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氮化硼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8696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二维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低沸点的乙腈作为溶剂,使用超声破碎的处理方法对氮化硼进行剥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低沸点溶剂乙腈和氮化硼粉末混合搅拌,得到前驱体溶液,对前驱体进行超声剥离,剥离后对产物进行离心处理,将离心后的溶液取上清液干燥得到氮化硼纳米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通过一种低沸点的溶剂乙腈,在干燥过程中容易去除,且此方法操作步骤简洁,成本较低,有产率高、易重复等优点。易重复等优点。易重复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氮化硼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二维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氮化硼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氮化硼作为类石墨烯的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因与石墨烯具有相似的特性,被称为白色石墨烯。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特性和优异的导热性、绝缘性、化学稳定性在光电子学、电子工业、催化、能量存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氮化硼层与层之间的作用力远比石墨层的大,通过液相剥离氮化硼粉体制备纳米片更具挑战性。
[0003]氮化硼的制备主要分为物理剥离的“自上而下”和化学合成的“自下而上”两种体系,目前常用的氮化硼制备方法机械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二次外延生长法等都存在能耗大、工作时间长、产量低和制备工艺条件严格等缺陷。在现有的制备方法中,液相剥离法被认为是一种通用、简便而环保、高产量、高效生产氮化硼纳米片的有效方法之一。
[0004]现阶段,液相剥离法制备氮化硼选取的剥离溶剂一般为N

甲基吡络烷酮(NMP)、二甲基甲酰胺(DMF),然而,以上两种溶剂为高沸点有机溶剂,在后阶段难以完全去除。因此,选取一种低沸点溶剂剥离氮化硼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氮化硼的制备方法操作繁琐、制备溶剂沸点高等弊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是以低沸点的乙腈作为溶剂,使用超声破碎的处理方法对氮化硼进行剥离。
[0008]优选地,所述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称取氮化硼粉末与乙腈混合在容器内,搅拌均匀,得到前驱体溶液;
[0010]S2、将前驱体溶液超声破碎,离心后取上清液,得到离心后的溶液;
[0011]S3、将离心后的溶液置于恒温箱内干燥处理,得到氮化硼纳米片。
[0012]优选地,所述S1中,所述氮化硼粉末的粒径为横向尺寸大于10微米,厚度为微米级别。
[0013]优选地,所述S1中,氮化硼粉末与乙腈的质量比为1:100。
[0014]优选地,所述S1中,搅拌是在磁力搅拌器上进行,搅拌速度为0

50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5~15分钟。
[0015]优选地,所述S2中,超声破碎是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中进行,粉碎机的功率为500W,超声5秒,间歇5秒,超声时间为3h;循环水温度设置为20℃,报警温度设置为70℃,确保超声时破碎机不会损坏。
[0016]优选地,所述S2中,离心机的转速为1500r/min,离心时间为15min。
[0017]优选地,所述S2中,上清液是取离心完的溶液三分之二的上层部分。
[0018]优选地,所述S3中,恒温箱的温度为85℃,干燥时间为1h。
[001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氮化硼纳米片,是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本专利技术将低沸点溶剂乙腈和氮化硼粉末混合搅拌,得到前驱体溶液,对前驱体进行超声剥离,剥离后对产物进行离心处理,将离心后的溶液取上清液干燥得到氮化硼纳米片。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一种低沸点的溶剂剥离氮化硼,常温下二维材料在液体溶剂中被超声剥离,在热处理过程中溶剂能很方便的被去除掉。此方法可以有效制备出大面积少层的氮化硼纳米片和薄膜,且操作过程简单,成本较低,有产率高、易重复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23]利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离心后的氮化硼溶液实物图。
[0026]图3为离心后的氮化硼溶液观察的丁达尔效应图。
[0027]图4为制备样品氮化硼纳米片的TEM(透射电子显微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
[0029]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试剂或装置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常规商业途径得到,或者可以通过现有已知方法得到。
[0030]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31]实施例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如图1的流程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33]S1、前驱体制备:将氮化硼粉末与低沸点溶剂乙腈按照1:100的比例装在玻璃烧杯中,在磁力搅拌器上对混合溶液进行搅拌,溶液混合均匀后得到前驱体。
[0034]S2、对前驱体进行超声辅助剥离,得到剥离产物:将前驱体倒入超声破碎机中,设置破碎机的功率为500W,超声5秒,间歇5秒,超声时间为3h。循环水温度设置为20℃,报警温度设置为70℃,确保超声时破碎机不会损坏。
[0035]S3、对上述剥离产物进行离心,得到上清液:将剥离产物放入离心机中,设置离心机的转速为1500r/min,离心时间为15min。将离心完的溶液取三分之二上面部分装入玻璃瓶中,即为上清液,如图2所示;图3显示该上清液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
[0036]S4、对上清液进行干燥,得到氮化硼纳米片:将装在烧杯中的上清液放入恒温箱中,温度设置85℃,时间为1h。即可得到干燥后的氮化硼纳米片。
[0037]实验例
[0038]本专利技术对实施例制备的氮化硼纳米片进行了形貌表征: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来表征样品形貌,如图4所示,可以看到边缘有单层或少层的氮化硼纳米片存在。
[0039]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方法,重点是通过一种低沸点的溶剂乙腈,在干燥过程中容易去除,且此方法操作步骤简洁,成本较低,有产率高、易重复等优点。
[0040]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记载的范围内,选择其他的组分、配比及工艺参数的其他技术方案,均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故不再将其一一列出。
[0041]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低沸点的乙腈作为溶剂,使用超声破碎的处理方法对氮化硼进行剥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氮化硼粉末与乙腈混合在容器内,搅拌均匀,得到前驱体溶液;S2、将前驱体溶液超声破碎,离心后取上清液,得到离心后的溶液;S3、将离心后的溶液置于恒温箱内干燥处理,得到氮化硼纳米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氮化硼粉末的粒径为横向尺寸大于10微米,厚度为微米级别。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氮化硼粉末与乙腈的比例为(1~2g):(50~100ml)。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搅拌是在磁力搅拌器上进行,搅拌速度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绍林陈芳黄海鸣项新梅黄鹏覃芳容刘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