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组件、滚筒除湿组件和分析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8474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湿组件,包括呈圆筒状的除湿箱体,除湿箱体内设有除湿功能区和空气流道,除湿功能区内填充有除湿材料,空气流道用于导向空气气流流经除湿功能区、以利用除湿材料吸附空气气流中的水分子;除湿箱体的外侧壁上设有与除湿功能区相连通的通气孔,除湿箱体内还设有加热烘干装置,加热烘干装置用于烘干除湿材料以恢复除湿材料的吸附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滚筒除湿组件,包括滚筒本体和如上的除湿组件,滚筒本体上设有裸露口,除湿组件安装在滚筒本体内,且除湿箱体的部分区域通过裸露口裸露在滚筒本体外、剩下部分区域被遮挡在滚筒本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分析仪。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分析仪。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分析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湿组件、滚筒除湿组件和分析仪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除湿
,具体的为一种除湿组件、滚筒除湿组件和分析仪。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除湿方式主要有四种:
[0003]一为冷却除湿,通过将常压的空气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待水汽冷凝成水后加以排出;因此,冷却除湿需要设计独立的液路将冷凝水排出仪器外,使仪器设计更加复杂,臃肿;同时产生的冷凝水也会增加滴漏、破坏电子元器件的风险。
[0004]二为压缩除湿,通过将空气压缩再进行自然冷却,使空气中的水汽冷凝成水加以排出;但压缩除湿需要增加额外的空气压缩设备,会增加仪器制造成本,运行成本高,且有较大噪音。
[0005]三为固体吸附式除湿,利用大面积含有吸附材料的除湿剂或者除湿条对空气进行除湿;固体吸附式除湿技术中,当除湿介质吸附足够多的水分饱和后,则失去除湿功能,因此需要定时更换除湿介质。
[0006]四是液体吸收式除湿,即利用吸湿剂水溶液喷淋对空气进行除湿。目前,液体吸收式除湿所需设备庞大,并需要吸收液,限制了使用场景。
[0007]分子筛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具有筛选分子作用的水合硅铝酸盐(泡沸石)或天然沸石。它在结构上有许多孔径均匀的孔道和排列整齐的孔穴,不同孔径的分子筛把不同大小和形状分子分开。它具有吸附能力高、选择性强和耐高温的特点,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湿组件、滚筒除湿组件和分析仪,可满足除湿的要求。
[000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首先提出了一种除湿组件,包括呈圆筒状的除湿箱体,所述除湿箱体内设有除湿功能区和空气流道,所述除湿功能区内填充有除湿材料,所述空气流道用于导向空气气流流经所述除湿功能区、以利用所述除湿材料吸附空气气流中的水分子;
[0011]所述除湿箱体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除湿功能区相连通的通气孔,所述除湿箱体内还设有加热烘干装置,所述加热烘干装置用于烘干所述除湿材料以恢复所述除湿材料的吸附能力。
[0012]进一步,所述除湿材料采用分子筛。
[0013]进一步,所述空气流道的宽度小于所述分子筛的直径。
[0014]进一步,所述空气流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位于所述除湿箱体的两端。
[0015]进一步,所述除湿箱体包括呈圆筒状的箱体本体,所述箱体本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箱体盖板,所述通气孔设置在所述箱体本体上,所述空气流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箱体盖板上。
[0016]进一步,所述加热烘干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除湿箱体内用于产生热量的加热片和用于将热量传导至所述除湿箱体的各个区域的导热板。
[0017]进一步,所述加热片的供电电路上设有温度保护开关。
[0018]进一步,所述温度保护开关固定安装在所述除湿箱体上,所述除湿箱体与所述温度保护开关之间设有用于提高热接触性能的固态导热硅脂。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滚筒除湿组件,包括滚筒本体和如上所述的除湿组件,所述滚筒本体上设有裸露口,所述除湿组件安装在所述滚筒本体内,且所述除湿箱体的部分区域通过所述裸露口裸露在所述滚筒本体外、剩下部分区域被遮挡在所述滚筒本体内。
[0020]进一步,所述滚筒本体包括圆弧挡板,所述圆弧挡板的两端分别设有滚筒端板,所述圆弧挡板与两块所述滚筒端板之间形成所述裸露口。
[0021]进一步,所述除湿箱体与所述裸露口对应的外周壁上设有用于将气流导向所述除湿箱体的径向方向的风道隔板。
[0022]进一步,所述除湿箱体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滚筒端板固定连接。
[0023]进一步,所述除湿箱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挂耳,所述安装挂耳与对应的所述圆弧挡板之间固定连接。
[0024]进一步,所述空气流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位于所述除湿箱体的两端,所述除湿箱体两端与对应的所述滚筒端板之间分别设有导流板。
[002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分析仪,包括如上所述的滚筒除湿组件。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7]本专利技术的除湿组件,通过在除湿箱体内设置除湿功能区和空气流道,空气流道将待除湿的空气导流至除湿功能区内,利用填充在除湿功能区内的除湿材料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子,以实现对空气除湿的技术目的;通过设置加热烘干装置,当除湿材料吸附的水分子达到设定的饱和度后,利用加热烘干装置对除湿材料加热,使除湿材料中的水分子挥发,如此,可使除湿材料恢复吸附能力,即可实现除湿材料的重复利用;综上,本专利技术的除湿组件,利用除湿材料优良的吸附能力以去除气体中的水分子,可满足除湿的要求,并具有无需更换吸附材料、不会产生冷凝水以及不需要配置额外设备的优点。
[0028]本专利技术的滚筒除湿组件,通过在滚筒本体上设置裸露口,使除湿箱体的部分通过裸露口裸露在外、剩下部分被滚筒本体遮挡在内;如此,可根据除湿组件的工况调整裸露口的位置;具体的,当除湿组件处于除湿工况时,遮蔽裸露口,使气流不从裸露口溢出;当除湿组件处于加热工况时,从除湿材料内挥发的水分子通过裸露口自然溢出,使除湿材料恢复吸附性能。
附图说明
[002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0030]图1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滚筒除湿组件的滚筒式连续除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滚筒式连续除湿装置的后轴测图;
[0032]图3为滚筒式连续除湿装置的纵向全剖视图;
[0033]图4为滚筒式连续除湿装置的横向全剖视图;
[0034]图5为本专利技术滚筒除湿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6为除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7为图6的立体图;
[0037]图8为图7的A详图。
[0038]附图标记说明:
[0039]100

除湿柜体;101

切换电机;102

从动带轮;103

主动带轮;104

传动带;105

惰轮; 106

检测传感器;107

护板;108

透气口;109

进气风机;110

排气风机;111

排气风道; 112

排气罩;113

线材挡板;114

护线板;115

底板;116

前面板;117

后面板;118

左面板;119

右面板;120

顶面板;121

顶部隔热泡棉;122

底部隔热泡棉;123

前部隔热泡棉; 124

中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筒状的除湿箱体,所述除湿箱体内设有除湿功能区和空气流道,所述除湿功能区内填充有除湿材料,所述空气流道用于导向空气气流流经所述除湿功能区、以利用所述除湿材料吸附空气气流中的水分子;所述除湿箱体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除湿功能区相连通的通气孔,所述除湿箱体内还设有加热烘干装置,所述加热烘干装置用于烘干所述除湿材料以恢复所述除湿材料的吸附能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材料采用分子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流道的宽度小于所述分子筛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流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位于所述除湿箱体的两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箱体包括呈圆筒状的箱体本体,所述箱体本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箱体盖板,所述通气孔设置在所述箱体本体上,所述空气流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箱体盖板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烘干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除湿箱体内用于产生热量的加热片和用于将热量传导至所述除湿箱体的各个区域的导热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片的供电电路上设有温度保护开关。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保护开关固定安装在所述除湿箱体上,所述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壁标吴玲海潘鹏飞甘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元汇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