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数据采集分析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8424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数据采集分析方法及系统,涉及移动数据采集相关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连接后台数据管理系统和移动终端数据采集装置,获取初始传输数据集和数据传输通道;根据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初始传输数据集传输至所述后台数据管理系统;根据所述后台数据管理系统中内嵌的数据监测模型,输出数据监测结果;按照所述数据监测结果,生成所述二次数据采集指令并获取二次传输数据集;根据所述二次传输数据集对所述初始传输数据集进行更新处理。解决了由于数据缺乏高性能的检测能力,从而导致数据传输异常和完整性差的技术问题,采用了智能化数据监测的方式,提高数据传输质量,保证传输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技术效果。靠性的技术效果。靠性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数据采集分析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终端数据采集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数据采集分析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数据采集分析是将软件和硬件相结合,获取并记录相关数据,随后对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各类信息的方式。数据采集分析的应用场景较为广泛,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实现不同的功能,随着网络交易、网络支付和网络银行的不断兴起,数据的传输方式场景多样化,导致移动终端数据采集的数据容易被篡改,导致数据传输后数据的安全性和质量性较差。
[0003]现阶段,数据采集和传输的过程中,由于数据缺乏高性能的检测能力,从而导致数据传输异常,缺乏安全性考虑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数据采集分析方法及系统,解决了数据采集和传输的过程中,由于数据缺乏高性能的检测能力,从而导致数据传输异常,缺乏安全性考虑的技术问题,采用了基于移动终端数据的智能化监测,提高数据传输质量,保证了传输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05]在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数据采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所述系统与后台数据管理系统和移动终端数据采集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所述移动终端数据采集装置,获取初始传输数据集;连接所述后台数据管理系统和所述移动终端数据采集装置,对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通道进行分析,获取数据传输通道;根据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初始传输数据集传输至所述后台数据管理系统,其中,所述后台数据管理系统内嵌数据监测模型;根据所述后台数据管理系统中内嵌的所述数据监测模型,对所述初始传输数据集进行多指标监测,输出数据监测结果;按照所述数据监测结果,判断是否激活二次数据采集指令;若激活所述二次数据采集指令,将所述二次数据采集指令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数据采集装置中,获取二次传输数据集;根据所述二次传输数据集对所述初始传输数据集进行更新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初始传输数据集的数据源信息;按照所述数据源信息,获取数据时效度指标、数据完整度指标和数据稳定性指标;以所述数据时效度指标、所述数据完整度指标和所述数据稳定性指标为三维建模指标进行模型训练,获取所述数据监测模型,根据所述数据监测模型,输出时效指数、完整指数和稳定指数;以所述时效指数、所述完整指数和所述稳定指数,输出所述数据监测结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数据管理系统还包括数据安全监测模型,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对所述初始传输数据集的数据安全性进行分析,获取数据安全等级;当所述数据安全等级大于预设数据安全等级,激活所述数据安全监测模型,其中,所述数据安全监测模型与所述数据监测模型之间数据交互;通过对所述数据传输通道中的通道加密算法等级分析,获取传输安全指数。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激活所述数据安全监测模型后,将所述传输安全指数输入所述数据监测模型中;通过对所述传输安全指数、所述时效指数、所述完整指数和所述稳定指数进行标准化处理,根据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数集进行AHP矩阵搭建,根据所述AHP矩阵输出配置权重;按照所述配置权重,获取所述数据监测结果。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斌孙小鹏张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品宣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