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学明专利>正文

一键式手机键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8628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一键式手机键盘,该手机键盘由按键(1),手机机壳边缘压感体系(2)和手机机体的触点体系(3)以及支撑杆(4)构成。其中按键(1)根据需要分为键区(11)-键区(19)九个键区,压感体系(2)包括上压感面(21)-右压感面(24)四个压感面,触点体系(3)由触点(31),触点(32),触点(33),触点(34)共四个触点构成,支撑杆(4)与按键(1)固定连接,完成对按键(1)的固定和支撑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按键(1)特定键区的按压和特定方向的推移所产生的触点接通信号和压感面接通信号判断出所输入对象。本发明专利技术仅采用一个按键实现常规手机键盘全部键盘功能并可提供很大的特色键的自定义空间,极大地减少了手机键盘对手机面板的空间要求,有效节省手机制造的材料成本和装配成本,并提高手机使用中按键操作较好的盲打方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手机键盘,特别是关于通过一个键实现常规手机键盘全部功能 的手机键盘。二.
技术介绍
时下常规的手机键盘包括0-9九个数字键,通话键,开关机键,*号键,#号键, 以及其它生产厂商赋予的特色功能键等,其罗列与手机面板上的按键多达十几个, 随着手机微型化趋势,众多按键所须的手机面板空间成为手机进一步縮小的一个瓶 颈问题。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手机键盘设计方法,通过一键式手机键盘以改 进'目前手机键盘占用手机面板空间过大等不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一键式手机键盘,由按键1,手机机壳与按键1接触的边缘压感体系2 和手机机体与按键1底部接触部位的触点体系3以及固定于手机机体固定按键1的 支撑杆4构成。所述按键1根据需要分为九个键区,由位于按键1左上位置的键区11,位于按 键1中上位置的键区12,位于按键1右上位置的键区13,位于按键1左中位置的键 区14,位于按键1中间位置的键区15,位于按键1右中位置的键区16,位于按键1 左下位置的键区17,位于按键1中下位置的键区18,位于按键1右下位置的键区 19组成。所述边缘压感体系2由固定于按键1上部手机机壳边缘的上压感面21,固定于 按键1下部手机机壳边缘的下压感面22,固定于按键1左部手机机壳边缘的左压感 面23,固定于按键1右部手机机壳边缘的右压感面24构成。所述触点体系3位于按键1下方的手机机体,由位于触点体系3左上角的触点 31,位于触点体系3右上角的触点32,位于触点体系3左下角的触点33,位于触点 体系3右下角的触点34共四个触点构成。.所述支撑杆4固定于手机机体位于键区15下面,与按键1固定连接,完成对按 键l的固定和支撑功能。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是本专利技术的按键1的每个键区按照上/下/左/右/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八个方位 点定义不同的信息对象,由此,本专利技术的按键1九个键区总共可以定义72各不同的 独立信息对象。本专利技术的按键1能够在不同按键区部位的按压下产生按键1该部位向下的微小倾斜,该部位的向下倾斜导致位于该部位下方的触点产生按压从而该触 点产生手机控制系统所需的触点接通信号。本专利技术的按键1能够在推力作用下做上/ 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八个方向的水平滑动,该方向的滑动导致与滑动方向相关的压感面接受到压力,从而使这些相关的压感面产生手机控制系统所需的压 感面接通信号。手机控制系统则通过触点接通信号和压感面接通信号以及与设定的 按键的对应作用的控制逻辑判断出所输入的数字,字符、和控制符对象。例如,当 按压按键1键区11并向左推压时按键产生向作的滑动和左上位置向下的倾斜,导致 上压感面21在按压作用下产生接通信号以及触点31在按压作用下产生接通信号, 系统可依此判断出其输入为键区11左部位置定义的信息对象,例如键。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键式手机键盘颠覆了传统的手机键盘分离按键的设计模式,仅采用一 个按键实现常规手机键盘全部功能并可提供很大的特色键自定义空间,有效减少了 手机键盘对手机面板的空间要求,并简化手机键盘控制电路的设计,节省手机制造 的材料成本和装配成本,提高手机使用中按键操作较好的盲打方便性。四.附图说明-图l为本专利技术一键式手机键盘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1=按键111=键区1112=键区1213=键区1314=键区1415=键区1516=键区1617=键区1718=键区1819=键区19 2=压感体系221=上压感面2122=下压感面2223=左压感面2324=右压感面24 3=触点体系331=触点3132=触点3233=触点3334=触点34 4=支撑杆4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键式手机键盘各方位功能分配示例图。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l参见图l。本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一键式手机键盘的组成结构。实施例2参见图2。本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按键1将传统手机键盘中各数字键、字符键和 功能键的映射到本按键各键区的应用例。在本实施例中,键区38和键区39中留有 足够空间提供特色键和功能扩展键的自行定义。本实施例中,系统依据触点接通状态和压感面的接通状态准确判断出所按压的 键区和按键l推移的方向,并由此最终得到其准确的输入答案。根据本专利技术中按键 1的键区分布和以触点和压感面的接通信息以确定输入内容的特点,还可以根据需 要设计出不同的映射方案。 本实施例中,假定用"C"表示触点,其下标的序号表示触点序号,用"Y"表示压感面,其下标的序号表示压感面序号,用"+"表示同样的接通状态,则判断当前输入内容的处理逻辑表达如下"软键l (确认)"=C31+Y21 "9" =C31+Y24"3"《3!+C32+Y24"4"—C3!~* C32+Y22+Y:"5"=C31+C32+Y22"6,,一C3t+C32+Y22+Y:"7"=C3i+C32+Y23"8"《31— C 2+Y21+Y:"软键2 (取消)"=CM+Y:"开关机"=C32+Y24 "0" =。Y21 "A" =C31《+Y21B 《31^ C33十Y2i+Y24"1 "2=C3!+C32+Y21—C3一 C32+Y2i+Y:"C "D "E"F,, =C31+C33+Y22+Y23"G" =C31+C33+Y23"H" =C31+C33+Y21+Y23"↑ " =C31+C32+C33+CM+Y21"→=C3l+C32+C33+C34+Y24"↓ " =C31+C32+C33+C34+Y22"←"=C3l+C32+C33+C34+Y23"I" =C32+C34+Y21"J" =C32+CJ4+Y21+Y24"K" =C32+C34+Y24"L"《32+C34+Y22+Y24"M" =C32+C34+Y22"N" =C32+C34+Y22+Y23"0" =C32+C34+Y23"P" =C32+C34+Y21+Y23"Q" =C33+Y21"R" =C33+Y21+Y24"S,,《33+Y24"T" =C33+Y22+Y24"U" =C33+Y22"V" =C33+Y22+Y23"W" =C33+Y23"X" =C33+Y21+Y23"Y" =C33+C34+Y23"Z" =C33+C34+Y24 权利要求1.一键式手机键盘,其特征在于手机键盘由按键(1),手机机壳与按键(1)接触的压感体系(2)和手机机体与按键(1)底部接触部位的触点体系(3)以及固定于手机机体固定按键1的支撑杆(4)构成。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键式手机键盘,其特征在于按键(1)根据需要分为九个 键区,由位于按键(1)左上位置的键区(11),位于按键(1)中上位置的键区(12), 位于按键(1)右上位置的键区(13),位于按键(1)左中位置的键区(14),位于 按键(1)中间位置的键区(15),位于按键(1)右中位置的键区(16),位于按键(1)左下位置的键区(17),位于按键(1)中下位置的键区(18),位于按键(1) 右下位置的键区(19)组成。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键式手机键盘,其特征在于压感体系(2)由固定于按键 (1)上部手机机壳边缘的上压感面(21),固定于按键(1)下部手机机壳边缘的下压感面(22),固定于按键(1)左部手机机壳边缘的左压感面(23),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键式手机键盘,其特征在于手机键盘由按键(1),手机机壳与按键(1)接触的压感体系(2)和手机机体与按键(1)底部接触部位的触点体系(3)以及固定于手机机体固定按键1的支撑杆(4)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明
申请(专利权)人:刘学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