行替换,形成不同风格的整体设计方案,可替换设计模块储存于可替换设计模块储存库中。增加各个设计模块的可替换设计模块,可进行模块的替换,形成不同风格的整体设计方案供客户选择。
[0020]S5:成本核算:对各个设计模块与可替换设计模块进行价格评估,价格信息附加到各个设计模块与可替换设计模块中。便于在模块组合过程中给出整体的价格评估。
[0021]S6:方案选定:客户通过客户端登录中心服务器,选择对应案件的案件模块,在案件模块中的方案选定模块中查看BIM模型,选择最终整体设计方案。客户可根据设计模块与可替换设计模块,自由选择组合成自己喜欢的整体设计方案。
[0022]S7:完成方案设计:将客户信息、设计方信息、最终整体设计方案、以及场地数据打包,储存入最终储存库中。
[0023]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设计中来,由原有二维到三维的升华,使设计可视化、高协同、高准确性。通过设计系统与设计方案,为客户和设计方提供直观的建筑图像。大幅提升建筑行业的信息化程度。
[0024]同时,对于客户来说可以通过虚拟仿真展示建筑结构的色彩、样式、整体结构等,便于客户更为直观的观察整体设计方案,同时可替换的方案,是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个性化的设计方案,是客户的使用体验更好。
[0025]对于设计方来说,可以通过BIM展示结构差异、结构稳定性观察等活动,从而实现对建模后的建筑模型进行校验,提高BIM建模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从而提高建筑设计效率和质量。
[0026]优选地,所述S2中,数据获取还包括环境因素,所述环境因素为实地环境影响实际施工的因素,所述环境因素储存于所述数据模块中,所述S3中,设计方基于场地数据与环境因素,设计建筑的初步整体设计方案。场地数据包括场地尺寸等数据。环境因素包括室外场地时的实地的土质和地下水情况等,室内场地时的楼层高度、采光情况等。
[0027]优选地,所述中心服务器还包括搜索模块,所述搜索模块可根据搜索要素查找对应的案件模块。便于设计方与客户查找相关的案件。
[0028]优选地,所述搜索要素包括客户名称、设计方名称、案件地址以及案件名称。
[0029]优选地,所述方案选定模块还包括对比模块,所述对比模块包括若干个对比框。便于客户对多个整体设计方案进行比较选择。
[0030]优选地,所述S6:方案选定包括如下步骤:S61:客户在方案选定模块中首先看到初步整体设计方案、BIM模型以及BIM模型的各个设计模块;S62:客户选择设计模块后,看到该设计模块对应的可替换设计模块,可选择可替换设计模块代替原设计模块,组合形成新的整体设计方案;S63:客户根据不同的替换方案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设计系统,所述设计系统包括设计端(1)、客户端(2)以及中心服务器(3);所述中心服务器(3)分别与所述客户端(2)、所述设计端(1)通讯连接;所述中心服务器(3)包括多个所述案件模块(4),所述案件模块(4)中储存有案件的信息,同时所述案件模块(4)中包括数据模块(5)、设计方案储存库(6)、可替换设计模块储存库(7)、方案选定模块(8)以及最终储存库(9);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创建案件:设计方通过所述设计端(1)登录所述中心服务器(3),建立新增的案件模块(4),并将该案件模块(4)与客户的客户端(2)关联;S2:实地考察,数据获取:设计方前往建筑地址进行实地考察,根据实地考察的结果,获取建筑所需的场地数据,通过所述设计端(1),登录所述中心服务器(3),在所述中心服务器(3)上选择对应的案件模块(4),上传场地数据,场地数据储存于所述数据模块(5)中;S3:方案设计,设计模块化:设计方基于场地数据,设计建筑的初步整体设计方案,根据初步整体设计方案建立BIM模型(62),将所述BIM模型(62)进行模块化的拆分,初步整体设计方案的BIM模型(62)形成模块化的各个设计模块(61),初步整体设计方案、所述BIM模型(62)与各个所述设计模块(61)储存于设计所述方案储存库(6)中;S4:设计模块的替换设计:设计方对各个所述设计模块(61)分别设计可替换设计模块(71),所述可替换设计模块(71)可对所述设计模块(61)进行替换,形成不同风格的整体设计方案,所述可替换设计模块(71)储存于所述可替换设计模块储存库(7)中;S5:成本核算:对各个所述设计模块(61)与所述可替换设计模块(71)进行价格评估,价格信息附加到各个所述设计模块(61)与所述可替换设计模块(71)中;S6:方案选定:客户通过所述客户端(2)登录所述中心服务器(3),选择对应案件的所述案件模块(4),在所述案件模块(4)中的所述方案选定模块(8)中查看所述BIM模型(62),选择最终整体设计方案;S7:完成方案设计:将客户信息、设计方信息、最终整体设计方案、以及场地数据打包,储存入所述最终储存库(9)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国江尤德富张鑫伟单雷宋潇泠郑勇谢咸颂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迪通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