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硅固态锂电池包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8817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硅固态锂电池包覆装置,包括矩形框架和锂电池本体,所述锂电池本体位于矩形框架内,所述矩形框架的上端设有料辊,所述料辊的两端均设有支撑机构,所述矩形框架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料辊上的料皮贯穿开口并延伸至矩形框架内,所述锂电池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夹板和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相对的一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所述第一夹板远离锂电池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矩形框架的内底部设有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对应的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实现料辊快速更换的同时,并且锂电池在包覆完毕后便于更换,使得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得到提升。使得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得到提升。使得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得到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硅固态锂电池包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锂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纳米硅固态锂电池包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兼有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工作电压高等优点,是最具有前景的储能技术之一,目前,锂离子电池已经在便携式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实现广泛应用,同时也在电动汽车产业和电网储能产业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0003]目前,纳米硅固态锂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包覆装置,对锂电池进行外皮的包覆,不仅增加了锂电池的美观性,同时也可以有效地保护锂电池,但是,现有的纳米硅固态锂电池包覆装置上料麻烦,并且锂电池在包覆完毕后不便于更换,从而降低了锂电池的生产效率,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纳米硅固态锂电池包覆装置上料麻烦,并且锂电池在包覆完毕后不便于更换,从而降低了锂电池的生产效率,实用性较差,而提出的一种纳米硅固态锂电池包覆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纳米硅固态锂电池包覆装置,包括矩形框架和锂电池本体,所述锂电池本体位于矩形框架内,所述矩形框架的上端设有料辊,所述料辊的两端均设有支撑机构,所述矩形框架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料辊上的料皮贯穿开口并延伸至矩形框架内,所述锂电池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夹板和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相对的一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所述第一夹板远离锂电池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矩形框架的内底部设有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对应的滑槽,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下端分别延伸至滑槽内,两个所述滑槽之间设有中空槽,所述中空槽内设有第二调节机构。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插设在第一夹板远离锂电池本体一侧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贯穿第一夹板并与第一夹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第一夹板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矩形框架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二连接杆相对应的插槽,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一夹板的一端延伸至插槽内,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一夹板的一端滑动插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贯穿矩形框架,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矩形框架之间为转动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料辊两端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与矩形框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有放置槽,所述料辊的两端分别贯穿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底部均匀分布有多个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有滚轮,所述滚轮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滚轮的部分贯穿连接槽。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中空槽内的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的两端分别贯穿中空槽、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矩形框架,所述双向螺杆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
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双向螺杆与矩形框架之间为转动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下端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的部分贯穿凹槽。
[0011]优选地,所述矩形框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0012]有益效果:
[0013]1.首先将锂电池本体置于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之间,然后顺时针转动双向螺杆,双向螺杆通过螺纹啮合的作用分别带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往锂电池本体方向移动,然后通过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对锂电池本体进行夹持,此时,向下拉动料辊上的料皮,将料皮通过胶水粘附在锂电池本体上,此时,转动第一连接杆带动第二连接杆转动,通过第二连接杆带动第一夹块,通过第一夹块带动锂电池本体旋转,从而将料皮包覆在锂电池本体的表面,包覆一圈后,将料皮割断即可,此时,逆时针转动双向螺杆,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往相背的方向移动,即可取下锂电池本体;
[0014]2.料皮移动时会带动料辊旋转,料辊旋转时,滚轮受摩擦力影响也会随着旋转,通过滚轮降低料辊旋转时的阻力、提高料辊旋转时的稳定性,当料辊上的料皮用完后,可直接将料辊取下即可进行更换,本技术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实现料辊快速更换的同时,并且锂电池在包覆完毕后便于更换,使得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纳米硅固态锂电池包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纳米硅固态锂电池包覆装置的A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纳米硅固态锂电池包覆装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纳米硅固态锂电池包覆装置的支撑板侧剖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

矩形框架,2

第二夹板,3

第二夹块,4

双向螺杆,5

锂电池本体,6

第一夹板,7

支撑板,8

料辊,9

第一夹块,10

第二连接杆,11

第一连接杆,12

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参照图1

4,一种纳米硅固态锂电池包覆装置,包括矩形框架1和锂电池本体5,矩形框架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用于提高矩形框架1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强放置时的稳定性,锂电池本体5位于矩形框架1内,矩形框架1的上端设有料辊8,绕设、收纳有锂电池本体5用的外皮;
[0022]本实施例中,料辊8的两端均设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料辊8两端的支撑板7,用于支撑料辊8,支撑板7的下端与矩形框架1的上端固定连接,支撑板7的上端设有放置槽,料辊8的两端分别贯穿放置槽,放置槽的内底部均匀分布有多个连接槽,连接槽内设有滚轮12,用于降低料辊8转动时的阻力,滚轮12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槽的内壁转动连接,
滚轮12的部分贯穿连接槽;
[0023]本实施例中,矩形框架1的上端设有开口,料辊8上的料皮贯穿开口并延伸至矩形框架1内,锂电池本体5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夹板2和第一夹板6,用于带动第一夹块9和第二夹块3移动、对锂电池本体5进行夹持,第一夹板6与第二夹板2相对的一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夹块9和第二夹块3,用于对锂电池本体5进行夹持;
[0024]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板6远离锂电池本体5的一侧设有第一调节机构,第一调节机构包括插设在第一夹板6远离锂电池本体5一侧的第二连接杆10,用于带动第一夹块9旋转,第二连接杆10的一端贯穿第一夹板6并与第一夹块9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10与第一夹板6之间为转动连接;
[0025]本实施例中,矩形框架1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二连接杆10相对应的插槽,第二连接杆10远离第一夹板6的一端延伸至插槽内,第二连接杆10远离第一夹板6的一端滑动插设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硅固态锂电池包覆装置,包括矩形框架(1)和锂电池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本体(5)位于矩形框架(1)内,所述矩形框架(1)的上端设有料辊(8),所述料辊(8)的两端均设有支撑机构,所述矩形框架(1)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料辊(8)上的料皮贯穿开口并延伸至矩形框架(1)内,所述锂电池本体(5)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夹板(2)和第一夹板(6),所述第一夹板(6)与第二夹板(2)相对的一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夹块(9)和第二夹块(3),所述第一夹板(6)远离锂电池本体(5)的一侧设有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矩形框架(1)的内底部设有与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2)相对应的滑槽,所述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2)下端分别延伸至滑槽内,两个所述滑槽之间设有中空槽,所述中空槽内设有第二调节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硅固态锂电池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插设在第一夹板(6)远离锂电池本体(5)一侧的第二连接杆(10),所述第二连接杆(10)的一端贯穿第一夹板(6)并与第一夹块(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0)与第一夹板(6)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矩形框架(1)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二连接杆(10)相对应的插槽,所述第二连接杆(10)远离第一夹板(6)的一端延伸至插槽内,所述第二连接杆(10)远离第一夹板(6)的一端滑动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彝芳欧阳新玲李明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方科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